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聚丙烯颗粒,到医用无纺布,经过口罩机的加工,一只只口罩轻盈而出,再经过严格的消毒,最终成为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的核心防护物资。
并不稀缺的原料,也不复杂的生产工艺,面临短时骤增的需求,口罩生产当前备受关注。
从口罩机、防护服压条机企业到聚丙烯、无纺布车间,再到紧急转产企业车间里生产出来的口罩……南方日报记者探访企业一线,从开足马力的口罩生产链条,透视背后广东制造的韧劲和底气。
关键词 机器
科技攻关 三天改造出全自动口罩机
医用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紧缺的背后,是口罩机、防护服压条机等生产设备的不足。
2月8日,在广州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欢呼声响起。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林小博兴奋地说:“我们加快科技攻关和技改,仅用3天就将3C产品质量检测机改造为柔性AI视觉全自动口罩机。”
林小博告诉记者,这款“众智”口罩机是全国首发柔性AI视觉口罩机,将大大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实现120片/分钟,24小时不间断生产,日产超15万片。
林小博介绍,该口罩机利用视觉检测机器改造而成,当对口罩需求量减少时,可改装回原来的视觉检测设备,所具备的视觉检测技术在目前的工业领域具有通用性,包括印刷、3C、手机等行业都能得到应用。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人工智能企业,普理司科技主打产品是机器人视觉检测设备。在林小博看来,跨界改造口罩机不容易,整个过程得到上下游产业链通力协作。
他透露,他们在研发的过程中,发现机器需要一个重要的零部件用来折叠口罩。另一家智能装备企业广州数控伸出了援手,仅用3个小时就生产出了口罩机所需的折叠口罩用零部件,送到了普理司生产研发车间。
林小博说,为了支援全国打赢这场抗“疫”战争,各家企业一呼百应、互相支持,“大家众志成城真的就把事情做成了”。
关键词 原料
保证质量 优先安排医用聚丙烯生产
刚刚生产出的聚丙烯颗粒,如同一条晶莹透亮的溪流从车间顶部的管道流出,然后被自动化的包装生产线封装后进入传送带。这里是东莞市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聚丙烯是生产口罩及防护服的关键原材料。该公司董事长曾一平介绍说,从10日开始,公司已经恢复100%产能,每天可生产1700吨聚丙烯,“理论上1吨聚丙烯可以生产25万只口罩或者5000套防护服,我们的产能可满足广东全省口罩及防护服生产所需的聚丙烯。”
晚10时许,位于江门的广东彩艳股份有限公司新会纤维母粒厂车间,轰鸣的机器在车间机手梁师傅的精心照料下,仍在飞速运转,并将持续整个夜晚。
这已是复工复产的第15天,车间正在生产的医用复合无纺布专用母粒和卫生材料功能母粒,是口罩和防护服的重要原材料。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多家下游医疗物资生产厂家发来了加急订单,该司管理层当即决定:召集员工返岗,提前复工。
他们生产出来的母粒材料,除了供给珠三角企业需求,还将输往长三角等地的无纺布工厂。
沿海岸线一路向西,此时此刻的茂名石化化工分部1号聚丙烯装置灯火通明,在11日完成2500吨医用聚丙烯产品后,这里再增产500吨医用注射器聚丙烯专用料。增产后,茂名石化此次针对防疫所需的医用聚丙烯产量达到3000吨。
“原料加入速度一定要缓慢,注意系统反应情况!”操作台前,聚丙烯车间工艺副主任湛贞盯着DCS画面的参数提醒道,“这次牌号使用的改性剂粉料容易发粘,大家一定要注意各参数调控。”从2月8日开始历经多次调试,装置24小时稳定生产。
“防护以及医治过程中所用口罩、医用防护服,输液注射所用输液瓶注射器等材质大多为聚丙烯产品。我们根据市场需求优先安排医用聚丙烯牌号排产,并保证质量优异。”聚丙烯车间主任李容波说。
关键词 成品
扩产转产 克难题全力保障口罩供应
从决定生产到第一只口罩下线,10天!日产量从2000只提升到七八万只,4天!预计到2月17日,日产口罩可达30万只!这是位于汕尾市海丰县的广东娜菲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抗击疫情中交出的一份转产答卷。该公司负责人周雪峰说,受疫情影响,大年初三决定停掉工厂的所有成人和婴幼儿卫生用品生产线,改造机器设备生产口罩。
在阳江市阳西县金宇星防护用品制造有限公司内,4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热火朝天,110多名工人两班倒,6条生产线24小时不停运转,日产N95专业口罩超过10万只。
公司负责人梁大业提起防疫来了精神。他介绍,自1月27日召回全部70多名工人,全力生产口罩保供应,企业还在不断招收新工人,加紧新工人培训,加快购置新的机器设备,并将闲置的1500多平方米厂房重新清理腾空,计划再新增两条口罩生产线。”
疫情肆虐,口罩需求急剧增长,众多口罩生产企业加速复产,但是口罩紧缺状况仍未缓解。在此情况下,口罩生产企业扩产,非口罩生产企业转产,成为口罩增产的两条重要途径。
广东已经出台政策措施,为口罩等抗疫物资生产保驾护航:为解决资金需求难题,针对医用口罩等生产企业为增加产能购置设备,最高奖励可达购置额80%;为解决生产资质难题,相关政府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企业最快一天就可以完成备案,实现转产。
广汽、比亚迪、洁柔等在内的一大批广东企业加快扩产转产,投入到口罩、防护服等防控物资生产中去。
南方日报记者 李凤祥 李鹏程 卢真伟 南小渭 陈欣欣 李霭莹 刘俊 刘栋铭 张俊 杨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