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广东新高考“首考”放榜,考生理性看待成绩。图为6月9日,珠海两名考生在考试结束后竖起大拇指。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吴少敏 马立敏 黄锦辉)广东新高考“首考”放榜了。6月25日11时许,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划定了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63.6万名考生查到了成绩。
为了这一刻,广东实验中学南山(1)班学生彭梓健约上同学,一起回学校。半个月前,因在疫情中风险地区,学校采取全封闭管理,他们经历了一场特殊而难忘的高考。
“看到成绩时,有点意外!但不要只盯着分数,还要看自己的兴趣志向和未来规划。”查到成绩时,彭梓健冷静地说,高中一年级开始对计算机课程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计划报考理想大学的计算机专业。
高考是人生的“关键一考”,承载了许多人的期待。每逢高考放榜,高分考生赚足了眼球。
今年以来,教育部三次发文部署,严禁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信息。同时今年广东首次实施新高考,着力打破“一考定终身”,因此,“放榜日”少了一些喧嚣焦虑,考生也添了一份从容自信。
广州一考生的高考成绩比预估少了7分,给妈妈打电话时却自信地说,“已经考出实力了”。东莞一考生比平时进步了2500名,喜极而泣,“这是超常发挥,我真的做梦都不敢这么想”。广州荔湾区芳村一考生成绩没有预期高,但不灰心不气馁,因为在这个夏天,他感受到无数人护考的温暖。
考生理性看待成绩、高分考生不再成为“明星”、学校升学率不再高热度……高考放榜“静悄悄”,加速破除“唯分数论”弊端。新高考的新现象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静悄悄’是个好的开端。”经历疫情下的特殊高考,广东实验中学校长全汉炎深刻体会到,教育要回归育人初心,切忌太过功利化。学校要关心关爱所有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同时,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定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乐育书院院长曾晓东认为,追捧高分考生,会造成大家看不到大多数考生的努力和成长,进而影响正常的教育生态。“在政府引导下,高考放榜之后‘静悄悄’,其实挺不错的,这才是教育应有的生态。”她说。新高考在改革,教育生态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