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致敬拓荒牛·奋斗者的故事:“干”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40年了,深圳发展这么快,全是深圳人一点一点干出来的。也就是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一个20万人的边陲农业小 ‘县城 ’,发展成2000万人的现代化大都市,像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但是在深圳, ‘干 ’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实干创造未来。上世纪80年代,而立之年的官国安, 怀着趁年轻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豪情,调入深圳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成为特区城市管理的一名“绣花人”。

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官国安是广东客家人,来深圳前在当时的惠阳地区航运局工作。因为工作原因,官国安常年出差在外,走的地方、看的地方多,了解的信息也多。

官国安。(来源:读特)

“深圳是特区,有很多特事特办的政策和优惠,肯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我觉得自己应该尽早参与到特区的建设中来”,官国安早在1985年就有了要来深圳工作的想法,1986年终于下定了决心,“当时要来深圳都是自己找接收单位,然后给原单位发商调函,就这样1986年我从惠阳调到了深圳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

那时候的深圳, 还处于开发建设的初期,上海宾馆往西全部是稻田和鱼塘,“因为我们是广东人,有一年春节就没回老家,大年三十很早吃完年夜饭后,就出去逛一下,不仅没有一辆车,除了我们街上也没有一个人,全都回老家过年去了,深圳成了一座空城。”官国安回忆说。

虽然深圳的一切都在建设当中,但对于30多岁的官国安来说,这正是自己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地方,“深圳当年就像个‘小县城 ’,但市政规划很超前,可以说是小‘县城 ’大规划,而我所在的单位更是包揽了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什么自来水、排水、道路、环卫、垃圾处理等全都管”。

不能在我的环节掉链子

来深圳工作没几年,官国安遇到了一件大事——1989年深圳创建全国卫生城市。

“说实话,当时心里真的没底。深圳虽然规划超前,但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基础很薄弱,城中村既脏又乱,好多人说这是完不成的任务。”官国安回忆说。

有条件要干,没条件更要干。当时官国安和同事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两个: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为了发现问题,他们福田、罗湖、南山、盐田跑了个遍,街道、社区,公园、道路不放过一个死角。“那时深圳的交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很多时候都靠两条腿走路,不过,很奇怪的是天天在外面跑也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就担心哪里没有看到,哪里没有做好,还有哪些问题隐藏着没有被发现和解决”。

一次,官国安带人在清水河割杂草、清垃圾。路边一个下水道口不仅井盖不见了,而且被高过人头的杂草遮盖住,经过的官国安根本没发现,一个踩空直接掉了下去,摔得头破血流,还断了两根肋骨,住进了医院。在医院治疗不到一个月,得知国家卫生城市检查团要来了,虽然还没有痊愈,官国安却自作主张从医院跑了出来,身上敷着药投入到紧张的创文工作中。“我不放心啊,努力了这么长的时间,不能在我的环节上掉链子!”官国安说。

最终,深圳被评为首批全国卫生城市之一,被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圆满完成了。“当时大家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能不成吗?”官国安说,我很自豪,也很骄傲,能参与深圳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看着城市一天天变得干净漂亮,自己的努力付出就有了最好的回报。

(作者单位:深圳特区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