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中共三大波澜壮阔历史

6月20日,位于广州市恤孤院路3号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由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组成。

“改扩建后,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占地面积为668.4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305平方米,规模比之前扩大了两倍。”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黎淑莹说,改扩建后的纪念馆能够详实完整、鲜明生动展示中共三大波澜壮阔的历史。接待参观服务能力可达70万人次/年。

改扩建

一场市中心的“眼科手术”

迈步广场,几座红砖堆砌的建筑交错而立,与周边新河浦建筑的基调融洽共生。榫卯结构的交织形式以建筑设计语言独特诉说着“榫卯共握、工农同心”的理念。

“纪念馆的这次改扩建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里都不容易。尤其是后者,可以说是一场‘市中心的眼科手术’。”黎淑莹说。

难在何处?记者在实际探访中看到,为充分扩大地上展陈面积,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的体验。纪念馆将设备房、电房等功能场所移至地下两层。

会址纪念馆附近环境复杂,西侧距离陈列馆仅2米净距;南侧更是离周边民居仅剩3米最近距离。

为解决项目对于基坑变形控制严格的要求,专家多次论证,最终设计了匹配“招数”。“通过旋挖咬合支护桩支护方式+长短臂挖掘机土方‘眼科手术式’开挖方式,仅仅用时70天便完成基坑支护阶段施工和土方开挖。”黎淑莹介绍。

新史料

马林关键档案亮相纪念馆

马林档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手写稿、20世纪30年代广州东山一带鸟瞰照片……改扩建后的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不仅规模扩大了两倍,展出的文物展品数量也有所增长,从78件/套增加至108件/套。

在馆内,参观者可以近距离看到很多从中央档案馆、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等机构组织复制的珍贵藏品,如中共三大代表罗章龙、徐梅坤用过的眼镜、大衣、皮箱,《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手写稿、《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等。

其中,几行缝制在马林衬衣上的共产国际指令格外引人注目,这是马林关键档案首次亮相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马林曾是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代表,1921年—1923年间,他三次来到中国,其中两次踏足广州,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在广州参加了中共三大,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国民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据介绍,马林档案目前主要保存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复制了该所收藏的马林档案26件/套,这些档案对丰富中共三大历史细节和充实研究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在陈列馆的一层,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广州东山一带的鸟瞰图片被放大在展板上。“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张可以看到中共三大会址房屋的照片,由于会址房屋毁于1938年侵华日军飞机的轰炸,会址的确认十分不易。”纪念馆讲解员左磊介绍,会址确认经历了49年的寻觅,这张鸟瞰照的出现,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会址房屋,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从鸟瞰照片中也可清晰看到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大元帅大本营内政部部长谭延闿的公馆简园等建筑。

参与感

利用数字手段实现互动观展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纪念馆二楼的展厅里,参观者戴上耳机,点击屏幕,可以现场聆听瞿秋白版、萧三版、法语版或俄语版的《国际歌》。

“希望观众能够通过声音体验,在悠扬的旋律声中,重温这段历史。”黎淑莹介绍,为增强观众观展的体验感、参与感和仪式感,展览将现代科技与历史叙事相结合,充分利用数字科技手段,结合艺术创作,打造沉浸式参观场景和互动式观展平台。

其中,《寻觅中共三大会址》采用数控联动全息影像技术,呈现裸眼3D的影像效果,讲述了中共三大会址被毁、重新发现、修缮保护展示的经过。《共识·1923》在中共三大会址的模拟建筑中,采用三折幕虚实结合全息影像技术,配合艺术人物雕塑,打造多媒体沉浸式场景。随着一个个历史人物在大屏幕上出现,纪念馆再现了代表们在大会上的激烈讨论、思想交锋,能让参观者对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问题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

步入纪念馆内的《逐梦者》长廊,扫描展牌上的二维码,可以聆听18位先烈的革命故事,体悟他们的理想与信仰。讲解员介绍,在中共三大代表中,有18人牺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征程中,他们将短暂的生命定格在最灿烂的年华,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铸就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展览通过激光蚀刻技术,结合白描创作光影视听空间讲述代表的理想与信念。

南方日报记者 王佳欣 刘佳荣 钱明雅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姚志豪 石磊(除署名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