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6月28日电 题:专访黄天骥:研究戏曲超60载 笔下生猛、淡定岭南风
作者 王坚
“文化传承不仅要挖掘古籍、专著,也要从风俗民情着手去探寻,才能以更多样的岭南风貌反哺中华文化,对文化的定义不能只局限于纸面。”谈及岭南文化传承问题,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于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岭南地区市民生活状态、口耳相传的故事、民俗习惯变化等,都具有考究价值。
促岭南文化传承
黄天骥认为,文化传承要落到实处。无论是做古代文学还是别的文化研究,其目的自然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存国家文化遗产。但是仅仅是“为保存而保存”是不够的,还要摸清发展传播规律,将文化“用起来”。
“香港流行文化的传播就是优秀的案例,改革开放后香港流行音乐、电影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迅速占领了内地市场。”黄天骥表示,各地文化都有优点,岭南地区尤其是广州早就进入了近代城市行列,市民生活状态、口耳相传的故事、民俗习惯变化等,都是相当值得考究的。
在为广州一家报纸撰稿时,黄天骥率先用“生猛”与“淡定”两个关键词概括广州。他指出,这两个词语追根溯源,都来自广州话。广东人生猛,这体现为思维活跃,有冒险的勇气,因此也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正是这个特质促成了广州海纳百川、异彩纷呈的文化现状。另一方面,广东人却也是淡定的,人们每天都能不慌不忙地“吃早茶”。由于这里自古便雨水丰沛、物产丰厚,人民生活得到保障,自然也就更有信心,敢花时间。
黄天骥是地道的广州人,对广州有着深厚的情感。所以,他笔下既生猛、又淡定的岭南,十分真实,也十分细致,深受读者喜欢。他通过专栏向全国读者介绍了开放、精彩的广州,为读者描述了多元、丰富的岭南文化,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宣传与传承。
图为黄天骥教授。 姬东 摄启发传承辟蹊径
黄天骥将学术文化传承描述为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动作。教师需要完成教书育人、启发学生的任务,著书立说也不能懈怠。“一定要下功夫。在高校中没有后续研究是不行的。如果没有新的技术、没有启发学生提高创造力、没有培养他们创新精神……总是用一本教材讲课,学生们就没有收益。”他强调。
学生则要理解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黄天骥说:“中文系的本科生不仅要知道李白、杜甫、鲁迅等的伟大成就,还应该懂得如何写文章和做学问。”在他的促成下,“100篇写作”的特殊写作锻炼成为中大中文系30多年来的特色和传统,“中大中文系学生能写”得到社会认同。
在黄天骥指导下的中大戏曲研究团队亦别具一格:他们既有“戏曲舞台”概念又注重文本知识考据,在戏曲史、戏曲文献、戏曲文学、戏曲形态、整理濒危剧种,以及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都取得突出的成绩,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做到创新。
于2010年立项的国家重大社科项目《全明戏曲》便由黄天骥团队完成。由于收录整个明代几乎所有的剧本,这对于往后的人类学、社会学、方言学等领域的研究,将是一个空前细致、宝贵的历史数据库。这套书目是教育部的重点项目,全系列约5000万字,卷轶浩繁。“光曲牌的校订就是老大难。明代南曲、北曲杂糅,几乎没有规律。”黄天骥告诉记者。
图为黄天骥教授。 姬东 摄结缘戏曲遇明师
黄天骥表示,他能顺利完成《全明戏曲》,离不开自己的求学经历。1952年,他考进中山大学,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受到同样从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父亲影响,他自小便对古代诗词兴趣浓厚。大学三年级应学校要求写学年论文时,他便选择陶渊明作为研究对象,写作的文章一投到杂志社便被录用,后来通讯员就经常向他约稿。
黄天骥与戏曲的缘分始于同学年第二学期“中国古代戏曲史”的课程,他是课代表。某日大雨,为他们上课的董每戡教授来迟了一会,他恶作剧地模仿董教授的走路姿势,恰被撞个正着,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董教授却因这堂课看中他的模仿能力,让他跟随自己研究戏曲。董教授不仅是戏曲学者,同时还是知名的导演。黄天骥欣然接受邀请,从此被老师带去剧团,唱念做打样样要学。后来作毕业论文时他以戏曲《桃花扇》为主题,被评为优秀。
1956年毕业时,黄天骥留校担任助教,同时师从王起教授。王教授也是戏曲专家,与董教授从舞台出发分析剧本不同,他更精于校勘、校注、整理古代戏曲典籍。黄天骥便有幸兼听兼学。王教授的培养磨砺了他的耐心,为他日后的研究养成了好习惯。正是名师们的因材施教,启发、造就了后来的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