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粤港澳高端制造业基地,惠州“十四五”有哪些看点?

近日召开的惠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审议了《中共惠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近日,惠州市委办印发了该《建议》,《建议》分16个部分,共59条,约1.4万字,描绘了惠州“十四五”跨越发展蓝图。(点击阅读《建议》思维导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后五年,惠州怎样干?惠州“十四五”有哪些看点?南方日报、南方+根据《建议》内容,对相关亮点进行了盘点。

关键词:现代化产业体系

集中力量建设1号公路经济走廊

根据惠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的部署,惠州“十四五”发展的“硬任务”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要实现GDP突破6000亿元,需要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重要支撑。《建议》提到,今后五年惠州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具竞争力。依托“3+7”千亿级工业园区、稔平半岛能源科技岛、惠州湾产业新城、金山新城等一批重大平台,惠州将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形成“2+1”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粤港澳高端制造业基地。

惠州将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集群。其中在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方面,将全面提升大亚湾石化区发展水平,推进稔平半岛能源科技岛建设,加快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在推动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方面,将做大智能终端、平板显示、汽车电子、LED、新能源电池等领域产业规模,加快推进5G、新能源电池、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惠州还将加快培育生命健康产业,打造“医、药、养、游”一体化覆盖、各业态耦合共生的高端健康产业集群。

在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的同时,惠州将积极构筑新兴产业体系,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加快氢能产业规划和发展,前瞻性布局激光与增材制造、石墨烯等未来产业。惠州向海发展,将充分利用惠州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促进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等相关产业集聚优化,积极建设以海岛旅游为主的海洋旅游产业集群。

为优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惠州将集中力量建设1号公路经济走廊,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增量发展空间。围绕建设“千亿级园区、万亿级产业”,优化提升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中韩(惠州)产业园3个国家级园区,建设7个千亿级工业园区。

关键词:“丰”字交通

着力构筑与周边城市快速联通

修路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惠州正抓紧把路修起来,打通制约惠州发展最关键的瓶颈。2019年底,惠州开创性提出打造开放型“丰”字交通主框架,刚过去的2020年,惠州扎实做好“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重点工作,大力推进“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

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示意图。

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示意图。

根据《建议》,今后五年,惠州将以“丰”字交通主框架为重点构建“内畅外快”现代交通体系,以高铁、城轨、高速公路、空港、海港为抓手,构建更为开放快速智慧的立体交通网络。

通过加快“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惠州将着力构筑与周边城市快速联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与粤东粤北地区之间要素资源便捷高效流动的交通体系。惠州将实施“畅通工程”,推进“两环十射”道路快速化改造以及过江桥梁、慢行道路体系、“五横五纵”骨干快速路、机场高速等规划建设,加快形成对外交通高速化、市域交通快速化、城乡交通便捷化的路网体系。

在空港和海港的“两港”建设上,根据《建议》,惠州将把惠州机场打造为客货并重的千万级干线机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骨干机场。加强惠州港与深圳港联动发展,整合惠东、大亚湾等地口岸资源,推动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海上应急救援体系,加强与深港澳汕合作,构建海上交通走廊,推进港铁联运体系建设,着力将惠州港打造成为以石化能源运输为主的国家沿海主要港口之一。

在市民关注的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建议》提到,完成赣深、广汕铁路惠州段和莞惠城际北延线建设工作,高标准建成赣深铁路惠州北站和广汕铁路惠城南站等综合交通枢纽,积极推进深惠城际规划建设,启动惠大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莞惠城际公交化运营。

关键词:城市品质

构建“1+1+1”国土空间新格局

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生活品质。“十四五”,惠州将加快建设现代化一流品质城市,树立一流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理念,全力提升外在美感和内在品质,发掘城市历史底蕴,加快建设更加智慧安全的现代化城市。

近日,随着广汕高铁惠城南站规划设计效果图的曝光,金山新城的建设备受关注,惠州将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金山新城等城市新增长极,打造未来城市新中心。惠州还将对标一流城市做精做细城市微观规划设计,整合市域城市空间,推动城市资源要素、人文环境、综合交通、基础配套有机融合,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开发方面,根据《建议》,惠州将推进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复兴传统风貌区,维护和延续惠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特色。在提升城市智慧水平方面,惠州将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建立从基础设施、数据存储管理、平台整合到对外服务的城市大脑。

破解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根据《建议》,惠州将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

惠州将构建“1+1+1”国土空间新格局,其中包括优化市域空间布局,按照“一个花园”理念,将北部生态发展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生命、生活”产业高地。按照“一座城市”标准,集中连片开发南部城市发展区,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按照“一个海湾”范式,抓好海洋发展区规划开发,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港口和临港产业集群助力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

关键词:改革开放

努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新高地

组建了20个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创新推出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机制……当前,惠州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发扬“岭东雄郡”的雄武气魄,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用改革带动和推动惠州各项工作。

根据《建议》,惠州“十四五”的主要目标包括“改革开放更具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市域内外资源要素流通更加顺畅,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爱才惜才重才用才氛围更加浓厚,人才配套政策和设施更加完善,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新高地。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双向投资质量显著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惠州将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构建与“2+1”产业发展相配套的“1+N”人才政策体系,落实“惠”聚优才行动计划,优化“产业引才”“平台引才”“以才引才”机制和平台建设,形成以业聚才、以才兴业发展局面。

根据《建议》,惠州将推进一批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比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实体化市场化转型发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房屋、林权等财产征收征用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深入融入新发展格局,惠州将推进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自贸区标准打造中韩(惠州)产业园。

关键词:民生福祉

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十四五”时期惠州的“软目标”是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让惠州人民过上更加幸福、更加自豪、更加愉悦的美好生活。

根据《建议》,惠州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一批改善民生的实事好事,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难事烦事,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惠州将大力改善群众居住出行条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交通效率,让城市快起来,优化改造一批市政道路,加快建设一批过江通道、公共智慧停车场,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方面,惠州还将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进市美术馆等城市文化场馆和文化地标建设,加强惠州优秀历史文化挖掘、保护和活化利用,办好东江干部学院,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汇聚开拓创新、自信自强、竞逐一流的强大精神力量。

教育和卫生是老百姓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惠州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建设健康惠州,惠州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市、县级公立医院建设,规划建设专科医院,推动镇(街)卫生院(中心)、村(社区)卫生站规范化建设,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根据《建议》,惠州将织牢民生保障网,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大底线民生保障力度,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扩大多元主体多种方式的服务供给,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

【记者】罗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