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化州谋划引进一批建链、强链、补链项目

化橘红产业正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图为广东化州中药厂制药有限公司橘红痰咳液生产线。 邓诗诗 摄

在粤西湛江国际机场建设如火如荼之际,茂名化州空港经济区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这个距离新机场只有5公里的产业新阵地,将抓住机场辐射机遇打造粤西地区航空物流枢纽、茂名临空高新产业集聚区。

“四大片区”新城拓展扩容、空港经济区快速崛起、交通建设大会战热火朝天……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在化州加速推进。2019年,化州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105.5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亿元,增长8.3%。

抢抓沿海经济带建设机遇,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化州正在借势谋划新一轮产业大发展,突出上下游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一批建链、强链、补链项目,不断壮大产业实力,努力探索有化州特色的精准“融湾”道路。

新锚点▶▷

瞄准大湾区市场催化发展机遇

融“湾”面前,机遇重大、政策叠加,化州如何抓住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

“深度挖掘粤港澳大湾区三大资源,把庞大的消费市场催化为化州发展机遇。”化州市委书记黄永说,要瞄准大湾区这个拥有7000万人口、GDP总额超过10万亿元的“大平台”“大网络”“大市场”,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把化州建设成为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的后花园和绿色有机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依托绿色生态优势,化州实施优质农产品供应工程,在充分发挥化橘红、甘蔗、罗非鱼、蚕茧等特色优势产业基础上,力争再创3—5个省级名牌农产品,建设一批直供大湾区的优质农渔产品供应基地。此外,大力发展笪桥柑村等红色旅游、平定大岭村等化橘红旅游、播扬扶荫地等生态旅游,擦亮国家热带农业公园旅游名片,与各大景区、旅行社合作,讲好化州故事,让化州成为更多大湾区游客选择休闲、娱乐、度假的最佳旅游目的地。

当前,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面临“风口”,利用大湾区优质创新资源适逢其时,挖掘大湾区世界级消费市场商机无限。

化州提出,要充分利用大湾区产业外溢效应,积极承接外溢产业带来的商机和空间,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融入大湾区的最主要形式。

机遇“窗口期”大有可为,但稍纵即逝。化州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及“一把手”工程,持续开展“周末招商行”行动。去年以来,跑精细化工园区投资公司,通过捷泰投资管理公司,第一批引进了16个项目;跑深圳产业园区协会,谋划建设深圳(化州)电子电器城;跑省纺织协会,谋划建设佛山(化州)纺织城;跑省物流协会,谋划建设化州空港物流园。

化州提出,突出产业链招商,深入研究对接一些粤港澳大湾区成本高想外包的配套项目、业务,全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乡贤回乡投资创业,争取短期内再落户一批新项目。

新引擎▶▷

空港经济区蓄势待发

2019年10月,湛江机场迁建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新机场迁建到湛江与茂名之间的吴川塘缀镇境内。化州发挥与其相近的区位优势,在距离新机场约5公里的南部地带打造空港经济区。

总体规划面积297平方公里的空港经济区处于茂湛经济圈和城镇发展轴的核心位置,是化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肩负着推动化州振兴发展、促进茂湛一体化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使命。

在规划上,化州对标一流,借鉴广州等地空港经济区的先进经验,依托毗邻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站的优势,把空港经济区放在北部湾经济圈、茂湛都市圈去谋划布局,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立足打造粤西地区航空物流枢纽、茂名临空高新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工业、物流、博览、旅游、健康、养老、研发、金融等产业。

化州树立“无工不富”“大抓产业”鲜明导向,集全市之力、举全市资源发展工业,大力发展空港经济区,积极谋划产业布局,以杨梅、官桥两大产业园区为主战场,推动化州实现高质量发展。化州要求,水田指标、用地指标向工业用地指标倾斜,做好园区规划和土地规划调整,以最快速度打造产业园区雏形,以最快速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

2019年,化州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改造提升农副食品加工、生物制药、不锈钢加工等本地传统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技改任务13家,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32.8亿元,比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谋划拓展日用精细化工、电子电器、纺织服装和空港物流等新兴产业,壮大产业实力。

