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赤字率拟降至3.2%左右 财政直达将常态化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申铖、王雨萧)赤字率比去年有所下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亮出了今年多项财政政策安排,彰显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当日提交审查的预算报告指出,今年我国赤字规模为3.57万亿元,比去年减少1900亿元。这样安排,既体现了财政政策的积极取向,又释放出我国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并为今后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

“随着今年我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正常,财政对冲风险的压力有所减缓,具备适当降低赤字率的条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

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我国发行了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这一安排符合当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稳定恢复的大背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表示,在今年抗疫等一次性支出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保基本民生等可以通过正常支出渠道给予保障。

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财政支出总规模比去年增加,重点仍是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规模明显大于去年,为市县基层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

“审时度势,积极调整。”在刘尚希看来,这些有“减”有“增”的安排,一方面保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基本稳定,另一方面有利于平衡好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