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出800多名农运骨干 掀起大革命时期中国农民运动高潮

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奋斗之路

广州中山四路两旁,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片典雅庄重的古建筑群安静地坐落其间:红墙黄瓦、殿檐斗拱、泮池拱桥……在婆娑绿树掩映之下,一砖一瓦都焕发着动人的生机。

每逢春天,棂星门旁两株高大的木棉树,枝头总是红艳似火,如烛如炬。95年前,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也如同黑夜里燃起的一把火,全国有志青年纷至沓来,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征途。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堪称大革命时期中国农民运动的摇篮,培养出大批农民运动骨干。他们前赴后继,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到全国各地。

1953年,在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下称“农讲所”)旧址纪念馆落成,曾任教员的周恩来总理亲自为纪念馆题名。

时光虽逝,走进农讲所的棂星门,人们依然可以再次回到历史原点,走进那段风云激荡的峥嵘岁月,感悟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

“文武兼修”培养农运人才

在羊城二月温暖的空气里,火红的木棉花已然傲立枝头。“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16个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由广州农讲所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黄广宇引路,记者跨过泮池的拱桥,从大成门拾级而上。展厅里,根据资料复原的课桌、书架、床铺,简朴整齐如昨。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毛泽东当年铿锵有力的论断,掷地有声。中国共产党对农民运动的认识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为适应农运发展的需要,在彭湃等共产党员积极倡议和推动下,以“养成农民运动之指导人才”为宗旨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正式开办。

从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广州农讲所共举办过6届。“为了配合即将进行的北伐战争,发展全国农民运动,第六届农讲所扩大了招生的人数和范围,成为办学时间最长、招生规模最大的一届。”黄广宇说。

来自全国20个省区的327名学员纷至沓来,所址也迁进了占地宽广的番禺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三年的番禺学宫,在明清时期曾是培养儒家生员和祭祀孔子的地方,有着“岭南第一学府”的美誉。

农讲所将大成门间隔成教务部、值星室、庶务部。正后方的大成殿和崇圣殿,分别用作学员们的课堂和膳堂。周恩来、彭湃、萧楚女、恽代英等都曾在此留下挥斥方遒的风姿。琅琅书声仿佛还在大成殿里回荡。

步入第一展厅,巨幅油画《毛泽东在讲课》映入眼帘。意气风发的毛泽东正比划着手势,分析中国的阶级关系。学员们神采奕奕的眼神里,流露出对未来新中国的憧憬与向往。

当年的课表显示,第六届农讲所课程有25门之多,内容涵盖农民问题的革命理论、中外历史和社会政治经济等,军事训练占到了总课时的三成。毛泽东负责《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等三门课程。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是农讲所教学的一大特色。学员们先后到韶关曲江县农会、海丰等地实习调研,还旁听了广东第二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同时,农讲所按不同省、区将学员组成13个农民问题研究会,对36个项目展开深入调查。后来,这些调查材料被编进《农民问题丛刊》,在宣传革命思想、提供政策指导、介绍农运经验和传播知识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问题丛刊》也成为农讲所沉甸甸的“镇馆之宝”。

近1/4学员为革命献身

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一共举办6届,培养了800多名农民运动骨干。他们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宣传农运理论,发展党的组织,成立农民协会,推动全国农民运动发展,燃起革命的星星之火。

“他们参照广州农讲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全国各地开办各种农讲所、农训班或农军学校,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了人才储备。广州农讲所也因此赢得‘中国农讲所的母校’的美誉。”黄广宇补充道。

农讲所学员的身影一直活跃在中国革命的舞台上。在艰苦卓绝的革命生涯中,将近1/4学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韦拔群、黄学增、毛泽民、韩永禄等200多个不朽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中国革命伟业的丰碑上。

为寻求革命真理,第五届农讲所学员谭作舟只身负笈广州。从农讲所毕业后,他在家乡阳江建立了当地最早的农会。1927年,谭作舟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捕,次年英勇就义,年仅26岁。

农讲所第二展厅里,陈列着谭作舟狱中写给五弟的家书。斑斑笔迹里,记者依然读到这位年轻革命者的心声。“我既至于此,惟有乐天知命而已耳。”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溢于言表。

“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余今日之死,适足为异世之光。望你继吾志愿,余死无憾矣!”谭作舟侄子谭中岳,轻轻念诵着家书的话语。从读到这封家书的那一天起,继承三伯父的遗志便成为他人生的坐标。

