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厂高手陈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广东工业大学原校长、党委书记,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新(左一)带领团队攻克高端电子制造装备的关键难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陈新带领着实验室的团队成员,深入珠三角企业攻克技术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做到世界一流

◎《南方》杂志记者/温柔 实习生/姚筱楚 发自广州

广州大学城,极具工业化风格的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三层,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就坐落于此,看起来并不显眼。

这个周日,广东工业大学原校长、党委书记,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新刚刚结束外地调研走访,回到实验室接受了《南方》杂志记者的专访。整洁朴素的办公室里,一幅“海纳百川”的笔墨挂在墙面正中的位置。

正是在这一方天地中,陈新带领着实验室的团队成员,日夜奋斗,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做到世界一流。

“核心部件必须实现自主化”

去年,陈新带领团队牵头完成的成果“高端电子制造装备高速高精点位操作的关键技术与典型应用”,荣获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项技术可广泛应用在高端电子装备领域,实现高速运动过程中的精准点位操作,攻克了高端电子制造装备的关键难题。

简单来说,就是要把比头发丝横断面还小上好几倍的零部件又快又准地放到指定点位,还要同步实现大批量操作。这一成果所研制的系列高速精密绝对光栅尺、控制器、运动模组等核心基础部件,应用于面板修复、手机中板点焊产线、在线检测仪器等典型高端装备,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谈及为何专注于这一领域的研究,陈新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在长期的调研和观察中,他发现高端电子装备对高速、高精点位操作的要求不断提升,效率低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中心之一。但是很多高端装备与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价格昂贵、技术受制于人,核心部件必须实现自主化。”陈新注意到大部分珠三角企业组装元器件还要依靠人工,效率低下。

如何实现国产化的突破?陈新开始了边学边做的研究之路。

“当时广东很多企业生产组装二极管、三极管,需要封装设备,问我懂不懂技术。当时我连听都没有听过,当下便决定和企业一道攻克难题。”陈新回忆说,这一开始便是20余年的坚持。

“经过大量的调研,我们发现电子装备产业要做到高速度、高精度,需要在力学、测量、控制、算法等多方面进行突破。”陈新介绍。

如今,历经20年的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陈新带领团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建立了高速精密电子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理论与技术体系,联合相关企业研制了系列核心基础部件和典型高端装备,获得国内国际一流龙头企业的严格认证与批量采购,推动了系列电子制造装备的自主可控。

目前,实验室已经密切结合我国特别是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及装备制造领域的紧迫需求,确立了极具特色的三大研究方向:跨尺度高速精密运动生成与测控,微结构阵列超精密加工,电子制造智能装备与系统集成。

“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扩充相关领域的专利池,走出自己独有的技术路线,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陈新认为,科研既要专注眼前,同时也要放眼世界。

“我这里有个传统”

“我这里有个传统,实验室里的老师、学生都要多跑工厂,在厂子里‘泡着’。”陈新笑称,他年轻的时候只要不上课就是在珠三角的大小工厂里“浸泡”着,有时候一连好几个星期吃住在厂子。

在厂子里“泡”,才能“泡”出需求、“泡”出成果。上世纪90年代,广东制造业进入腾飞阶段,越来越多像陈新这样的大学教授穿梭在珠三角的厂房之中,众多好的技术、产品就这样诞生。

“现在,我们把这一传统延续了下来,成为企业里的‘特派员’。”直到今天,陈新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时常去工厂研讨技术方案。

“我们团队的教授、博士、研究生也不只是在实验室里闷头做实验,他们经常到企业中,跟工程师到现场了解情况、挖掘需求、修正技术、实现技术突破。只有了解企业的痛点和需求,才能让技术做到真正的转化落地。”陈新认为,与企业深度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产学研一体化。

根植在陈新科研之路中的“泡”厂基因源于他早期的经历。可以说,陈新的职业生涯反复在“求学”与“工作”之间切换。1977年,陈新高中毕业,幸运地成为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在第二段入厂工作的经历里,盘亘陈新心头的疑问终于浮出水面。

“硕士毕业之后,我在湖南一家农用车装配厂上班,与汽车配件打起了交道。那时候心里就在嘀咕,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不符合现代工业化的路子。”陈新觉得,中国制造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于是,他再次开启了求学生涯,依旧专注于机械制造领域。

如今,陈新在投注了20余年精力和热情的领域收获颇丰: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收录6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6件、美国专利1件、PCT专利8件;2000年获“丁颖科技奖”,200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6年入选广东省“南粤百杰”,等等。

“科研不是苦行僧”

在和《南方》杂志记者交谈的过程中,陈新多次谈到“科研不是苦行僧”,在某种意义上做研究是种乐趣。他乐在其中,也想让更多年轻人在科研中寻到乐趣,

陈新最看重教师这个身份,从1995年起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广东工业大学的讲台。乐于打破常规的他,还大胆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东莞设立的广东工业大学粤港机器人学院,便是他的杰作,在这里学生的培养区别于传统高校按照单一专业培养学生的模式。

陈新介绍说:“我们推崇的理念是多专业融合:第一届6个专业的新生首先要在一起上基础课程,等进入高年级,让6个不同专业的学生以项目课题的形式再次融合在一起。学生一起做项目,可以增进学科之间的互相学习,有利于培养出全能型人才。”

“去年6月,第一届学生毕业。据我了解,三分之一毕业生继续深造,三分之一毕业生进入相关产业工作,平均工资达到1万元以上,远远高于其他本科生平均水平。”陈新介绍,这种培养人才的模式效果明显。

此外,在产学研建设方面,近年来广东工业大学与地方政府、工业界合作共建了不同类型的产学研基地,比如建设广州国家IC基地、东莞华南工业设计中心、佛山精密制造产学研战略联盟等重大协同平台。“向上延伸能够对接更多国际高端力量,包括引进海外优秀的项目和团队;向下延伸就是深入了解企业,服务企业的需求;向内延伸就是把学校多学科的教师和学生融入平台中。”陈新认为,未来协同创新需要向三方面进行延伸。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