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周存)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14日开幕,15日上午,中山市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接受了记者们的提问。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山利用改革开放的先机,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了辉煌的发展业绩,使中山成为世人瞩目的“广东四小虎”之一。但是由于主客观的多种原因,最近几年,中山的经济指标一直不甚理想,往日辉煌的中山也面临着成长中的烦恼。
中山面临的困境
面临土地碎片化之困。赖泽华表示,中山土地的开发强度过大,超过国际警戒线近10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地占总面积10.6%,土地资源利用粗放。
面临产业升级之困。工业投资不足,10年来,中山市工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累计下降了17个百分点,2018年比重仅为18.2%;工业投资的下降导致保障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支撑不足。
面临交通瓶颈之困。对外通道少,与核心城市联系不强;轨道交通短板明显,目前对外通达的仅有一条广珠轻轨。
面临队伍建设之困。干部梯队“断层”现象明显,专业干部配备滞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中山市代表团媒体开放日接受采访(活动主办方供图)
重振虎威 跟上湾区的时代步伐
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中山大发展。赖泽华表示,中山不能夜郎自大、孤芳自赏,沉浸在以前的功劳簿上只能是温水煮青蛙,要打开自己的视野,从大湾区的理念出发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够跟他们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融通,营商环境规则的融通,交通上的融通,产业合作的融通,才能够引领我们的大发展。”
找准定位,扬长避短。思想上的解放是第一步,中山如何做好融入湾区文章是关键。赖泽华表示,现代的城市竞争除了个体之间的竞争,更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中山作为大湾区城市群的一员,要在整个湾区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扬长避短,如果离开湾区这个大背景去谋划自己,终究会掉队。
以实现大交通构建新枢纽。中山从现在起到2024年将投入超1500亿元,打造大湾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未来将重点推动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广中珠澳高铁等战略通道建设,促进中山融入京粤澳通道;加快谋划和推动深圳地铁33号线、广州地铁18号线等延伸至中山核心区。
以大平台激发新动能。坚持世界眼光、湾区视野,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翠亨新区、岐江新城、火炬开发区三核鼎立的重大发展平台。推动创新资源向东部环湾片区集聚,加快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打造中山高品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及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
以大产业带动新经济。中山积极谋划打造两大产业带,大力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为主的东部环湾创新发展带和发挥沿线专业镇特色产业集群优势的西部优势产业升级带。
“产业转型升级必然经历阵痛,扭转经济下行的趋势也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我们有恒心、有耐心、有定力,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地扎下去,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中山一定可以重塑当年的虎威,为湾区做出中山人应有的贡献!”赖泽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