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高等教育重塑的阶段,中外合作大学没有包袱,轻装上阵,有可能直接在国际上走到前列。
2020年高考的本科一批录取已落下帷幕,对于一些高分考生而言,他们放弃了耳熟能详的985名校,转投了相对小众的中外合作大学(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下同)。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布,学校已经连续第五年成为广东省内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其中,理科平均分超过各地一本线140分,文科平均分超过各地一本线88分。
连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内,教育部已经批准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共9所,其他分别为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分布在广东、上海、江苏和浙江几个省市。
一般而言,排名越好的高校,本科生继续深造的比例越高,2019年,清华、北大的本科生深造率分别高达80.5%和73.5%。中外合作大学在这一项指标上表现尤其突出,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2019年该校大陆生源本科生的升学率高达86.5%。
这使得中外合作大学在学生和家长群体中的认受性逐渐提升,而在“留学预备”这个最为直接的目的之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这一类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特色。
对于高中毕业生而言,在国内高校和出国留学选择之外,中外合作大学给他们提供了“不出境留学”的第三种路径。而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校,中外合作大学也被寄予了中国高等教育领域“试验田”的期待。
优质生源的选择
8月26日,昆山杜克大学举办了第三届本科生开学典礼,欢迎来自31个国家的318名本科新生。
昆山杜克大学曾在今年年初披露,学校计划招收内地学生235名,第一阶段网上入学申请提交结束后,国内部分共收到有效入学申请2576份,较上一年增长了13%。
不同于常见的高考录取方式,申请者需要经过“541”的综合考核评估,即高考成绩占50%,学校自主综合评估占4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广东、浙江、上海、山东、福建和江苏采取的是类似的招生方式,但比重有所不同,上述三项分数的占比分别为60%、30%和10%。
除此之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还在全国25个省市(包括上述6个省市)投放普通类统招提前批次招生计划,今年共招收近1300人。不难看出,招生总规模并不大,但今年仅综合评价测试就吸引了过万人报考。
该校一位大四在读学生李然(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前几年她高中毕业的时候,感觉中外合作大学的知名度还不高,她的高考分数原本可以报考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这样的985高校,可她最终选择了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当时这个决策在家庭内部引发巨大分歧。
但她同时感受到,随着毕业生在业界慢慢积累口碑,学校的声誉在提升。“我了解到深圳一家知名企业的某个部门,专门招收我们学校的学生。”
品牌效应的释放,也在提升学校的生源质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近日披露了本科招生结果,以录取学生的高考分数来衡量,理科平均分超过各地一本线140分,文科平均分超过88分,均比2019年有所提升。这也是其连续第五年成为广东省内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
更直观的一个指标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曾经吸引了广东省的理科高考第一名、福建省理科第二名的学生。
一所中外合作大学的老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相较于一些综合性公立大学,中外合作大学的招生人数普遍较少,这一定程度导致了平均录取分数较高。中肯地评价,中外合作大学发展十几年,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绩,包括生源质量、师资力量、影响力等方面的提升,但从各方面的积累来看,总体仍然处在爬坡阶段。
在一份以高考录取成绩作为衡量指标的2020软科中国大学新生质量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位列第28名,这也是中外合作大学取得的最好名次。
不只是留学“预备营”
相比于招生成绩,中外合作大学更亮眼的是整体升学表现。
西交利物浦大学在2019年的就业质量报告中披露,学校大陆生源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6.8%,其中,留学深造(含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升学)比例高达86.5%。
截至2019年,西交利物浦大学已有十届大陆本科毕业生,共计14068人,其中升学人数11868人,占比84.36%,就业人数1910人,占比13.58%。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在今年5月底的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披露,尽管过去的一年里充满了挑战,但学校约84%的毕业生将到世界知名的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几所中外合作大学2019年的本科生深造情况,最低的升学比例也在65%以上。
一方面,这远超很多传统名校的升学表现,成为了中外合作大学的一项特色和优势,但另一方面,也有质疑称,如果不是为了出国,就没有必要读中外合作大学,某种程度上,它们的角色就相当于留学“预备营”。
前述中外合作大学的老师向记者表示,留学“预备营”是一种功利化的说法。客观来看,选择我们这一类学校的学生,主观意愿上的确更倾向于接受国际化的教育,但在出国留学的优势背后,实际体现的是中外合作大学一整套价值体系的吸引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在今年指出,学校受到考生和家长的追捧和喜爱,得益于三届本科毕业生非常优秀的升学就业表现,促使学校的办学模式与教育理念被全中国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认可。
李然很大程度就是被办学模式所吸引,她说,当初一是看重学校的大类招生模式,不必马上选专业,而是入学后有交叉学科背景之后再根据兴趣确定专业;二是希望能够有国际化的视野,学校里的本科生就有很多机会去参加国际化的比赛,去海外高校交流。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学校培养的留学生,最终有高达90%的比例会回国。留学“预备营”不应该成为一个有色眼镜之下的标签,也不应该是办学定位,对于我们而言,希望中外合作大学不是办成国际大学的一个分校,而是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模式的独立大学。
高等教育格局生变
除了高留学率,国际化是中外合作大学在学生心目中最直观的印象,这体现在多个方面:引进的是境外大学的理念、资源;拥有一定比例的外籍教师;英文授课;学生能够参加大量的国际活动,包括竞赛、交流等。
不止如此,中外合作大学还为传统的国内高校,从招生到培养都注入了新模式,包括学生选拔的标准和方式;入学时不分专业,让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兴趣选择,并且转换专业的门槛不高。
中外合作大学一般学费较高,招生规模不大,这使得它们在很多方面呈现出一种“小而美”的状态。一位昆山杜克大学的学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学校的课基本上是小班制、讨论式课堂。她在大一上综合科学课程的时候,量子物理这一部分学起来感到很困难,课后经常到教授的办公室请教,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南方中心主任臧敦建向记者表示,中外合作大学,连同新型公办大学、高端民办大学等不同类型高校的出现,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格局发生了新变化,不再是“千校一面”。
席酉民也认为,中外合作办学这样一种方式,相当于“在羊群里放了几只狼”,来唤醒一些学校,或者打造一些竞争者。
尽管当前中外合作大学的数量很少,但从顶层设计来看,教育开放的趋势愈发明显。今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介绍,“对照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感到,教育对外开放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8月13日,海南省政府与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将在海南自贸港洋浦经济开发区独立办学,计划2021年首期招生,这是中国境内的首个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
在教育大开放的趋势下,很多高校将国际化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席酉民向记者表示,国际化其实并不是简单看有多少国际师资,有多少课程用英文教授,而是看你的老师,你所培养的学生,能不能真正融入到国际生态中,去参与国际竞争。
“我们不满足于只是引进一套原汁原味的东西,而是希望通过合作去整合全球资源,并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和技术挑战。在全球高等教育重塑的阶段,中外合作大学没有包袱,轻装上阵,有可能直接在国际上走到前列。”席酉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