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州疫情形势的变化,一场更大范围的排查正在进行中。6月1日下午,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5月30日开始,广州市启动第二轮大规模核酸筛查,扩大范围覆盖越秀、海珠、天河、白云、番禺等5个区44镇街。
从5月26日核酸大排查开始,截至6月1日12时,全市核酸大排查累计检测样本347万份,其中第二轮检测样本179万份,已发现阳性16例。
近阶段,广州疫情精准防控的主要思路为“防控抢在锁定前,扩大排查跑在先”,大规模核酸检测成为扩大排查、提升防控速度的一大利器。至5月31日下午,广州已投入医护人员7075人,日采集能力达150万份人次以上。
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广州速度是怎样实现的?南都记者通过系列数据,展现广州大规模核酸检测中的“加速度”。
1小时集结
医疗资源调配快速
5月28日下午4时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护师张乾正在家里准备做饭,突然接到护士长的电话,通知他有支援佛山的任务,立刻出发。下午6时,他已经和100余名同伴在白云区的南方医院里坐上了去往佛山禅城的大巴车。晚上8时,队伍到达禅城南庄镇,开始和当地协商具体安排。当晚,采样医护在该镇的村居采样点里采样至晚上12点左右,直至第一批物资用完。
近日,广州各条核酸检测队伍都是以这样的速度在广佛各地行动。
“与去年的本地疫情相比,此次疫情中的病毒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播力很强”,5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黄光烈指出,“这对防控工作提出了极高要求——在这场和病毒进行的赛跑过程中,我们必须比以往跑得再前一点、跑得再快一些,才能及时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切断感染链条,否则,极有可能出现更多本地感染者”。
怎样跑得更往前、跑得再快?作为华南最大医疗中心,广州地区所有的医疗卫生资源被迅速调动,保障核酸检测筛查力量。
5月26日起,广州荔湾区开始推进全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27日,广州各大医院迅速行动,组织采样队伍支援荔湾,基本实现“一小时集结”:接到任务之后,医院立即组织报名、确定人手,紧接着集体进行核酸采样以及防护服穿脱等防护措施的强化培训,之后乘车出发,整个过程,用时基本在一小时之内。
截至5月27日下午,广东省、广州市卫健委已调动省市属医疗力量和兄弟区医疗力量共2500人支援荔湾区全员检测工作,荔湾区本身投入医护人员2400人。这些采样医护扑进了荔湾22条街道的138个核酸检测点,帮助荔湾区完成采样超52万人。从5月21日至27日,该区累计采样为71万人。
据广州市副市长黎明在5月31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至5月31日下午,广州全市共设置现场核酸采样点1782个、投入医护人员7075人,增派上门核酸检测团队近500个,日采集能力150万份人次以上,全力保障相关区域的核酸大排查。
最快30秒
根据人流量调整采样模式
队伍拉起来了,检测点设起来了,在核酸采样现场,决定采样工作速度的主要是社区组织能力和医护人员的采样“手速”。
30日下午,在岭南明珠体育馆采样点,南医三院的医护们采用了“两两搭档”的采样方式。两个搭档并排坐,一人贴条贴、拿试管,另一人拿棉签采集咽拭子,配合默契。
为什么要两人搭档?南医三院产科护士长罗香平告诉南都记者,每次采样完,采样人员要进行手部消毒,而消毒酒精是湿的,再去接条码贴标签的话,会把标签沾湿、贴不牢,一人配管一人采样的话就避免了这个问题,同时,在五人混采的时候,一人专门配管也可以避免试管中液体倾倒、污染。
