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7月21日,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召开广东银行业2021年二季度新闻通气会。工商银行广东分行、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等7家银行机构在会上介绍了各银行贯彻落实“乡村振兴”金融政策的具体举措。
广东银保监局数据显示,该局已引导银行机构设立乡村振兴内设机构401个,推动成立全国首家乡村振兴特色支行。辖区内涉农贷款规模达1.6万亿元,连续十一年正增长。
成立专设机构推动金融服务深度下沉
记者在通气会上获悉,为适应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要求,广东银行业金融机构加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胡贤文介绍,为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该行对定点帮扶村保持过渡期内金融帮扶政策与支持力度总体稳定,并进一步强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后续金融支持。
广东省联社副主任吴为民介绍,省农信联社与省农业农村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接下来5年内,累计投放不少于10000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乡村振兴、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
广东银保监局统计信息处副处长张莉在会上介绍,广东银保监局专门成立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全面乡村振兴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引导银行机构设立乡村振兴内设机构401个。
银行机构建立专门的内设机构,意味着将从体制机制上予以保障。记者从通气会上获悉,各家银行纷纷成立专设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
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贺春林介绍,该行成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小组,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三年实施方案,开展县域“提份额、增贡献、强基础”、“深耕乡村市场”等专项行动。
打好“制度牌”,各家银行纷纷加大乡村振兴相关指标考核,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袁志忠介绍,该行将涉农贷款、普惠性涉农贷款纳入辖内各级机构KPI指标,对当年涉农贷款增量进行差异化考核,对农业农村业务资格突破、客户基础、存款、授信等多方面明确发展目标及发展措施,并配置相应奖惩措施。
为了推动金融服务不断下沉至乡村,各家银行不断探索、建章立制,丰富完善乡村振兴制度体系。
借力金融科技找准乡村振兴金融发力点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对金融机构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特别是对于长期根植于城市的商业银行来说,如何做好乡村金融服务,是一道新考题。
为了找到服务乡村振兴的方法论,广东银行金融机构深入一线调研。建行广东省分行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次深入乡村的大调研,深入挖掘了乡村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为制定全行乡村振兴工作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
躬身进入乡村,让各家金融机构逐渐锚定目标,找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发力点。贺春林介绍,广东农行找到了数字化服务乡村振兴的数字化新路径。该行深入推进与省政数局、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共建粤省事“农业农村专区”,优化完善与省农业农村厅共建的产业园资金监管系统、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赠财产管理系统。同时,大力推广应用“三资”管理平台,已与34个区县政府签订协议并实现系统对接;持续推进惠农通工程建设,对近1.2万个服务点进行设备和功能升级,实现“足不出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面对和解决广袤的乡村地区传统金融体系无法解决的难点、痛点和服务障碍,金融机构如何服务好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在通气会上,广东各家银行给出自己的答案。
胡贤文介绍,乡村振兴是当前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共同事业。为此,该行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组建联盟。如拟组建“以下乡企业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乡村振兴产业联盟,推动工商资本和产品下乡,服务乡村产业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陈颖 实习生 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