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全省第四大铁路枢纽——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正式开通。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江门再进一步。
一百年前的今天,新宁铁路在江门建成通车,开启五邑地区的“铁路时代”,开创中国民营铁路建设先河。
从新宁铁路到江门站,历经百年轮回,见证着五邑大地追逐“铁路梦”的代代接力,折射了五邑儿女情系桑梓、报效家国的精神之力。
从交通到城市,展望全新征程,以“江门站”为里程碑、新引擎、加速器,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节点地位更加凸显,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通道将更加顺畅,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将更加强劲,从而加快推动打造珠江西岸新的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江门站。(摄影:周华东)
历史的回响
一百多年前,国家贫弱,帝国主义列强企图加强对铁路等先进技术的垄断,把侵略触角不断伸入中华大地,控制中国的经济血脉。一时间,保路运动不断出现,国人自主修路意愿强烈、探索不止。
“富强之策,全藉铁路交通,拯宜从速兴筑。”“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立国”。孙中山的廖廖数语,道尽铁路建设在彼时对推动国家富强的重要地位。
然而,修建铁路需要资金、技术、人才,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困难重重,自主修路谈何容易。
“洋人说我们愚笨,不懂筑铁路,我就是不服气,美国西部的铁路哪一条不是我们华工筑的?待我筑条铁路给他们看看。”说这话的,正是新宁铁路建设的发起者、来自江门台山的爱国华侨--陈宜禧。
说到做到。怀揣“实业报国”的理想,陈宜禧在花甲之年回到故乡,选择了以修建铁路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推动繁荣富强的道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防止权利外溢,陈宜禧确定了“不收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的三不原则,开启了艰难的修路历程。在当时国内的经济社会条件下,以“三不”原则修铁路,这是何等的气魄和自信!
1920年,历时14年建设,新宁铁路全线建成通车,40多个车站、200多座桥梁、全长133公里,使其成为当时全国最长的侨办民营铁路。这也是第一条国人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筹经费修筑的民营铁路,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门的百年“铁路梦”,自此开启。
精神的传承
穿越百年的轮回,再次回眸新宁铁路的建设,我们会发现,贯穿其中的五邑文化底蕴和精神传承,依然闪耀。
江门,是大江大海交汇之地,海洋文明、岭南文化的浸润,使这里的人们具有更加开放包容的品质。尤其是近代以来,江门成为国内放眼向外看世界较早、一度领风气之先的区域,众多五邑儿女从江门出发走向世界,接受先进工业文明的教育和熏陶,成就了这里独特的人文鼎盛。
据不完全统计,祖籍江门的院士有34位之多,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这里还诞生了众多名记者、名报人、名画家、名医生、名教师、名艺术家,可谓人杰地灵、星光璀璨。
而这些名家的成长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当时大都有在西方发达国家求学、学习先进文化的经历。中西文化的交融,让五邑儿女在近现代史上大放异彩。
更为可贵的是,即使身处先进发达的异国他乡,优秀的五邑儿女仍然情系桑梓、不忘家国,顽强拼搏不断进取、尽己所能报效家国、推动国家繁荣富强成为他们共同的精神标识。
在新宁铁路的背后,这种志气、精神、情怀同样令人感动。
陈宜禧16岁就漂洋过海,参与了美国西部铁路的建设,具有40多年的铁路建设管理经验,本来可以在美国过上优渥生活,安养天年。但他为了改善家乡的交通环境、实现实业报国理想,毅然在60岁高龄回国主持建造新宁铁路。在他的带领下,广大五邑华侨踊跃参股,迅速筹集了建设资金。如今在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看到的新宁铁路股本文物,依然可以感受到五邑儿女当初的蓬勃热情。
除了新宁铁路,五邑儿女出洋之后报效桑梓、情系家国的例子数不胜数。在五邑大地,美轮美奂的多彩碉楼,遍布各地的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敬老院、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深度融入侨乡经济大局的侨资企业,无不诉说着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记忆。
五邑华侨的精神特质,已然浮现。
时代的选择
历史的选择,有时是如此的相似。
江门台山,铜鼓湾畔,惊涛拍岸。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曾有在这里建设南方大港的计划。一起写入方略的,还有新宁铁路,它承载着联通广州、延伸内陆的希望。
尽管这个计划最终未完全落实,但可以看出远在一百年前,《建国方略》中港口、铁路联通内外的设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赋予了江门“交通枢纽”的期许,五邑大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可见一斑。
百年之后,江门站的正式通车,让“枢纽”的梦想更加可及。
据了解,江门站设计规模为8台20线,汇聚了既有的江湛铁路、广珠城际、广珠铁路,以及在建的深江铁路、拟开工的珠肇铁路和规划中的深南高铁、广佛江珠城际等,是广东第四大铁路交通枢纽,承东启西的支点地位更加显现。
跳出交通看交通。从大湾区的经济地理格局来看,江门站以及其带动的五邑地区,在新时代的全新征程中,或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回顾珠三角近现代以来的发展历程,西岸地区对外移民历史久、向外看世界早、受益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多,一度来说是领风气之先。众人熟知的留美幼童,有不少便是来自珠江西岸。
改革开放后,在香港的辐射带动之下,以深圳、东莞为代表的东岸地区得到快速的发展,一跃而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经济发展成就比西岸更加耀眼夺目。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着眼于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的长远大局,推动湾区西翼的加快发展,是一个必然面对也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经过多年迅猛的发展,珠江东岸的土地开发、环境容量已趋饱和,湾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西岸地区发展空间和潜力的更大释放。只有西岸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大湾区东西两翼的协调发展才会更进一步,迈向世界一流湾区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才会更加有力。
这样的趋势已有迹象。随着港珠澳大桥的通车、深中通道和黄茅海大桥的建设,湾区东西两岸的互联互通正在加快,新的经济走廊正在开启。
而江门站的开通,将为江门构建更加顺畅的内联外通交通体系,使江门与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交通联系和产业协同更加紧密,在大湾区的节点地位进一步强化,有望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成为大湾区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的门户枢纽,深度融入“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可以期待,以江门站为新起点,一个具有更广阔发展前景的江门已经出发,一个更加协调均衡发展的大湾区终将到来。
(作者单位:江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