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百年的红色礼赞

4月27日,大型红色现代粤剧《刑场上的婚礼》(青春版)在广州首演,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南方》杂志记者/影子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蒋玉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作为文化纽带,粤剧虽起源于广东,但不仅流行于广东,广西、港澳地区乃至海外华人都深受粤剧影响。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历代粤剧人将一个个故事搬到舞台之上。这份根植于岭南大地的国宝,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凝聚力,塑造了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形象。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粤剧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始终流淌着红色血脉、传承着红色基因。

“志士班”

20世纪20年代,正是觉醒年代。在珠三角一带的沿河地带,除传统的粤剧戏班栖身的红船外,还有一种被涂成绿色的戏船,在粤剧历史上被称为“绿船班”或者“志士班”。

所谓“志士班”,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末革命党人发起组织的一种以宣传革命为宗旨的改良新剧团体。戏剧通俗易懂、老少咸宜。他们利用粤剧的形式,融入话剧的因素,演出改良粤剧,宣传革命思想,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旧式戏班。

“戏园者,实普天下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之大教师也。”陈独秀在《论戏曲》中曾强调了戏剧的教育功能。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时期的广东,革命党人在实践中充分论证了这一点。他们有意识地利用粤剧进行进步思想宣传,唤醒国民,激励士气。

“志士班”的出现在当时的粤剧界是一次革新,他们将“舞台官话”改用粤语,为粤剧全面改唱粤音奠定了基础。早期的粤剧腔调以梆黄为主,演出采用舞台官话,多使用传统剧目,很少创作新剧。“志士班”就灵动许多了,它使用大众更易懂的粤语演唱,注入鲜明的时代主题,剧本多关注当下。不一样的剧本、故事,不一样的服饰,从内容到形式,“志士班”都进行了改良。这无疑给当时的粤剧界带来了不小的活力。

《广东革命史辞典》有清晰的记载:粤剧“志士班”创作和演出了《火烧大沙头》《义刺马新贻》《温生才刺孚琦》《秋瑾》《辛亥革命党人碑》《徐锡麟行刺恩铭》等剧目,对辛亥革命的宣传和粤剧的改革起到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

无疑,“志士班”的兴起对粤剧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粤剧发展作出划时代的贡献,为民族民主革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润物细无声,经过“志士班”的力量,革命的理念渐渐渗透进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为革命的发展争取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南国红豆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上下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粤剧、粤曲界的仁人志士在艰难岁月中,仍不忘为前线将士义演筹款。

“‘心系家国’的伟大情怀,是粤剧梨园志士的优良传统。”粤剧粤曲文化专栏作家钟哲平认为,自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粤剧戏班的有志人士皆以他们的方式投入爱国救亡行动中,在广西、广东、香港及澳门四地的抗战活动中,绽放出了他们独特的风采。不畏迫害、坚持传唱抗日曲目的小明星邓惠莲,不为敌伪唱曲、只为国而歌的徐柳仙等等,都是这群志士中的突出人物。

“自问我一生之中,最有意义的事是抗日救亡,身为炎黄子孙,绝不可以看到自己国家的灭亡。生命多姿多彩,自问不枉此生。”1996年,粤剧“小武”“须生”关德兴病重时曾说。

早年关德兴在粤剧团中因武技出众,大受好评。抗日战争爆发,本着“粤剧应该上火线”的信念,他在广西组建了“运动委员会戏剧宣传团”,在香港组建了“香港各界粤剧救亡服务团”,并用所筹集的经费为军队购得飞机11架。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曾赋词《水调歌头·赠关德兴君》,赞扬他的爱国精神:“超群绝艺勇把,工作一肩担。国内劳戌万里,海外征捐千户,此气似虹岚。兴亡匹夫责,岭表此奇男。”

同关德兴一样,粤剧、粤曲界的人们奋不顾身地投入抗日救国的历史洪流中。粤剧艺人们编剧度曲,挨家挨户献唱,募捐义演,事迹感人。在国难当头的抗战时期,戏剧戏曲作品从注重商业效益、较多反映市民气息转为注重精神内涵,开创了戏剧创作及审美的新标准、新传统、新起点。

