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视《国乐大典》第三季收官 传统与国潮相融

用二胡、新笛、古筝、大阮、手碟等乐器演奏怀旧金曲《一生所爱》;为《葫芦娃》加入中东音乐、爱尔兰音乐、电子音乐等多种元素;用中国大鼓、古筝、唢呐等传统民族乐器演奏迪斯科舞曲《你要跳舞吗》,甚至用民乐奏出一台小型音乐剧《无名之辈》……这是1月15日广东卫视大型创新性中国经典音乐节目《国乐大典》第三季决赛中上演的精彩场面。不少观众惊叹:“这样的节目请再来一打!”

决赛通过现场观众和媒体投票,最终由唐俊乔率领,商钟元、罗萌、陈宇晟、张钰博、王宇航组成的棒棒糖战队获得了第三季的总冠军。长达12集的竞赛过程中,每位青春国乐人都在其中展现了自我实力,弘扬了国乐文化。1月22日晚,他们还将在《国乐大典巅峰之夜》上,通过传统乐器的创新演绎,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国乐盛宴。

创新模式打破“综N代”困境

“综N代”都普遍面临后劲不足的困境,但《国乐大典》依然保持良好势头,第三季开播以来口碑收视“双丰收”,最高收视全国第三(索福瑞55城数据),更获得2020-CRIR中国媒介欣赏指数“年度最具欣赏价值电视节目”奖项。因其文化韵味和精良制作,业内专家评价:“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粤式音乐综艺美学,也彰显主流媒体的文化担当。”

而其年轻化表达模式,更是收获了不少网络粉丝。在抖音,#国风合伙人#话题播放量达88.8亿,喜提2020国风类话题活动第一名;B站上,《国乐大典》第三季节目获得9.8分的高分,联合B站举办的《国乐话痨套餐》系列直播,流量排名居综艺节目类直播第一位;微博上,#国乐大典第三季#及相关话题总阅读量4.23亿,广泛带动“国乐正青春、国潮正当时”。

《国乐大典》从第一季开始,就锁定了挖掘传统民族音乐精髓,让民族乐器焕发新姿的目标,并且围绕这一精神内核,通过各种不同的创新表达模式、镜头语言和传播方式,让青春国乐人和年轻观众,共同寻找“国乐正青春”的无限可能。

在第三季,节目组邀请音乐家吴彤担纲“国乐召集人”,国乐艺术家方锦龙、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唐俊乔、二胡演奏家陈军和知名唱作人霍尊担任“寻乐人”,参与乐手节目的选曲、编曲以及表演。通过长达一年的筛选,从海内外召集了64名国乐新秀,从前两季以团队模式参赛,到第三季创新的个人竞演到成团竞演,多维度展示自我实力并通过合作碰撞出全新火花。节目在概念设计、模式构成、新媒体互动上不断升级,模式创新带来的可看性构成了《国乐大典》第三季的整体框架。

青春国乐人让民族音乐活起来

历史感厚重的国乐,如何能和“青春”二字擦出火花?节目总导演林维桦这样解读第三季的主题:青春是永恒的主题,《国乐大典》给予更多有梦想的青春国乐人,用他们自己的声音和方式来表达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经过12集的考验,64名来自国内外专业音乐院校、音乐世家、网络达人的音乐人,通过自身对现代音乐、互联网传播模式的理解,创造出更新颖的国乐表达方式:如用琵琶演绎摇滚风格音乐,点缀《倩女幽魂》《十面埋伏》等经典音乐片段;流行音乐《光年之外》的古筝版本,让在场观众眼前一亮;在表演中加入说唱、舞蹈、游戏音效、戏曲等元素,让观众大呼“国乐还有无限可能”。

《国乐大典》所关注的,不仅是民族音乐的展现,更有民族音乐所代表的优秀中国文化知识的传递。每一季《国乐大典》,都像一本深入浅出的“中国音乐百科全书”,在第三季中,四胡、雁飞篪、弹布尔、扬琴、低音革胡、巴乌、柳琴等冷门乐器经过青春国乐人的演绎,进入年轻观众的视野。

国乐是传统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瑰宝,甚至会因为千年的岁月而让现代观众产生疏离感。但要衡量一种文化是否“正青春”,看的不仅是年纪,更多的是这种文化身上所蕴含的生命力、创造力以及和时代融合的能力,《国乐大典》第三季通过青春国乐人创新的音乐表达方式,给观众呈现了潜藏在千年民族音乐文化中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这就是对“国乐正青春”最好的解读。

南方日报记者 梁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