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7日,广州市城管部门公布,全市居住小区楼道撤桶率接近100%,仅3个小区未撤桶。今年1月2日,记者从广州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年终考评推进会议获悉,这3个“钉子户”也拔了,全市8369个居住小区100%撤桶。
1月2日傍晚,广州市召开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年终考评推进会议。会上,广州11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各区在过去年在垃圾分类上取得的成绩与亮点,总结了推行过程中的难点堵点。
全市小区撤桶 全年垃圾不分类罚款74万多元
2019年是广州推行垃圾分类成绩出彩的一年,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8369个居住小区全部完成楼道撤桶,为接下来推行垃圾分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替代楼道设桶的是涌现在各个小区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内各区的居住小区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例如白云1870个、从化区2358个。
在前端力推垃圾分类的同时,广州的终端处理能力也在过去的一年有了明显提高,向着“零填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广州已经形成了“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填埋兜底”的分类处理新格局。经统计,生化处理能力达3920吨/日,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1.554万吨/日。此前,广州地下目标,待2022年垃圾处理二期设施建成以后,广州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一天可达3.3万吨。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垃圾不分类是违法行为。2018年7月1日出台的《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垃圾分类推向了历史新高度。在过去的一年中,广州的垃圾分类执法不断加强,对不分类的行为起到了强有力的威慑作用。记者从会议现场了解到,去年全年广州开出罚单300多宗,罚款总金额74万多元。
2020年:八项重点,城中村和农村垃圾分类的硬骨头要啃下
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需要久久为功。在过去的一年里,广州的垃圾分类从前端分类、中端运输、后端处理以及各项制度保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无需回避的是,仍有诸多的事项需要完善和改进。
分类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投放点建设还需完善和新增、终端处理能力及转运能力有待加强、从督导把关过渡到居民自觉分类、充分的资金支持垃圾分类全链条的持续运转等等事项均还需要汗水、智慧和时间来解决。
1月2日,会议部署了2020年广州垃圾分类推行的重点,关键词是“巩固提升”,在巩固2019年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开创垃圾分类的全新局面。
2020年,广州从多个方面,持续推进垃圾分类:
一是抓好源头减量。要持续推进专项行动,文化广电旅游、市场监管、商务、卫生健康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压实责任,92回收要加强便利性,抓好减量措施落实;
二是抓好桶点提升。楼道撤桶已全面完成,要把工作重心转到桶点提升,提高投放设施和投放点配置标准,要求物业企业履行好主体责任。
三是抓好全面覆盖。要做好啃硬骨头的准备,加大城中村垃圾分类工作力度;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因地制宜,全面推进农村地区垃圾分类工作。
四是抓好分类收运。强化分类收运能力建设,做到“垃圾分类投放到哪里,垃圾分类收运就衔接到哪里”,实现分类收运全覆盖。
五是抓好设施建设。要加快新一轮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终端设施建设,2019年9项重点工作释放的土地,要优先服务于公共设施,以终端设施保障垃圾分类处置。
六是抓好党建引领。继续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全市共识、全民共识、全社会行动。
七是抓好宣传执法。紧紧围绕“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主线,继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动员,加大执法力度,保持强制分类监督执法高压态势,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八是抓好考核。推进分级分类考核,并将市、区两级机关考核纳入绩效,确保工作落实。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通讯员 成广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