五人混采,是本次大规模采样中普遍使用的检测技术,即将5个人的采集拭子放到一个采集管中,若测出阳性,再对这5人进行单独检测甄别,用这种办法可以大幅提升核酸检测效率。
两人一组进行样本采集并不是固定模式,采样医护会根据实时人流量进行调整。5月29日,岭南明珠体育馆排队检测的人多,现场组织方采用一次放5人进入采样区的方式,南方医院采样团队就使用了2人搭档模式,提高采样效率;5月30日中午至下午,由于阳光暴晒,前来检测的市民减少,大多是单独一人进来,南方医院团队改回了一人一组的采样模式。
“两个人配合,一个小时采了138个样本,平均30秒采一个,差不多是我们最快的速度”,南医三院产科护士长罗香平说。
1分钟完成
排队时提前扫码录入信息
除了医护“手速”外,影响采样效率的还有采样点的设置和采样市民的入场节奏。
在进入医护采样区之前,市民还要进行一次信息录入,这个环节快慢不一,在使用了小程序提前录入后,市民入场速度更快、更有序。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护士长甄莉介绍,他们最先去的是村居采样点,从搭台到现场流程设计都是当天傍晚到达后与当地人员现场商定的。一开始,市民的信息录入是由社区志愿者现场一个一个录,这个环节往往比较慢,成了“瓶颈”,使得采样速度没法快。
第二天,南方医院团队带来了其他支援队伍采样的经验,让社区提前把信息录入小程序的“葵花码”打印出来,让市民在排队时扫码自行录入个人信息,生成一个二维码。到信息登记台时,录入人员只需要用手机扫一下市民的二维码即可导入信息,再对照市民证件信息进行核验,加快了信息录入速度。在天河枫叶社区采样点,王先生一家三口提前扫码录入信息,到了分组时,同组测试的十人,不到一分钟全部核实信息,顺利进入采样点。
目前,这种通过小程序提前录入个人信息的做法已全面推开,由广东省卫健委主导开发的“粤新冠检测”小程序界面简单,分为“受检人”和“医护人员”两个登录入口,把信息输入、核验、打印条形码的流程进行了整合优化。采样队员们都感觉,现场采样流程明显顺畅了,秩序好了,采样速度也上来了。
45分钟
“科技抗疫”提升检测效率
采样一线收集的样本,多快可以完成检测?南都记者计算了一组数据:南浦岛的16.5万人两天内完成了第一轮采样、检测;123万人的荔湾区在(启动全区全员检测的)6天内完成了第一轮采样;172万人的海珠区,在(启动全区全员检测的)两天内,已完成约七成人口的核酸采样,其中将近三成已出结果;越秀区在(启动全区全员检测的)不到两天内,已完成九成人口的采样工作。
如此庞大的核酸量能在短时间内给到准确的检测结果,这也充分展示出了广东战疫的科技能力。
在本轮大规模核酸检测中,还采用了很多先进的移动检测科技手段,提升检测效率。
其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移动方舱实验室”可分别实现样本进车后2-2.5小时即出报告,比送到固定实验室检测要节约1-2个小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可实现45分钟出结果,日检测量可达单采单管200人份。
通过队员们的换班工作模式,这几台车可以实现24小时不停歇检测。移动实验室大大节省核酸样本的运送时间,还规避转运样本带来的生物安全风险,是强有力的机动检测设备。在大规模人群筛查中,它们可为疫情防控注入一剂“强心针”。
5月31日,广州金域医学的两台集装箱方舱实验室先后进驻广州荔湾区,每天可检测合计1万例单管/天。
5月31日起,金域医学开始在广州市体育馆(白云区)搭建4个气膜方舱实验室,预计检测产能可实现12万管/天。金域医学表示,这套“科技抗疫”组合拳打下来,将争取在6月3日实现产能26万管/天,如果检测是5混1,则每天可检测130万人份。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王道斌
数读
广州
截至6月1日12时,全市核酸大排査累计检测样本347万份,其中第二轮检测样本179万份,已发现阳性16例。
天河
截至6月1日17:00,天河区8条街道累计采样81.4万份,已出核酸结果均为阴性。
番禺
5月29日以来已检测样本超45万份,目前已出结果的近30万份,样本初筛结果均为阴性。
权威解答
1、广州为何要采用混采混检?