此外,化州通过靶向发力精准招商,2019年引进项目46个,总投资80.57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24个,10亿元以上3个。引进实力雄厚项目,跨境电商项目已动工建设,顺丰集团与市政府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新加坡淡马锡集团丰树公司、上海普洛斯、广东医药、国药公司等企业已签订框架协议。

新格局▶▷

江湾城市奏响“蝶变曲”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化州主城区基本形成“三江六岸”江湾城市架构。近几年,化州利用不可再生的滨江资源,擦亮“三江六岸”化州之眼,拓展新城“四大片区”。

近年来,化州“三江六岸”如画江景打造可谓动作频频。在音乐喷泉、游船码头、激光瀑布等项目的基础上,去年又新增西堤外立面改造、江岸建筑灯饰项目等,24个亲水平台、14.3公里的绿道(碧道)、文光公园及文光塔等项目基本完成,5个滨江公园全部开工。鉴江、罗江沿江生态休闲文化产业带加速成形,彰显“化州之眼、化州之核”独特魅力。

化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邓泽友说,紧紧盯住“一核两轴两带四区一副中心”的发展布局,把城市经济作为产业发展重要支撑抓好抓实,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业态,努力将化州打造成为绿水青山环绕、自然人文交融的宜居宜业江湾城市。

提升城市品位关键是创新规划思路。城南片区江湾规划建设商务集聚区(CBD),打造“鉴江印象·城市会客厅”等城市景观;罗江片区规划建设生态江滨新城,突出“滨江水城”功能。“四大片区”已征地2800多亩,整片规划开发,打造不同特色的商业综合体和人文聚居地。

城区发展的同时,交通建设也如火如荼。2019年化州市交通项目15项,在建9项,投资57亿元。当前,化州正按照“建设南北三大动脉,扩建城区六大出口”的发展思路,打造高畅快的大交通格局:即建设化州至北流高速公路、玉茂一级公路,打造南北大动脉;加快推进机场大道建设,力争与机场同步建成使用,加快完成省道284线一级公路改造工程,提升区域交通水平。优化扩建美化城区六个主要出口,提升城区交通通畅水平,促进发展要素向城区聚集,提高城区首位度。

观察

提升“十大”农业产业带,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发展镇村

化州打造广东南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

化州山岭不高,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合种植热带水果。史籍记载,化州早在明朝种植的水果已有20多种。与周边市县水果种植主打品种不同,化州的水果种类繁多,一年四季都有收获的水果。

每年盛夏,化州都在新安镇举办水果文化节,到2019年已连续举办三届。近年来,化州以建设广东现代农业强市、打造广东南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为目标,大力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发展镇村,把水果产业作为重点,加速发展现代农业。

目前,化州已初步建成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域内的万亩田园、万亩茶园、万亩果蔬“三大”产业片区。罗非鱼、甘蔗、化橘红、红橙、黄皮、番石榴、杨桃、蜜柚、火龙果等“十大”农业产业带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化橘红”“化州橘红”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化橘红列入广东岭南中药材第一批立法保护品种。

在规划建设“十大”农业产业带的基础上,化州大力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发展镇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支持项目,每个项目都要求引进不少于5种以上的新品种,主要以引进红宝石青柚、释迦、嘉宝果、无核红橙、皇帝蕉等新品种为主。全市共17个支持项目分布在17个镇,形成17个示范基地,每个镇都形成1至2个特色产业,合力把化州打造成为广东南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

农业一直是化州的传统强项。近些年来,化州农业结构由传统农业(种植业为主)逐步向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多种经营模式转变。目前,化州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了蚕桑、蔬菜、南药、甘蔗等4个省级以上生产基地。

化州提出,到2022年构建起更加健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基本建成技术领先、结构合理、资源节约、生产高效、服务先进、产业发达、贸工农一体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农业发展步入持续、生态、高效的现代化发展轨道。

南方日报记者 刘俊 刘栋铭 通讯员 李斌 李诗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