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信:改制化险谱新篇

台山四九镇桥头村,青砖老房默默述说着岁月的沧桑——1951年,广东省第一家信用社于此诞生。一把算盘,一支笔,一本凭证,农信社开启了广东农村金融事业波澜壮阔的征途。

时代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三五”期间,广东农信系统经营改革硕果累累,农信社改制取得全面胜利,多项总量指标居省内银行业和全国农信系统排头兵地位,资产规模全国农信系统第一,存贷款余额、纳税贡献、金融服务覆盖率、支农支小水平均居全省银行业首位,以“广东速度”为全国农信社改革积累了经验,为迈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称“省农信联社”)将深入推进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推进辖内农商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广东金融高质量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农信力量。

立足“三农”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今农商行的数量越来越多,农信社和农村合作银行不见了,这是城乡居民眼中的最直观变化。更深的变化则是通过股份化改制,农信社摆脱困扰业务发展的历史包袱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激发释放出强大的经营活力,不断满足城乡金融发展需要。

2004年8月,国务院批准广东开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完成统一法人”成为广东农信第一轮改革的目标。2005年8月,省农信联社挂牌开业,在省政府的授权下,代表省政府履行对全省农商行(农信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广东农信也逐渐形成了新的组织体系,农信社逐渐依法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

2009年,在完成了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后,广东农信社启动了第二轮改革,全省农信社改制组建了33家农商行。

2017年4月,以全面组建农商行化解风险为目标的广东农信第三轮改革工作拉开帷幕。截至2020年底,广东农信系统完成了64家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的艰巨任务,在坚守定位、保持县域法人总体稳定又适度多元的实践中,广东探索形成了农合机构改革的“广东模式”。

破农合机构风险“周期律”

金融事关国计民生。每一家农信社的发展,都关系着万家灯火。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位居三大攻坚战之首,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组建农商行看,全省64家农信社已完成改制组建股份制农商行工作任务;从化解历史包袱看,64家农信社借助内外部力量,共同弥补改制化险资金缺口约1340亿元;从不良贷款压降情况看,全省64家农信社的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全省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

以时间倒逼进度、挂图作战之下,广东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跑出了“广东速度”——2018年全年组建58家农商行,单年组建数量为近5年全国之最。

这是一场高风险机构的歼灭战,也是一场压降不良贷款的攻坚战。3年来,广东组织政法、公安、司法、金融等部门成立专项小组,强力打击逃废债,掀起农合机构不良贷款“清收风暴”。

市场化的理念在改革中不断彰显。优质农商行采用战略入股方式,以资本为纽带帮助改制机构改善“体质”,“注资、注制、注智”增强了改制机构的内生动力。

创新的智慧在改制中不断激发。联合组包批量转让不良贷款、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等手段创造性地解决改革“堵点”,支撑改制工作勇往直前。

打通农村金融“毛细血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

2021年,轻装上阵的农商行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截至2021年4月末,广东省(不含深圳)81家农商行总资产3.77万亿元;存款规模持续增长,各项存款余额2.81万亿元;各项贷款平稳增长,各项贷款余额1.95万亿元。

化险改制,不仅重塑了广东近百家农信社的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更优化了各地的诚信环境和营商环境。通过打击逃废债、加强政策宣传和正面引导,信用环境、金融生态向好发展。

“十四五”期间,广东农信将充分发挥辖内81家法人机构、5400多个网点、1.9亿个客户账号的规模优势,充分发扬农信系统“小法人、大系统”体制机制优势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开展“普惠金融”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两大主题的百团大战,将广东金融“毛细血管”与全省各县区、各乡村和千千万万家庭连接在一起,打通农村普惠金融“最后一米”。

南方日报记者 陈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