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2个月,英欧能否“体面分手”?

英国“脱欧”过渡期还有不足2月时间,但英欧在决定未来关系的谈判中仍存在较大分歧。在刚刚结束的英欧新一轮贸易谈判中,双方仍就数项议题争吵不休。相互作为进出口贸易的“大客户”,英国与欧洲大陆的“邻居”为何难以就贸易问题达成一致?若谈判继续僵持,英国是否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硬脱欧”?

英国▶▷

渔业虽小但关乎自主权

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报道,当地时间11月6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表示,无论英欧双方是否就协议达成一致,英国已“做好了充分准备”。

此前在11月4日,英欧双方进行两周的贸易协定谈判后,英国“脱欧”首席代表戴维·弗罗斯特和欧盟首席谈判代表米歇尔·巴尼耶都表示,英欧双方在部分议题上仍存在“广泛”和“严重”的分歧。

约翰逊曾将10月15日作为与欧盟峰会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在这一尝试无果后,他隔天作出强硬表态,称英国已做好“硬脱欧”准备。10月22日,英欧双方打破僵局并重回谈判桌。但最新消息显示,谈判进展“十分温和”。双方争议仍旧集中在捕鱼权、公平竞争环境和履约管理三项僵持已久的核心议题。

其中,英欧就捕鱼权问题已有多年争论。英国试图在脱欧后收回《共同渔业政策》规定的共享渔业资源控制权,而欧盟希望维持现状。

据经济学人报道,渔业在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仅不到0.1%。为何渔业权问题为成为英欧争议焦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学者张蓓认为,尽管渔业虽在英国和欧盟经济中占比极小,但作为一项政治议题,渔业权代表了英国脱欧后实现政策自主权、脱离欧盟共同意愿的期望是否能被欧盟接受,因此被给予高度关注。

与渔业权类似,今年10月英国议会下院通过的《内部市场法案》同样成为近期谈判的角力点。该法案规定北爱尔兰与英国其他三个地区间的自由贸易保持畅通。该法案被欧盟视为违反国际法,也破坏了英国去年在“脱欧”协议中对北爱尔兰和欧盟成员国爱尔兰之间开放边境的承诺。

在英国“脱欧”之前,由于英国与爱尔兰均为欧盟国家,享受同样的贸易与人口流动政策,彼此之间实际上处于欧盟内部的国际间关系。但是,当英国“脱欧”后,如果不对北爱尔兰边界问题作出新的规定,曾经自由流动的人口与货物可以转运至仍是欧盟国家的爱尔兰,然后通过爱尔兰与北爱尔兰之间的贸易与人口流动协定经北爱尔兰入境英国。如此一来,英国的“脱欧”实质上就存在了一个缺口。所以,对英国政府来说,“脱欧”导致的北爱问题不只是经济、贸易问题,同样也是关乎国家主权甚至是地区和平稳定的问题。

张蓓分析,对欧盟来说,维持单一市场完整性是“脱欧”贸易协议谈判的核心。而对英国来说,“脱欧”后维持监管自主权是最基本的诉求。英国政府选择在“脱欧”过渡期截止前抛出《内部市场法案》引发争议,是以破坏北爱尔兰的特殊性来逼迫欧盟在贸易协议谈判中让步。

欧盟▶▷

“分家”难在各自严守底线

自今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后,英国近日已同日本签订首个自贸协定,同肯尼亚就贸易协议部分条款达成一致。但英国同欧洲的贸易协议在多轮谈判后仍未取得实质性成果,进展和僵局交替出现。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赵俊杰认为,欧洲一体化解决各类议题时呈现出争端的“常态化”。“欧元问题也好,统一市场也好,这些议题总在僵局和妥协中曲折前行,英国脱欧议题如果能顺畅解决,反而是奇怪的事情。”

外媒报道,在上一轮谈判无果而终后,约翰逊曾指出,如协议无法签订,英国“硬脱欧”后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将遵循“澳大利亚模式”。“澳大利亚模式”指英国效仿欧盟和澳大利亚的贸易模式。英国广播公司称,“澳大利亚模式”仅遵循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几乎等同于英欧之间“没有任何贸易协定”。

