政策暖风频吹 监管纾困中小企业融资难

© Reuters.政策暖风频吹 监管纾困中小企业融资难© Reuters.政策暖风频吹 监管纾困中小企业融资难

时代周报记者 宁鹏 发自上海

近日,银保监会召开2020年全国银行业保险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重申要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1月11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对于2020年的工作,上述会议强调,要推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引导资金更多投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政策面的暖风频吹。1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召开2020年第一次会议,研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部署相关工作。会议要求,尽快研究出台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相关举措。

一年多前,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分别发布政策,多措并举,纾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和股权质押风险。

1月12日,沪上有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纾困基金运作一年多以来,股权质押风险已有所缓解。

银保监会工作会议称,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此外,会议还要求抓紧出台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

1月12日,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银保监会提出的细化考核指标很有意义。

鲁政委建议,除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要继续实施外,还要用更多改革性的办法解决问题。一方面,可加强中小企业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散落在公安、海关、税务等不同部门的数据整合在一起,授权商业银行查询,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

另一方面,鲁政委建议,监管政策可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允许商业银行在其资本金一定比例内可持有中小企业一定股权,风险权重100%。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持有企业股权,除了需国务院批准外,风险权重为250%―1250%。

完善民企直接融资支持制度

金融委新年第一会即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释放了稳增长的信号。会议强调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要求“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切实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此次会议精准定位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间接融资方面,会议强调通过实行差异化监管安排、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有效激励金融机构履行好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从而实现对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优化。

2018年以来,部分上市公司和大股东陷入财务困境,股权冻结的频率提高,印证平仓风险显性化趋势。

2018年是问题最集中的年份。有数据显示,第一大股东首次发生股权冻结的上市公司高达123家,是2017 年发生数量的3.7倍,而此类上市公司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

股权冻结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大股东股权质押违约,引发诉讼。

近年来,部分民企上市公司在财务安排、投资战略上存在过度扩张的问题。依赖杠杆扩张发展,在融资渠道断裂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乃至经营风险。

2018年,首次债券违约的上市公司达到15家,全部为民企,而2014―2017年累计才4家。

2019年以来,随着中小银行风险的暴露,市场流动性出现分层,导致资金通过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非银金融机构传导的链条受阻,并由此加剧了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尽管监管机构为缓解短期冲击,多措并举改善中小银行流动性,但其流动性补充难以传导至非金融机构,进而导致实体经济信用分层严重。

中诚信国际的统计显示,2019年,国有企业信用债发行规模为9.64万亿元,占比达到80%,较2018年增长3个百分点。而民营企业发行规模在近四年里持续回落,而且在发行总规模中的占比回落到10%以下。

受限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及信用资质,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实体的热情相对较弱;且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表外资产对银行信贷业务的定价参考功能减弱,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实体的动力需有效激发。

在定价方面,2019年以来,以改革疏通货币传导机制的路径被反复强调,LPR作为我国利率市场化道路的重要步骤,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也在不断强化。市场化的定价方式,能够更加准确地将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反映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上,为金融机构的信贷定价提供有效指引。

此外,资本市场改革有望再提速。

回归政策,2019年12月,《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意见》发布,在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同时,瞄准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局,提出“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

新三板、创业板率先开启存量市场改革,同样反映出政策纾困中小企业融资的意向。

纾困基金分化

2018年10月,深圳市国资入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纾困第一枪打响。

纾困基金,即为缓解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风险而设立的专用资金。纾困标的选择标准是“救急不救穷”。

各类纾困基金的主要参与机构国有成分比例很高,基金的投资和退出都要防止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自纾困基金推出以来,既有一些纾困基金实现了和上市公司的“双赢”,也有部分上市公司未能脱离困境,纾困基金亦出现了一定浮亏。

融资借款是最基础的债权型纾困操作。

2018年,北京市顺义区国资计划提供最多4.5亿元额度资金支持给予嘉寓集团。嘉寓集团获得现金支持后,控股股东嘉寓集团解除2.9亿股质押,占其所持有该公司股份的98.02%。

2020年1月10日,嘉寓股份(300117.SZ)证券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笔资金是以债权的形式为公司补充流动性,目前资金都已经到账,金额方面并未追加,也未退出。

