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碎旧世 热血洒羊城

5月4日清晨,在广州起义纪念馆门前,参观者排队准备入场。

张太雷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人物志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筹备并指挥广州起义,在战斗一线牺牲时年仅29岁。

张太雷牺牲后,同窗挚友瞿秋白深情地写下《悼张太雷同志》,高度评价他的功绩:“他死时,觉着对于中国工农民众的努力和负责;他死时,还是希望自己的鲜血,将要是中国苏维埃革命胜利之渊泉。”

5月4日清晨,在广州起义纪念馆门前,老幼相携的祖孙、着装整齐的工友、成群结队的学生排队准备入场参观。这里曾经是原国民政府广东省立公安局,也是1927年广州起义建立的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的所在。张太雷是广州起义的总指挥,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惊雷”绝响、血洒羊城,牺牲时年仅29岁。

儿时为“复兴中华”改名

笔名带“雷”望惊醒世人

张太雷原名张曾让,字泰来,1898年6月出生,自幼就怀着为民众谋幸福的志向。

“张太雷出生于江苏常州,祖上是知名的官商世家,父亲是个秀才,所以他从小接受了良好的传统国学教育。”张太雷的外孙冯海龙接受采访时说道,由于幼时家道中落,张太雷寄居于外公家,依靠其母帮佣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自幼在贫苦中磨炼的张太雷,对穷苦人民有着一种天然的同情。

张太雷在常州西郊小学念书时,有一次在作文中写道:“今日之莘莘学子,明日之国家栋梁,应砥砺品行、刻苦求学,关心民众疾苦,思考祖国前途,以救国救民、复兴中华为己任……”教导主任兼语文老师马次立把他叫到办公室,嘱咐他时刻记住“复兴中华”的誓言,建议他把学名改为张复。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他上大学之前。

1911年夏天,张太雷以优秀的成绩从西郊小学毕业,顺利考入常州府中学堂,与另一位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成为同校好友。两人关心国家大事,抨击时弊。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张太雷和瞿秋白积极参加反袁斗争和抵制日货运动。是年暑期,两人为抗议校方开除同学而受到警告,张太雷遂愤而离校。

“1916年9月至1920年6月,张太雷就读于北洋大学法律学门己班。”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蔡文杰介绍,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型大学,校风严谨求实,人才辈出。张太雷在北洋大学学习期间,努力汲取知识,同时关注和思考着时事变化和国家命运。

从1918年下半年开始,外语能力出众的张太雷在英文报纸《华北明星报》做兼职编辑、翻译,并因此结识了在天津的俄共(布)秘密党员鲍立维,马克思主义思想此时开始在张太雷的心里生根。

有如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张太雷在阅读《新青年》所刊登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革命文章后,也曾经对身边的法律学同窗们说道:“我以后不当律师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

此后,张太雷取“泰来”的谐音,改名为太雷,立志成为惊醒世人、击碎旧世界的“巨雷”。他曾以“雷”“大雷”“泰雷”等笔名发表文章,其用意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思想来教育启发中国民众,掀起革命的风暴和疾风骤雨。

受李大钊指引投身革命

“要为天下人谋幸福”

五四运动爆发后,张太雷积极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多次参加集会游行,并深入塘沽、大沽等地向群众进行爱国宣传。其间,张太雷结识了自己仰慕已久的革命引路人李大钊。此后,张太雷协助李大钊为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做了大量工作,并不断将秘密翻译的革命进步文献送往北京。对于张太雷的学识和能力,李大钊曾做出高度评价:“学贯中西、才华出众。”

1920年6月,张太雷结束了四年的大学生涯,以品学兼优的成绩从北洋大学毕业。同年,张太雷便加入李大钊建立和领导的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并奉李大钊指示,负责在天津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10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天津特别二区大马路一家裁缝店正式成立。张太雷任书记,会议通过了张太雷起草的团章,明确宣示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

1921年2月,作为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张太雷前往苏联伊尔库茨克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任中国科书记。临行前他写给妻子陆静华这句话:“要为天下人谋将来永远的幸福。”

1924年春,张太雷按党的要求回国,担任团中央总书记,出席党的四大并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同时兼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宣传部长等职。

当机立断发动广州起义

29岁英勇牺牲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革命形势逆转。7月12日,中共中央进行改组,张太雷受命于危难之际,与周恩来等同志一道,组成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毅然担负起挽救革命的重任,领导全党用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八七会议后,张太雷历任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等职,勇敢地走上开展武装斗争的最前线。1927年秋,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转战到广东的南昌起义部队失利后,张太雷同志多次召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周密部署广州起义各项工作。

正当准备工作紧张进行时,起义消息泄露。张太雷当机立断,广州起义的枪声于1927年12月11日提前打响。

当天凌晨2时许,张太雷、叶挺等领导人和工人赤卫队的代表一起,乘车前往起义的主要力量——教导团北校场四标营驻地,举行誓师大会。3时30分许,“砰!砰!砰!”——三发信号弹划破广州的天空,轰轰烈烈的广州起义开始了。

6时左右,张太雷身着戎装走进原公安局楼下的会议室。这里,30多名广州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代表聚集一起,举行第一次会议。张太雷高声宣布: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张太雷担任苏维埃政府代理主席兼人民海陆军委员。

12月12日,广州起义的第二天,张太雷来到广州市内丰宁路西瓜园参加工农兵拥护苏维埃政府大会。大会结束时,张太雷得知反动军队正在向起义军总指挥部反扑,战斗异常激烈,便马上返回总指挥部,前往大北门指挥战斗。

当汽车行至大北直街(今解放北路)附近时,突然一阵枪响,子弹雨点般地射来,张太雷身中三弹受了重伤。原来,敌人在这里设下了埋伏。

临终前,张太雷向战友们嘱托:要和敌人战斗到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用自己短短29年的生命历程践行了“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铮铮誓言,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

时光荏苒,如今在广州起义纪念馆内,一件件文物、一幅幅油画、一篇篇说明,静静地向参观者们讲述着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展厅里专注的孩童、驻足的青年、沉思的老者,仿佛也在默念着先烈们“为天下人谋将来永远的幸福”的誓言。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周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