高中毕业后,谭中岳投笔从戎。在同年入伍的战友中第一个入党、第一个被评为五好战士、第一个被提干……部队里成长的每一个脚印,他都归功于谭作舟烈士这座“人生灯塔”的指引和鞭策。

谭作舟的家国情怀,依然在家族中无声地传承着。像谭中岳这样应征入伍的后人就有20多名,其中4人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谭中岳的孩子也在高考填报第一志愿选择了军校,并在毕业后分配到部队工作。

“继承先烈遗志的最好行动,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谭中岳说,自己从未要求过孩子当兵,但融化在家族血脉里的红色基因,早已成为他们心照不宣的默契。

谭作舟侄子谭中武向记者展示一只家传的漆皮箱,经过90多年的风雨洗礼,依旧完好如初。皮箱里竟藏着35件(套)文物,包括谭作舟烈士在农讲所学习期间的生活照、以及他和彭湃的照片。

“这只漆皮箱父亲珍藏了72年,现在我送它们‘回家’了。”2019年,谭中武将皮箱里的物件无偿捐赠广州农讲所纪念馆。从“小家”回到了“大家”,红色“传家宝”也由此得到社会的共同传承。

让红色基因融进城市血脉

随着建党百年临近,农讲所纪念馆的红色文化活动更加热闹起来。重温“星火燎原”峥嵘往事的同时,时代风采也在农讲所翻开了新篇。

去年底,红色文化品牌《红讲台》在农讲所纪念馆正式上线。彭湃孙女彭伊娜、阮啸仙孙子阮钦彤、杨殷曾孙崔淑敏、杨匏安孙子杨峻、谭作舟侄孙谭士锋齐聚一堂,将家族的红色故事娓娓道来。

“爷爷没给后人留下一元钱、一片瓦、一件物,他留下了一个精神,那就是忠诚于信仰和理想,奉献于国家和人民。”在彭伊娜看来,责任、人民、国家是彭湃家风的关键词:“从媒体人到省政协委员,我也一直牢记着这六个字。”

“红色故事讲述人”声情并茂的忆述,让革命先烈远去的面孔重新变得鲜活而生动。现在,只要在微信点开“粤省事”小程序的“红讲台服务专区”,就能随时聆听到这些动人的红色故事。

澎湃不息的时代之声在云端传诵。“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文化讲堂”等特色鲜明的红色教育文化活动的举办,也为农讲所纪念馆吸引来越来越多的“粉丝”。据统计,农讲所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农讲所纪念馆又是别开生面的一番景象:红墙里再次响起讲解员的解说声,身穿各行各业制服的观众三五成群,其中有很多年轻面孔。他们是来参加党建活动的党员干部,每个人都格外认真。

瞻仰一次旧址、参观一次展览、观看一场专题片、重读一段党章、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参加一场宣讲学习……广州农讲所纪念馆的红色活动多种多样,各级党组织还可以根据农讲所提供的专家库“点单”授课。

据农讲所纪念馆宣教部主任柯楚彬介绍,“农讲所奇妙夜”等活动深得亲子家庭的青睐。农讲所纪念馆与广东人民出版社创研中心合作推出青少年夜间研学课程以来,场场活动报名火爆。

去年,农讲所纪念馆与广州一汽巴士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红色公交”文化品牌线路,将中共三大会址、烈士陵园、农讲所纪念馆、广州解放纪念碑等红色地标串珠成线。农讲所纪念馆派出优秀讲解员随车出发,带乘客领略羊城厚重的红色底蕴。

目前,“红色公交”已运营超过4960趟,载客量逾30万人次。黄广宇期待,“红色公交”能让更多人了解农讲所的历史,从而将红色文化更好融入到市民游客的日常之中。

蹲点手记

农讲所的故事,属于每一个时代的青少年

“春风拂拂地吹来,桃花夭夭开放了,革命总会成功,自由、平等、幸福――理想的社会不就在这里!”

这是第五届农讲所学员谢铁民牺牲前,血衣里留给弟弟妹妹的一首小诗。谢铁民牺牲时年仅23岁。照片里的他依然一脸稚气,却足以令每一位观者感受到无言的震撼。

农讲所的展墙上,这样让人肃然起敬的故事还有许多。“这些烈士距离今天的年轻人其实并不遥远,大部分牺牲时只有20来岁。他们就是100年前的‘90后’‘00后’。”彭湃孙女彭伊娜向记者分享道。

在采访过程中,彭伊娜坦言,她从小就知道爷爷是一位烈士,但直到读了大学,才开始从传记里明白他的信仰,“是这样的圣洁、是这样的无私”。

彭湃是农讲所的创办人之一。尽管出身海丰县的大地主家庭,为了革命,他毅然烧毁了自己继承的田契,把田地还给穷苦的农民。他心心念念的不再是“小我”的苟安,乃是“大我”的成全。