相较于“澳大利亚模式”,英国政府更希望与欧盟签订“加拿大模式”的协议,即效仿欧盟与加拿大签署的“全面经济贸易协定”。但约翰逊称,欧盟已明确表示不接受“加拿大模式”。

赵俊杰指出,英国与欧盟在贸易协议上的理念分歧,源自双方国家利益出发点的不同。从法律角度看,英国遵循海洋法系,欧盟法、德等国遵循大陆法系。英国的底线是在“脱欧”后脱离欧盟法律准则的凌驾,欧盟的底线是要求英国在欧盟管辖的政治边界实施欧洲法院的管控。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指出,目前英欧双方在谈判中都不具备较大优势,区别在于约翰逊政府展现出更强的“个性”,而欧盟僵化的议事机制也使得谈话较难以进行。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学者许钊颖分析,目前英欧谈判的胶着状态也受外部因素影响:第二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欧洲各主要国家相继实行更严格的防疫制度,疫情成为谈判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此外,美国大选结果将成为双方调整立场的依据,英国政界人士中也有建议英国在美国大选后再决定谈判的声音。

分析▶▷

第二波疫情冲击或倒逼谈判

英国“脱欧”过渡期将于年底结束。外媒分析,双方须在11月中旬达成贸易协议,以确保协议在过渡期前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审批,目前时间已所剩无几。

当地时间11月6日,约翰逊与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通话讨论脱欧贸易协议问题。随着过渡期结束时间临近,英欧下周的谈判将成为贸易协议能否签订的关键。

英欧是否能够在下周谈判中取得成果?张蓓分析,英欧并非完全不可能达成协议,但从约翰逊的表态中可以看出,英国政府没有政治意愿延续“脱欧”过渡期。

张蓓称,英国约翰逊政府上台后即以“脱欧”为主政,政府内有不少热诚希望“脱欧”的人士。尽管国内争议较大,约翰逊在历次“脱欧”谈判中惯于使用恫吓迫使对方妥协,既展现出“硬脱欧”态度,也曾在谈判最后一刻施展出较大的灵活性。

张蓓指出,英国和欧盟在贸易协议上并非相向而行,以渔业权争议为例,欧盟是英国渔业最重要的市场,二者互有需求。在疫情冲击下,双方从理性角度会更迫切地希望达成协议,但从谈判逻辑角度上看,互相试探、破势对法“松口”是英欧贸易协议谈判中的常态。

许钊颖指出,英欧就贸易协议上的分歧导致谈判进展缓慢,分歧不仅在谈判桌上存在,在英国国内和欧洲各国也广泛存在。目前,欧盟主要精力集中在应对第二轮疫情冲击上,“脱欧”议题重要性有所下降。但对英国政府来说,“脱欧”议题与国内政治和民意紧密挂钩。

美媒《商业内参》网站报道,根据今年10月民调机构Focaldata发布的民调结果,64%的英国民众认为,若英欧未能在明年初以前达成贸易协议将是一件“坏事”。许钊颖认为,在“脱欧”过渡期临近的状况下,英国相对于欧盟来说会更被动,不排除未来因民意变化和疫情冲击改变态度。

赵俊杰指出,尽管约翰逊曾声称已做好准备“硬脱欧”,但英国以一己之力对抗欧盟27个成员国的经济体仍是最坏选择。对欧盟来说,“硬脱欧”后英国可能以包括遣返大量欧洲常驻劳务人员和移民等方式实施“对等报复”,由此产生的损失欧盟也难以承受。

赵俊杰称,目前英欧双方在谈判中尽量避免触动对方底线,但仍未作出妥协,既是对对方底线的试探,也是防止刺激国内民众。由于欧洲第二轮疫情发生后,欧洲各国陆续实行了包括“封城”在内的严格防疫政策,导致“脱欧”贸易协议中涉及的内容短期内没有太大效力。不排除英国和欧盟同意将谈判再度延后。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泠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