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球、追逐、避让、投球……机器人在指定赛场上敏捷穿梭,场内的选手热情高涨,场外的掌声欢呼声不断。12月5日至6日,2020 WE RoboStar青少年机器人联盟赛在广东科学中心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1支队伍在赛场激烈对决、大显身手。
“少年强则国强,WE RoboStar不仅是一场机器人爱好者的科技盛宴,更是为热爱科学、渴望在实践中研究机器人的莘莘学子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探索的平台。”广东科学中心主任卢金贵评价道。经过激烈角逐,最后来自广州、上海、北京的三支队伍获得大赛冠军。
决赛场外观众热情高涨。广东科学中心供图
创新型赛制,既是盟友也是对手
6日下午,决赛现场精彩纷呈。赛前,选手们对机器人进行反复检查、调试;赛中,双方队员目光始终紧盯赛场上比拼的机器人,不敢分神。每一轮比赛结束,现场观众情不自禁地为选手鼓掌呐喊。
本次青少年机器人联盟赛,是广东科学中心联合哇一机器人等专业机构,按照国际FRC比赛规则组织的青少年工业级机器人竞赛。大赛以“无限充能”为主题,主要面向13—18岁青少年,旨在对接国际高端机器人竞赛模式,培养我国青少年对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兴趣,引导青少年学习高科技知识,并将AI机器人相关理论运用于实践。
据了解,大赛分“积分赛”和“淘汰赛”两个阶段,要求参赛队伍在规定的时间内搭建组装机器人,运行机器人,执行规定的任务,包括往指定的“能量接口”输送代表“能量电池”的黄色球,完成“旋转控制”“位置控制”以及悬挂吊臂等系列动作,综合考察了青少年对相关科学知识的理解、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等能力。
机器人在决赛场上激烈对抗。广东科学中心供图
与传统“1vs1”赛制不同,本次竞赛采用“3vs3”跨队伍联盟的合作竞争赛制,所有的参赛队伍既是盟友也是对手,队伍之间有激烈的对抗,也需要相互合作,这种创新型赛制,不仅让队员们更好地掌握人工智能、机器人构型设计、程序控制等专业知识,还培养青少年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开放性思维。
这也正是此次比赛的魅力所在。“这次大赛最吸引我的地方,除了机械、设计、编程等外,就是别具一格的赛制,比赛过程中非常讲究合作精神。”来自北京7591战队的司逸诚说。
经过激烈角逐,最后来自广州、上海、北京的三支队伍获得大赛冠军。广东科学中心供图。
决赛中,广州8011战队所在的蓝色联盟在经历了第一轮的失败后,对机器人进行了进一步的调试,最终获得冠军。8011战队是唯一一支广州本土战队,此次参赛是他们的赛场首秀。在战队队员杨昊霖看来,无论胜负,首次参赛就闯入总决赛,已非常开心,“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也是一次成长,能够和其他优秀队伍共同竞技,收获了很多友谊。”
以赛促教,推动创新型、应用型科技人才培养
运动的刺激性和科学技术的结合,让大赛充满趣味性、观赏性和科普性。赛场上,青少年选手们展现出的热情,也感染了在场的观众,决赛现场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和家长的围观。
赛场边,六年级的东东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比赛情况。“孩子对乐高很感兴趣,平时就喜欢动手制作,”东东妈妈分享道,“我也曾就读科技大学,看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热爱科技并且付出努力,不吝分享,就特地带孩子来感受这样的氛围。”
在卢金贵看来,“科技兴国、人才强国”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国家发展亟须科技创新型人才。举办青少年机器人联盟赛的目的,就是与国际接轨,打造全球复合型AI创客科技人才。
机器人在决赛场上激烈对抗。广东科学中心供图
对此,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周育红表示认为,我国青少年对科技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但是存在着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操作的问题,缺少将科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和机会。WE RoboStar青少年机器人联盟赛作为我国少有的与高精尖科学技术结合的青少年比赛,引入工业级机器人,加入对抗博弈环节,极大提高赛事观赏性,激发青少年的科技热情,调动他们科技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以赛促教”,有效推动创新型、应用型、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参赛选手正在紧张比赛中,广东科学中心供图
此大赛吸引了全国各地21支队伍现场参与激烈对决。在全球疫情背景下,国外同类赛事大多已暂停举办,大赛能够成功举办,殊为不易。
来自郑州的大二学生赵义通是场上副裁判之一,“过去我是站在玻璃墙后面的操作手,今年第一次站在裁判的位置上,这种感觉挺奇妙的,会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比赛,”赵义通说道,“与往年相比,疫情期间很多选手不在学校,拼凑出时间来组装起机器人相对困难一些。”
【记者】 李凤祥 见习记者 刘佳荣
【实习生】 文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