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要以解决社会刚需为出发点。”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围绕“科技创新”“疫情防控”“健康中国”“科技适老”“因材施教”等,提交多项建议,用人工智能破解“时代命题”。
资料图片破解科技“卡脖子”,需要加强产业链自主可控。“人工智能产业与涉及国计民生重点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对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意义重大:一方面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基础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及量产等方面还相对落后,需要结合典型规模化应用的重大牵引实现系统性创新;一方面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又特别需要优先考虑所建系统的安全自主可控问题。”刘庆峰说。
因此,利用这些重点行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契机,打通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持续迭代优化,可以真正提升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壁垒,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
当前产业链安全问题已经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他进一步建议,从产业安全可控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国家针对人工智能、手机、汽车、家电、医药、农业等重点领域,评定产业链当前安全指数和十四五努力目标,建立评估表,排出重点任务挂图作战。
对事关我国产业链安全的“卡脖子”技术、确保产业链安全的研发项目上,他建议给予优先立项和经费支持。“尤其对联动上下游打造生态链的平台级项目,应给予优先重大项目支持。”
为应对产业链安全,他建议鼓励行业龙头以合作、合资、并购等方式,在全球快速建立应对美国极限施压和科技脱钩的替代方案和缓冲地带,为十四五期间实现产业链安全可控争取发展的时间。
此外在资本市场上,他建议对关乎我国产业链安全的行业龙头企业,在上市和再融资上给予绿色通道,优先支持。
刘庆峰还提出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他表示,“减负”一直是教育最被关注的话题。近年来,虽然国家高度重视师生减负问题,并出台方案提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等,但“应试教育”依旧经久不衰,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图谱和认知智能上的突破,可自动批改和精准分析每个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作业,避免无效重复训练,为‘因材施教’找到了有效途径。”刘庆峰表示,“因材施教”可以让师生减负,助推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安徽蚌埠、山东青岛、山西长治等地,因材施教的成效正在规模显现。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面向蚌埠市1432位教师跟踪调研显示,因材施教系统可帮助老师减少33%的公开课备课资料准备时间,67%的作文等作业批改时间,从而让老师减负后有精力关注孩子身心发展;可帮助孩子降低49%的无效重复练习,使学生有时间参加体育、艺术、劳动等课程,减少焦虑情绪,培养创造力。目前因材施教系统已服务3.8万所学校,惠及过亿师生。
为加大人工智能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减负增效,他建议积极支持安徽打造智慧教育示范省,总结区域智慧教育系统性创新成果,推广区域统筹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大教育领域的新基建投资,将人工智能推动教育规模化因材施教发展列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专项。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教育优质均衡。
同时,他还建议加快推进教育评价方式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应努力构建“智能化基础教育评价系统”,加快我国教育评价相关技术方法突破和整合创新;设立智能化教育评价方面专题攻关项目,重点突破全样本、多维多模态数据采集,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分析反馈等智能化教育评价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和规模化推广应用。
此外,他还关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推广普通话不仅能够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还能够增强个人的自信心和获得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