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30多年!中大纺织商圈为何总是快人一步?

最近,中大纺织商圈迎来了两个新面孔,一个是海珠区平安寄递物流协会,其通过引入邮政、顺丰、德邦等行业领军企业规范市场物流管理;另一个是海珠区寄递物流行业党委,以确保党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此前,中大纺织商圈还组成了由5223名“寄递小哥”组成的群防群治队伍,多方力量共同参与,通过打造智慧化配送新模式,解决中大纺织商圈配送难题。

“全国面料看广东,广东面料看中大”。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中大纺织商圈面临转型升级的课题,其走向也将影响全国专业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智慧化配送新模式带来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新变化,更深层次的产业革新也在悄然发生,从新模式、新业态到整个产业链的重构,中大纺织商圈正走向数字化、高端化、时尚化。

加快改变,可能是当下中大纺织商圈最贴切的形容词。

物流更畅

从“蚂蚁搬家”到“组团拼车”

中大纺织商圈的货源来自全国也销往全国,其以“快”闻名,货物及时配送至关重要。

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却困扰中大纺织商圈的商户多时。“中大纺织商圈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及零散车队有535家。”蜜獾科技相关负责人用“蚂蚁搬家”来形容中大纺织商圈此前面临的配送难,因物流企业质量良莠不齐,有些物流公司缺乏必要的信息手段,只能密集时段内约定收货,再加之为获客而多地设点,长时间占地揽货,让拥堵问题进一步加剧。

物流公司的“野蛮生长”是巨大的配送需求催生出的产物。

据不完全统计,中大纺织商圈每日物流吞吐量达到5000吨,配送货运车辆约5000辆,运送布匹的电动车达10万辆。多年的“五类车”整治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治本”还需要合理满足商户的配送需求。

近来,借助“海珠区平安寄递物流协会”力量,中大纺织商圈推出了党委领导、政府指导、行业自律、商企参与的“平安物流智慧配送”的创新模式。其中,平安智慧配送平台“布满满”正是杨卓伟和他的团队探索多年的成果,该平台按照集约化配送模式“统一平台、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车辆”模式,替代违规违章车辆、五类车和电动车的效果,提升人员车辆的管理效率。

必要信息手段的缺乏是传统配送模式的短板。正如“布满满”其名,该平台就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车辆的满载率,实现“一趟多单”。为此,该平台为物流公司、零散车队、商户等提供入驻管理功能,商户只需一键下单,后台整合了各商户的配送需求、统一分配车辆,商圈内的环线车和“拉包工”可以上门揽收零散货物,最终实现运输资源“共享”。

“我们计划设置6个一级理货站点和18个二级理货站点,运输范围基本覆盖中大纺织商圈。”杨卓伟解释说,商圈内配套的环线车则类似于公交车,定时到各个理货区集中拉货,再统一配送,在商圈内用理货区替代物流场站,平台起到了商户与外围物流场站之间流通服务桥梁的作用。

模式好,也需要从业人员的认可。为此,“布满满”平台借助了“海珠区平安寄递物流协会”的力量,该协会由邮政、顺丰、德邦等组建,分片引导龙头企业入驻各一级理货站点,有效整合原有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推广落实“管理、标识、平台、调度、车辆”的“五个统一”要求,从源头规范配送车辆管理。

“组团拼车”还得从经济效应上跑赢“五类车”。蜜獾科技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传统模式里一辆电动车的运送4条布的成本约20元,利用“布满满”平台运送4条布的成本约16元,不仅合法合规也有成本优势。

目前,“布满满”平台还实现了智慧调度、就近派单、全流程货物轨迹监管等功能,将不断提升道路资源使用效率。投入使用4周后的数据,该平台派送订单5.75万次,运输成本仅为“五类车”的80%,成功替代“五类车”和电动车出行1.1万次。

转型更快

打出“时尚牌”,走向数字化

最近,上海设界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设界”)联合创始人张巍更频繁地来到中大纺织商圈。

“中大纺织商圈是中国时尚流行的重要源头。”张巍表示,尽管消费者不熟悉,但时尚产业离不开原料,设计的源头是面料,而中大纺织商圈集聚了大量的现货面料,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的设计师前来寻找灵感。为此,设界最近也在中大纺织商圈布局了一个时尚设计师的创意共享空间。

中大纺织商圈之于设计师,类似于农贸市场之于厨师。但随着时尚产业的发展,除了根据面料来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定制化生产面料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尽管中大纺织商圈面料琳琅满目,但可能少有符合当年流行趋势的“菜”。