为人民幸福、为民族自由而奋斗,是无数先烈的信仰,也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样的信仰从来都没有远离过我们,这样的故事也一直在我们身边延续。

过去一年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人们看到不少90后、00后志愿者的活跃身影。他们也像先辈们一样,冲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义无反顾地奉献着青春的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农讲所的故事,属于每一个时代的青少年:90多年前,大江南北的革命青年在此留下足迹,今天的年轻人也来到这里,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讲好红色故事,需要与年轻人建立深层次的互动。而在许多青少年眼里,农讲所与他们之间并不存在“代沟”,它是一处接地气的“高颜值打卡点”。

番禺学宫600余年的文脉涵养,是农讲所纪念馆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开笔礼、成人礼、国学讲堂等特色实践活动的打造,则让红色血脉与家国情怀得到更立体丰满的传承。

今年1月10日是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农讲所纪念馆迎来了豪贤路小学12位“小小交警”。他们表演的交通指挥手势舞有板有眼,劲道十足。孩子们的飒爽英姿里,展现的是薪火永传的希望。

那些愿意走近青少年的历史,并不会随着时间远去。它会时刻提醒着我们,血脉里的基因与祖祖辈辈竟是如此紧密相通。

圆梦故事

广州农讲所纪念馆讲解员伍嘉希:让四方宾客读懂“红色广州”

周六上午的东山口公交总站,早早等满了候车的人群。“红袍加身”的1路线公交车整装待发,“红色公交”四个大字分外引人注目。

“各位乘客大家好,我是来自‘红色公交’党团队志愿讲解团的讲解员,欢迎您乘坐1路线‘红色公交’,今天将为您志愿讲解沿途的红色史迹……”

广州农讲所纪念馆90后讲解员伍嘉希,穿着笔挺的工作服,准备开始一天的忙碌。只是她当天的工作岗位有些特殊。她将随车穿越大半个广州,为乘客解读沿线红色地标的背后点点滴滴。

伍嘉希是清远人。广州体育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出身的她,讲解娴熟而流利。但两年前的她或许不会想到,讲解员会成为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而农讲所纪念馆竟会和她结下如此深厚的不解之缘。

第一次路过农讲所纪念馆,伍嘉希就被这里古色古香的“颜值”所吸引。红色文物蕴藏的人格魅力渐渐征服了她,也使留下来的心越加坚定。

“萧楚女的故事最让我感动。当时他的肺病很严重,但即便口吐鲜血,还是强忍着给学生把课上完。”她说。

做一名农讲所纪念馆合格的讲解员并非易事:面试要求一周内必须脱稿,入职后还要完成大量的阅读。除了农讲所的历史,讲解员对中国近现代史都要有系统的认识,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伍嘉希明白自己的短板。以勤补拙之余,还需要在实战中积累经验。遇到答不上的观众提问,她都会用小本本记下,课外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

“听众们的反应是最真实的:如果你讲得没有意思,就不会有掌声,甚至连人都走散了,因为每个人都会用脚投票。”听众们每一次真诚的反馈,在伍嘉希的眼里都显得弥足珍贵。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还是实习生的伍嘉希经过层层选拔,代表广东志愿者组选手参加首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获评“优秀讲解员”。

作为“素人”选手,伍嘉希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挑战严酷自不待言:从初赛晋级决赛,只有不到三天的时间准备;除了随机抽选的讲题,还要从几百道问答题中抽选作答,台下还坐着上千名评委和观众。

“我当时背得都快哭了,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凌晨三四点就要爬起来准备。”伍嘉希始终感恩这次难得的机会。她的讲解能力也通过与全国优秀选手广泛接触,得到突飞猛进的提升。

日复一日的讲解员工作,也让伍嘉希收获不期而遇的感动。一次,她负责接待年逾九旬的老红军战士贾献图。由于年事已高,他只能坐在轮椅上,几乎听不清小伍的解说词。

当一行人走到毛泽东办公室前,身经百战的贾老努力挺直腰背,毕恭毕敬地向毛主席雕像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此情此景,深深印进了伍嘉希的脑海里。

如今,“红色公交”成为小伍流动的新讲台,她也乐意尝试新事物的挑战:“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从车窗里读懂一座‘红色广州’,是我最有获得感的事情。”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孙国英 通讯员 柯楚彬 谈蕴哲 实习生 陈熙 孙羽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