“募捐义演是艺术支持革命最显著的形式。”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编剧张晋琼向《南方》杂志记者讲述道。红线女(原名邝健廉)也是其中的一员。

抗日战争时期,红线女加入了马师曾的剧团,在广东、广西各地演出,为抗战义演筹款;还和马师曾、抗日将领李济深等一起游行,呼吁献金救国。抗战胜利后,红线女仍不忘国家命运。1951年,马师曾、红线女回到广州为抗美援朝义演筹款。

1955年,红线女受到新中国的感召,放弃了在香港演艺界的显赫地位和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回到广东粤剧团(今广东粤剧院)工作。回来后,红线女的电影作品以粤剧电影为主,《搜书院》《关汉卿》是其中代表作。

1956年,红线女进京演出粤剧《搜书院》,周恩来总理对她大为赞赏,并说:“昆曲是江南兰花,粤剧是南国红豆。”从此,粤剧便有了“南国红豆”的美称。

红色血脉

新中国成立后,粤剧的红色基因一直延续下来,涌现出许多弘扬民族精神、鼓舞斗争士气的优秀创作,粤剧本身也在与时代精神共振当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名伶马师曾、薛觉先、白驹荣、红线女等云集广州,20世纪50年代广州的粤剧艺术大放异彩,涌现出《搜书院》《山乡风云》等经典剧目。1958年,广东粤剧院正式成立。1960年和1962年先后创立广东粤剧学校和广东粤剧学校湛江分校。综合性专业学校的建立为粤剧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数以万计的粤剧曲目被传承、创新。2009年9月30日,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1年深圳市粤剧院《驼哥的旗》、2007年广州红豆粤剧团《刑场上的婚礼》、2014年广东粤剧院《梦·红船》、2016年广东粤剧院《还金记》等等,这些都是粤剧现代剧目上的重要创作。

一面是新剧的创作,一面是经典剧目的复排。《三家巷》《浴火凤凰》《初心》《青春作伴》……对于近些年广东的粤剧红色作品,许多粤剧观众都谙熟于心。

对于“红色题材”,张晋琼有着自己的理解:“在近百年的历程中,从红色革命题材到讴歌新时代的作品,粤剧始终有一种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这就是因为粤剧浓重的红色血脉。”

历代的粤剧人不仅传承了粤剧的音乐、唱腔,更与时俱进地融入了新的舞台样式和时代精神。“我们将许多经典剧目的复排作为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看到通过几代粤剧人的努力,已经将革命经典播撒进观众心中。”张晋琼感慨道,身为国家一级编剧的她更深知复排的难度所在。“其中,《山乡风云》 从1965年首演到1978年、2007年再到现在,我们一直在不断创作。通过经典复排,弘扬红色精神,这是我们艺术舞台的方式。”

最好的时代

粤剧的红色基因不仅体现在剧目的创作中,更体现在从老一辈艺术家到新生代粤剧人的传承之中。

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身兼数职,但无论何时,粤剧演员的身份永远被放在首位。她能文能武,以专业的功底和饱满的演绎状态参与主演了《梦·红船》《谯国夫人》《红头巾》等艺术水准极高的各类粤剧红色精品。

5月18日晚,“永远跟党走”—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场精品展演开幕仪式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举行。粤剧《还金记》作为开幕式演出剧目上演,受到观众戏迷的热烈追捧。

此前1个月,广东粤剧院另一力作《鸿胜馆》同戏迷们相见。这部重点红色功夫题材作品,创作历时两年。该剧以中国著名南派武术组织“鸿胜馆”及其历史人物为原型,以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的佛山为缩影,讲述了20世纪初社会变革浪潮中,佛山鸿胜馆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险成立红色工会的故事。

总导演丁凡表示,创作要讲“情”,要把对党的感情、对人民的感情和对武术的感情结合在一起,完成一部走心的、有血有肉的南派红色作品。

“我们在传统文化中挖掘当代的精神,去舞台中复活它的基因。如传统剧目的复排、新创剧目的打造、代表性人物的推出,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是前所未有的。”张晋琼向记者感慨,“这是广东粤剧最好的时代。”

硝烟不再,在新时代的沃土中,“南国红豆”依然昂扬向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