永太科技(002326.SZ)算是一个“双赢”的案例。

2018年12月13日晚公告,海通资管以4.68亿元受让永太科技控股股东6550万股,转让价格为7.15元/股。

2019年10月14日,永太科技公告称,海通资管已减持2109万股。

公告显示,海通资管的减持价格区间在7.83―9.04元/股,均实现了正收益。截至2020年1月10日收盘,永太科技股价为10.16元,股价相比之前又有所上涨。

2020年1月10日,永太科技董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海通资管自10月10日的交易之后,已经变为5%以下股东,后续是否减持并不清楚。但从之前披露的交易来看,之前减持的2.4%的股权,确实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纾困基金会遭遇的常见问题是融资人质押比例已经较高,并无额外充足股权进行质押。若融资人无法质押上市公司股份,还可以选择其他资产进行抵质押获取融资,包括非上市公司股权、不动产、固定资产等。

譬如,奥马电器(002668.SZ)之前将奥马冰箱100%股权质押给中山市纾困基金,以此获得8.5亿元借款。

2019年11月17日,奥马电器公告,拟转让全资子公司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下称“奥马冰箱”)49%的股权,接盘方正是中山国资。奥马冰箱作为奥马电器的核心资产,近年来在上市公司的主营收入贡献达九成。

2020年1月10日,奥马电器证券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子公司虽然拟让渡49%的股权,但奥马电器还是其控股股东,还在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内,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至于中山国资9.7亿元的纾困基金,2019年5月7日到位。

此外,也有纾困基金被套的案例。

譬如,控股股东亚宝投资曾经以7.4元/股的价格,向广东晋亚纾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晋亚纾困”)转让亚宝药业(600351.SH)6300万股,转让款合计为 4.66亿元。

截至2020年1月10日收盘,亚宝药业股价为5.89元/股,纾困基金被深套。

更为离谱的是,被称为“白银第一股”的ST金贵(002716.SZ),该上市公司曾经公告长城资产、农业银行41.7亿元纾困基金到位,之后却依然在泥潭中挣扎。

2019年10月9日,金贵银业被ST。在此之前,实控人曹永贵占用上市公司10亿元资金事发。

而在2019年11月18日,金贵银业与曹永贵均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2019年12月16日,“17金贵01”违约。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缓解

据中诚信国际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沪深两市有近300家上市公司获纾困,通过开展股票质押贷款置换、股权融资等方式化解了多家上市公司风险。

国金证券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场内质押市值1.78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2.81%,延续2019年以来的下行趋势。

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发布了解除部分股权质押的公告。

譬如,2019年12月31日,永太科技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莺妹、何人宝及其一致行动人永太控股质押的股份目前不存在平仓风险。

2019年12月18日,亚宝药业于前一日收到控股股东亚宝投资关于部分股份质押解除的通知,亚宝投资将其质押给山西证券495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解除质押并办理完成了质押解除手续。

总体来看,场内质押业务自2014年开启,2015―2017年经历了快速发展。

2018年以来,随着质押平仓风险的逐步暴露,质押规模逐步下降。

随着质押风险逐步暴露,场内质押净融资规模自2018年2月以来持续为负,由此可见,券商对于股票质押业务逐步趋于谨慎,风险控制更加严格。

此外,上市公司股东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偿还质押融资债务。

2019 年 12 月 31 日,英唐智控(300131.SZ)实控人胡庆周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93%。减持的原因为归还质押贷款,降低质押风险。

也有部分公司依然深陷泥潭。

ST金贵近日公告称,2020年1月6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曹永贵的告知函,获悉控股股东曹永贵办理的股票质押已触发协议约定的违约条款,可能会被实施违约处置。

从收益的角度看,相对低位的股价为博取反弹收益创造了条件。

1月10日,沪上某私募基金经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接受纾困基金救助的上市公司中,确实也不乏被“错杀”的标的,但是否会投资这类上市公司,还得看市场风格以及投资者的个人偏好,毕竟资本市场还拥有大量优质标的。

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认为,投资这类曾经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需要对企业的基本面了解较为深入,否则会有“踩雷”风险。

前述银保监会2020年工作会议指出,要强化对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企业金融服务,突出支持先进制造业和产业集群,重点纾解有市场前景企业的流动性困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