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草案,家属、媒体、公众起初的质疑错了吗?

2019年9月9日凌晨,云南昆明女生李心草溺水身亡,因死因受质疑,掀起舆论强烈反响。

2020年9月21日,云南昆明盘龙区人民法院对李心草溺亡案一审宣判,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被告人罗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昆明市纪检监察机关对16名履职不到位的办案民警作问责处理。

“真相不会溺亡”。昆明市警方日前对公众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作出解释,说明罗某某掌掴动因是给李心草醒酒,主客观均不存在强制猥亵、侮辱等情况,因未采纳报警、送医的合理建议,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虽然结论与此前公众猜测不同,但有理有据的解释足以开释大多数人疑惑。

有人认为,死者家属、媒体、社会公众此前的质疑错了,或者说,有干预办案、搞舆论审判之嫌。在笔者看来,基于当时的调查和证据,疑问确实是存在的,质疑本身也是追问真相的一部分。

要知道,警方最初“相约跳江”的说法并不合理。监控录像显示李心草被异性同伴俯身贴近、掌掴,很容易引发女孩曾受侵犯的联想。派出所接待人员表示没注意到该细节,反映出调查粗疏遗漏重要线索,结论自然无法使人信服。

可以说,人们对警方工作的追问不是无理取闹,而是督促有关部门重视起来,尽快揭开谜团,维护社会正义。事实证明,舆论关注也确实促使警方提级侦办、检方提前介入,推动了案件进展。

对于警方来说,这次事件也是一个警示。时隔近一月才对李心草溺亡案立案侦查,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将罗某某等人刑拘,随后又以涉嫌强制猥亵、侮辱罪对罗某某立案侦查,这种变化与案件事实须逐渐暴露有关,可人们基于警方此前表现,已经失去信任与耐心,自然会出现较激烈的指责。此外,近年来有多起女性受侵害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兼之媒体传播具有放大器效应,公众对相关话题更加敏感。这种情况下,如果警方未能提起重视,显然会使人不安。

办案机关要避开塔西佗陷阱,就必须主动做到使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对执法不力者绝不姑息。昆明市纪检监察机关倒查违规违纪问题确有必要。警方此次回应也提到,侦查期间曾邀请刑侦、技术专家指导,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进行法律监督。这些工作增强了调查结果的说服力,让案件审理最大程度地趋近于公平正义。

办案机关对所有案件都动用如此多资源并不现实,但至少应当在能力范围内,对每一起案件尽职尽责,对每一条性命给予足够尊重,获取并巩固公众信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