答:可以大幅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检测效率最高增至10倍
随着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推进,核酸检测的机制、流程也不断细化优化,现阶段的核酸检测主要分为两种——单检和混检,那么什么是单检?什么是混检?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检验中心李珉珉主任介绍,单采,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的采集拭子放到一个采集管中。
混采包括“五合一”、“十合一”两种模式,是将5个人或10个人的采集拭子放到一个采集管中,检测结果为阴性时,混采样本均视为阴性,代表混检的5个人或10个人都是安全的;如果出现阳性,相关部门会立即对该混采管的5个或10个受试者暂时单独隔离,并重新采集单管拭子进行复核,再确定这当中到底哪一个是阳性。
目前广州社区街道大规模核酸检测均采用混采模式,在不增加人力物力的情况下,混采可以大幅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检测效率最高增至10倍,实现多筛查、早确诊,争取早一分钟发现病人早一分钟隔离,减少传播,节约社会成本,及时阻断疫情传播。
2、混采检测技术可靠吗?合规吗?
答:在阳性率极低的情况下,10合1混采检测技术非常高效
李珉珉主任介绍,“在阳性率极低的情况下,10合1混采检测技术是非常高效的。例如:去年青岛市5天内完成千万级的核酸检测,5天找到零号病人,5天之内排除社区传染;新疆喀什地区10天内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单次全员核酸检测覆盖人口超474万。几天之内完成上百万份标本检测,背后都得益于这项技术。”
3、哪些人群推荐单采单检?
答:发热门诊有症状患者、密切接触者、重点区域人群等高风险人群
值得一提的是,特定人群推荐单采单检。新冠病毒核酸10合1及5合一混采检测技术适用于大规模快速筛查低风险人群,在人群总体阳性率较低(0.1%)时更为适宜。但是对于发热门诊有症状患者、密切接触者、重点区域人群等高风险人群检测,建议采用单采单检。
另外,在医院做核酸检测需要网上预约,采用单采方式,一般第二天可以在粤康码、穗康码、国务院客户端、自助打印机等平台查询到核酸检测结果,同时在医院可以打印中英文纸质报告单。“单采单检出结果快,如若有市民有离开广州到外地出差工作等情况,还是要到各大医院或相关检测机构做核酸检测,以便正常出行。”李珉珉提醒道。
4、街道社区核酸检测,没人告知结果?
答:在检测结果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并不会通知到个人
不少羊城街坊表示疑惑,参加了街道、社区的核酸检测,但是却没人告知核酸检测的结果,这是为什么?
李珉珉主任解释,医护人员现场核酸采样后,会交由有资质的检验部门进行病毒检测。经过核对信息、取样、留样、核酸提取、上机扩增检测、判读、审核等多个步骤完成核酸检测。“目前许多地区正在开展大规模人员核酸检测工作,上传数据量较大,经卫健委平台审核后,显示在穗康、云康等结果系统上需要时间。在检测结果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并不会通知到个人。如检测结果显示5人混采样本中有阳性样本,一般24小时内会对这5人重新复检,以保证检测的有效可靠性。”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刘志辉表示,大规模筛查时结果通常有延迟,一般检测量24小时没有收到阳性结果反馈,当次检测结果为阴性。
有市民反映,同一个社区测核酸,结果出具时间也不同?这是什么流程导致的?刘志辉分析,同一天同个社区测核酸,采样后会可能会分配给不同的实验室检测,不同的实验室每天的接检能力和运输距离有所不同,最终会导致结果出具的时间不同。
5、为什么单采出具结果速度比混采快?
答:能迅速定位到每一个体,结果能迅速反馈
不少医院两天出结果,社区核酸混检结果却迟迟未出。刘志辉表示,核酸检测报告时间受样本量、转运时间、信息流的完整度和检测方法学影响。
在医院单采样本的信息与受检者为唯一对应,在完成检测后能迅速定位到每一个体,结果能迅速反馈,从而节省大量时间。
而混采样本往往为一对五、一对十的关系,在完成检测后需要先还原样本信息,再对应到个人。如遇异常结果,还需要对该混采样本内的所有个体重新采集、检测才能定位到有异常的个体。
此外,在医院检测送检过程距离近、耗时短;社区送检一般为大批量送检,可能距离比较远,时间比较长。所以,最终显示医院的结果出具比社区快。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刘庆钧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方晓林 凌慧珊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公开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