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一个用老人机的老人开流量套餐,有些人为了“网络全覆盖”过分努力了。
4月28日,一名河南新乡老人在中国移动客服诱导下开通流量套餐。老人机连上网功能都没有,老人也向客服明确表示“平时只会打电话接电话,不会做其他事情”。而即便客服知道老人没有上网需求与技能,依然两次打电话教老人接收验证码,参与送流量送话费活动。家人刘先生反复沟通后老人才改回原来套餐。
准确地说,恶意诱导老人开套餐的是移动外呼公司,他们充当移动客服向机主推销流量套餐及相关业务。代理外呼公司可以看到用户数据,再结合“外呼抗拒解除话术”针对性推荐更高费用套餐,这种精准营销很容易使人“中招”。此外,两次通话都不提资费使用方案和限制条件,之后以短信方式通知费用,回拨电话咨询时无法接通。这种恶意诱导营销行为更加大了消费者“中招”的概率。
还有一种操作方式:客服通常会以免费为由,诱导消费者开通,在一定期限后免费变收费。大多数人到期后会忘记取消,一些老人更是成了沉默的羔羊。
不少规范电信服务协议的相关规定都提出,电信业务经营者与用户订立电信服务协议时,应当要求用户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并进行查验,对身份不明或拒绝身份查验的,不得提供服务。然而进行电话营销的客服只需拿到用户短信验证码,就默认对方同意更改套餐,这一流程设定值得商榷。当用户要求变更或终止电信业务时,电信业务经营者却往往以各种理由拖延、推诿和拒绝,甚至要求消费者去线下营业厅走程序。购买套餐轻轻松松,想要取消就要经过诸多的弯弯绕绕,这何尝不是不公?
以这名河南老人为例,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河南省电信条例》第39条重申了用户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明确了电信业务经营者提醒义务——免费试用电信业务试用期满后未经电信用户确认,不得转为收费项目。违反规定的,由省电信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向电信用户赔偿损失;拒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纠正诱导开流量套餐、易开难退现象并不能单靠企业自觉,河南有关部门怎么处理,公众拭目以待。
文|维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