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气环境出现明显拐点:多项指标为2012年来最佳

1月7日,记者从佛山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0年佛山大气环境拐点效应明显,污染呈梯度下降,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1.0%,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多项指标均到达自2012年颁布新监测标准以来的最优水平。

在此背后,“十三五”期间,佛山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

佛山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佛山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PM2.5较“十二五”末期下降43.6%

临近岁末,“佛山蓝”已经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景象。佛山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佛山大气中的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浓度较“十二五”末期分别下降25.9%、43.6%、58.8%、24.4%、28.6%,

不仅是大气,佛山水环境质量改善成效也十分突出,达标率呈明显上升态势。目前,佛山13个国控及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76.9%,劣V类比例为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比2015年,很多重点河涌水质得到提升。其中,国控平洲水道水质由Ⅲ类提升至Ⅱ类,佛山水道横滘断面、西南涌和顺大桥断面水质改善幅度均超过47%,由劣Ⅴ类提升为Ⅳ类。饮用水源水质长年稳定达标。

而在土壤防治方面,佛山步伐坚实,土质总体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初步预测均为100%。

拐点背后,制造业转型升级显实效

佛山生态环境的好转,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仅仅靠对排放端的治理。在拐点背后,制造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近年来,佛山通过行业污染治理,推动传统制造向绿色制造蜕变。佛山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佛山全市铝型材、建筑陶瓷、日用玻璃等传统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共淘汰整治各类高污染燃料锅炉、生物质锅炉582台。

同时,佛山整治提升涉VOCs企业超3000家;推动全部9家电力及热电联供企业实现超低排放;对小散企业引入集中高效处理,共建成3个家具行业共享涂装中心、10个汽修行业集中喷涂中心。

另一方面,佛山推动节能减排助力能源结构深层次变化,传统重油能源全面退出生产环节,规模以上企业煤炭使用量预计下降至950万吨,较2015年减少近15%,天然气使用提升至15.6亿立方米,较2015年增长超90%。

此外,佛山各区还发挥环保抓手关键作用,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重塑产业新格局。2018年,佛山全市启动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工作,通过拆除重建和综合整治,形成一批高品质创新产业园载体。截至2020年11月,全市累计完成村级工业园土地整理13.3万亩,启动复垦复绿面积1.11万亩,新建在建厂房面积2510万平方米。

这些来自产业的深刻转变,为佛山生态之变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佛山全市的环保监察队伍也付出了大量努力。2016年至2020年,全市出动环境监察人员约65.3万人次,现场检查企业约26万厂次,立案处理企业9034宗,罚款金额约7.2亿元。全市移送行政拘留418宗,移交公安机关涉嫌环境犯罪案件290宗。

环保基础设施补短板,环保产业不断壮大

环境质量向好,离不开环保企业的参与。五年来,佛山在环保基础设施方面“补短板”,治理需求推动环保产业不断壮大。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佛山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努力补齐短板,环境系统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的显著增强,就是一个典型样本。截止2020年底,佛山全市建成61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73万吨/日,累计建成管网7341公里,较2015年分别新增19座、48.1万吨/日、3221.4公里;共建成613套、8.78万吨/日的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较2015年分别新增456套、新增处理能力3.97万吨/日。

同时,佛山固废收集处置能力跨越式增长。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增至41.25万吨/年,较2015年新增了28.405万吨/年,其中焚烧能力实现了“零的突破”。

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同步拉动经济增长,让佛山环保产业异军突起。

截至2020年底,佛山全市环保企业达到3633家,较2015年增加了近3倍,瀚蓝环境、盈峰控股、南华仪器三家主板上市企业市值分别达到191.6亿元、272亿元、24.63亿元,占全国环保上市企业总市值的9.13%。其中,瀚蓝环境和盈峰控股市值排名进入全国环保企业前列,环保产业有望成为佛山新型战略性支柱产业。

【撰文】肖霞 赵越 杨嘉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