“我们会在中大纺织商圈定期发布未来的面料流行趋势。”张巍介绍,设界项目通过共享研发、共享供应链、共享数据、等共享专业的产业服务体系来整合时尚资讯、面料交易、设计成果等各环节资源,打造一个以产业服务驱动产业发展的全新时尚产业运营服务平台。对于商户,他们会根据市场大数据建议研发哪些面料,同时指导如何讲好面料故事、产品故事,塑造品牌;对于设计师,他们具备信息共享和时尚教育的功能,也方便设计师在这里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面料。

在张巍看来,中大纺织商圈是独一无二的“时尚源圈”,其转型势在必然,也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有序发展,基于设界目前已经在全国11个产业集群地的产业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营经验,她建议中大纺织商圈可参考浙江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做法,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推动中大纺织商圈的转型升级。

融合发展是一个方向,走向数字化是另一个方向。

尽管行业有着“在中大纺织商圈找不到的面料,在其他地方就找不到”的说法,但从众多商户中把心仪的面料找出来费时费力,成为不少客商和设计师的“痛点”。

而走进FDC面料图书馆的线下店,放眼望去都是琳琅满目的布样,每一款布样都有一个编码,用手机扫一扫,面料的成分、名称等信息就一览无余。此外,线下店的空间有限,设计师需要更多面料还可以到FDC面料图书馆的线下店搜索,在全球调一块心仪的布变得越来越简单,“最快只需1秒”。

“面料的数据化难度极高,包括面料、交易过程、档口业务等相关信息的数据化。”在FDC面料图书馆创始人杨晓非看来,中大纺织商圈的传统供应链已经不适应当下的销售模式,需要通过科技手段改变传统的“三现(现场、现金、现货)”交易模式,既不妨碍中大纺织商圈的发展,也能实现产业的优化转型。

过去三年,杨晓非和团队基本在忙着下沉,把现实的中大纺织商圈变成数据的中大纺织商圈,他表示感受到商户对数字化的渴望,特别是去年疫情让广大商户体会到数字化的迫切性。未来,中大纺织商圈的改变将是整个供应链条的整体改变,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视野更广

联动全国,重构全产业链

最近,一款自发热的牛仔裤在淘宝直播间40秒售出上万件。该产品颇有全产业链携手制造的意味,其生产厂家北江智联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工厂在韶关,营销中心在天河北,档口在中大纺织商圈,并且借助天猫推出超级面料项目,根据大数据反馈的消费趋势按需研发新品,最终创造出一款“爆款”。

“以往来说做这么新的品种,你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而今天数字化平台上,好产品卖多少可判断,确实给行业带来非常的机遇。”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顾翔说。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纺织行业也在上“云”,随着整个产业链条的打通,整个行业的全链条、全要素正在进行一场数字化革新。

“当初为了找到一匹布,创始人花了几天的时间,所以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让找一匹布不再那么难。”致景科技相关负责人说。从2013年成立至今,致景科技已经成长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更荣获工信部“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和“2020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多年发展,公司的业务范围也从找“一匹布”延伸为“一朵花、一根线、一匹布、一件衣、一个品牌”,迈向了全链条数字化改造,重构纺织产业链。致景科技相关负责人解释,传统纺织行业的链条包含了纱线厂、胚布厂、印染厂、一级批发商、多级批发商、服装厂、品牌商等阶段,中大纺织商圈在业界以响应速度最快,正是因为具备了这些要素。

具体来看,中大纺织商圈的强项是流通环节,商圈内一级批发商、多级批发商集聚,形成了轻纺城、交易园等龙头市场;其布料来自于周边及全国的纱线厂、胚布厂、印染厂,如早前新塘的牛仔厂,集聚了全国乃至全球的面料;周边城中村集聚的小作坊承担起服装厂的功能,形成了“小单快反”的优势;下游还有十三行、白马、市桥等服装商圈,早上市场有反馈,下午就能及时调整。

与之相对应,致景科技也借助纺织产业互联网平台,针对不同环节,推出了“百布”“全布”“云版房”“致景智慧仓物流园”等业务板块,全面打通纺织服装行业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如“百布”通过行业大数据和图搜技术提升成品布交易环节的匹配效率,高效连接批发商与海量中小服装企业,提高中小服装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

“中大纺织商圈的转型升级要着眼于全产业链,更要放在全国的视野下继续保持流通上的快优势,也要走向高端化,如在面料研发上创造新优势。”致景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行业不能因出现早晚判断其价值,与时俱进才能永葆青春,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正是这样一个新机会。

南方日报记者 傅鹏 实习生 陈宇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