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一代代平凡又不凡的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的先进事迹和可贵精神,彰显着时代价值。
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部分先进代表接受媒体采访后合影。(摄影:陈帆)
东深供水工程被誉为“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
东深供水工程是为香港、深圳以及工程沿线东莞镇街供水的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担负着三地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重任,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为深圳、东莞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
在位于东莞市塘厦镇的东深供水工程纪念园,一座巨大的“生命之源”雕像矗立在广场上,纪念园中的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展览馆展示了东深供水工程的历史及全貌。
东深供水工程北起东莞市桥头镇,首期工程于1964年2月20日动工建设,1965年2月25日完工,3月1日正式通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后经一期、二期、三期扩建和四期改造。
在东深供水工程纪念园不远处,是东深供水工程金湖泵站。在金湖泵站,8台巨型水泵将水提升后,将东江水输送至深圳水库。
“首期工程建设的时候,当时周边都是农田,工地上都是用水桶一桶一桶地搬运泥水。”今年79岁的东坑人黄惠棠全程参与了东深供水工程首期工程建设以及一期、二期、三期扩建工程建设,将30多年时间献给了东深供水工程。
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深圳水库,水面面积约4平方公里,湖水清澈透明,水中可以看到鱼群,水库周围环境优美。
“我们的管理水平要匹配工程建设水平,也要匹配对香港和深圳供水的任务,现在正在向‘智慧管理’进军。”佟立辉2010年毕业后就来到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目前是公司生产技术部水质管理经理,主要负责工程的水质保护工作。
她介绍,深圳水库被列入全国重要饮用水源地,水质长期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以上。
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在东深供水工程纪念园回忆当年的建设场景。(摄影:陈帆)
靠肩挑、手铲按期完成工程建设
1962年,香港出现了严重干旱,并一直持续到1963年,市民生活陷入困境。应香港同胞之请,为解香港供水短缺并兼顾广东部分地区供水灌溉而建的水利工程——东深供水工程应运而生。
1964年2月20日,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动工兴建。当时施工人员喊出了“让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口号。
为了尽快完成施工,中央和广东省几乎动员了可以动员的一切力量,史称“万人会战”。
今年86岁的王寿永当时被派往竹塘工地进行现场施工设计工作。他表示,当时中央和广东省选派大批优秀干部和技术骨干,征召数万人参与工程建设。当时条件异常艰苦,工期紧张,高峰期时共2万多人现场作业。“大家一起吃住,一起克服困难,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王寿永说。
今年80岁的符天仪,在1964年作为广工土木系学生参加东深供水首期工程建设。“1958年,我去过香港,香港非常缺水,能够参加这个工程建设,也是怀着对香港同胞的深厚感情,想早日解决他们的缺水问题。”符天仪说,1964年4月就到了东深供水工程常平司马站建设现场,住在村里面,负责泵站的土建施工。
符天仪介绍,由于施工很紧张,都是三班倒,大家加班加点,于1964年11月就完成了泵站建设。
符天仪还清楚地记着一位同学为工程建设牺牲的情景。“那位同学很负责任,因为混凝土震动器的一条管坏了,他去帮工人拉管的时候,没有站好,从7米多高的施工台上摔下去,后来因失血过多牺牲了,同学们都很痛心,到现在还记得他。”她说。
1964年东深供水工程全线开工后,当时24岁的陈宝强到沙岭工地参与建设。陈宝强回忆道:“当时,吃的菜只有冬瓜和腐乳,我们有时会用发电机冷却池里的热水将乌榄泡软,用来拌米饭,调节下口味。”
就这样,工程建设者们不畏艰苦,开山劈岭、凿洞架桥。1965年2月25日,东深供水工程如期全线完工。东江水的到来,让香港初步摆脱了缺水之苦,极大地促进香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年设计供水量提升为24.23亿立方米
为进一步满足香港、深圳和东莞等地用水需求,东深供水工程曾先后进行了三期扩建和一次改造。其中,东深供水改造工程于2000年8月28日开工兴建,2003年6月28日完工通水。
建设者们迎难而上,遇山建隧、平地搭渠,先后克服了“头顶水库”“脚踩淤泥”等一系列难题,短短3年时间重新修建了一条现代化的供水通道。
今年83岁的林振勋曾是广东省水利水电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于1996年参与了东深供水应急抽水工程建设。
“渡槽和涵管一滴水都不漏,在供水工程中真是一个奇迹。”林振勋说, “整个东深供水工程,如今回过头来看一看,非常有意义,不同的人作出了不同的贡献,大家合力把这个事情做完,这当中包含着每个人的血汗。”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年设计供水量提升为24.23亿立方米,输水系统由石马河天然河道升级为全封闭的专用管道,供水从“量”的保障走向“量”和“质”的双重保障。
如今,清澈的东江水通过管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香港。浩繁艰巨的工程,凝结着建设者们的奉献,凝聚着祖国人民对香港同胞的关怀和祝福。
(作者单位:东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