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上海,编辑 卞纯)讯,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全球药品短缺的幽灵挥之不去。但到目前为止,供应链保持稳定,价格也在上涨——至少在仿制药行业是这样。实际上,有一位分析师认为,COVID-19或为仿制药行业盈利提供契机。
投行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师罗尼•加尔(Ronny Gal)近期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在经历COVID-19的一些“初步冲击”之后,全球仿制药供应链可能会出现反弹,并实现强劲的增长,尽管存在一些潜在的“现货短缺”情况,包括被美国总统特朗普吹捧为一种可能治疗手段的药品。
加尔认为,患者、渠道储备以及制造商“分配”措施的强大组合将在短期内推高仿制药价格,并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对该行业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
对近年来在美国面临价格压力和利润微薄的仿制药行业来说,利润的回升将是一个巨大的胜利。诺华制药(Novartis)旗下的山德士(Sandoz)和辉瑞制药(Pfizer)旗下的普强(Upjohn)的业务2019年分别增长1%和下滑16%。
普强的业绩持续下滑是辉瑞同意与迈兰(Mylan)进行分拆合并的原因之一,新公司被称为Viatris。目前该交易正在审查当中,将缔造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制造商。
两家公司上周表示,合并交易将推迟到今年下半年。但是现在,尽管越来越多的公司实行“社会距离”政策,且国家封闭(尤其是印度等国),加尔预测未来几个季度仿制药的供应将保持强劲,尽管特定药品可能会出现小规模短缺。
“更严重的干扰在很大程度上是最初的冲击造成的,”加尔写道。“即使社交隔离成为新常态,供应链也将运转良好,足以供应市场,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现货短缺……但也不是太糟。”
是否有一种药品不符合该规则?羟氯喹,这种药品和阿奇霉素一道,被特朗普吹捧为潜在的“医学史上最大的改变者之一”。随着人们对羟氯喹(一种治疗疟疾的药品)的需求增加,加尔估计,如果证明该药品对COVID-19有疗效,全球供应量将约为所需量的10%。
加尔估计,该行业将需要6到12个月的时间才能将羟氯喹的产量提高到可以满足需求的水平,这意味着“在第一波疫情期间可能没有足够的药品供应。”使问题复杂化的是,印度最近决定禁止向美国出口该药品。
即使在需求高、供应低的情况下,加尔写道,制药商承诺捐赠羟氯喹并开展可能永远不会获得投资回报的临床试验,这显示出制药行业寻求解决COVID-19问题而非盈利的乐观一面。
但首先,该抗疟药物必须证明它能有效治疗COVID-19,迄今为止,疗效结果仍不明朗。
中国的一项小规模研究发现,在一项30例患者的试验中,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添加羟氯喹并没有缩短SARS-CoV-2的清除时间。CT扫描显示,两组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以及疾病进展人数方面均未观察到明显差异。
但是,该研究对照组中的大多数患者实际上同时接受了其他抗病毒治疗,包括艾伯维的HIV组合药物克力芝(Kaletra)和流感药物阿比多(Arbidol),使得该研究关于羟氯喹疗效的结论变得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