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671.07亿元,率先迈上发展新台阶。
但从人均GDP来看,广东尚处于中等偏上行列,离世界发达经济体仍有较大差距。省内发展也存在区域差异。
GDP十万亿之后,广东如何继续实现新跨越,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探寻广东发展密码,可为走好中国高质量发展可持续之路提供新思考。
欧洲名企来珠海“买技术”
不久前,格力珠海总部,一场专利授权仪式正在举行。
国家、广东、珠海知识产权部门集体“坐镇”,全球最大循环泵生产商、丹麦格兰富副总裁莫博盛赶赴珠海。他们共同见证了格力自主研发的新型无稀土磁阻电机3项专利,向曾参建“鸟巢”、国家大剧院、大兴国际机场的格兰富授权。
从“买技术”到“卖技术”,是格力日均诞生22项专利的实力证明,也是广东制造迈向产业链高端的新趋势。
格力、华为、美的、大疆……一大批世界级制造企业强有力地支撑广东经济走在全国前列。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1/8的广东,初步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制造业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优势,近期召开的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广东应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
“在新趋势下要有新内涵。”省社科院原院长王珺说,广东制造应做好智能化与技术革命、绿色化与生存空间、服务化与工业规律的“三结合”。
眼下,华为顶住压力、发布全球首款5G系统级芯片“麒麟990”,美国林利集团评价为“通信史上重要里程碑”;中兴顽强复苏,2019年前三季度从上年同期亏损73亿元到盈利46亿元……广东正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节节胜利,厚筑抵御冲击的防波堤。
广东制造更不因已有成绩忽视发展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双区”带动,率先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港珠澳大桥日均旅客流量超7万人次、巴斯夫等百亿美元外资项目相继开建;广深惠超千亿4K产业集群业已成形,粤产4K电视产量占全国一半……
未来,广东制造将挺起“脊梁”,打造百亿级、千亿级、万亿级梯次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立起“骨架”,在强链控链中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跃升,并在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韶关、清远等环珠三角地区建设产业承接基地,引导领军企业与中小企业打造全产业链协同。
激发企业积极性是关键
最近,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在柏林发布《国家工业战略2030》,提出在全球范围内维护德国工业的技术主权。
这只是近年发达国家不断突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先进技术,通过占据产业制高点维系经济地位的缩影。
能否在与发达国家的同台竞争中夺得先机、占领高地,成为广东的时代抉择。
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强调,国际竞争的新优势越来越集中体现在科技创新上,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就抓住了必争必胜的制高点。
但关键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这考验着广东。
“广东强芯”行动推动粤芯等产业项目已释放更大产能,东莞散裂中子源、深圳国家基因库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蓄势待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热盼全球高端创新资源。
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也考验着广东。
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携手港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如何用好“数字政府”强化土地等保障和供给、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把各方创新力创造力激发出来、如何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融入全球创新链……正如中国欧盟商会华南主席刘畅盼望的:“欧洲企业很想更完整、更直接地了解如何在大湾区实施创新。”
创新成果引领感、融合感、获得感,更考验着广东。
广东尚待更多世界级企业、未来型企业引领变革,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还需迸发更大的生机。
“关键是激发积极性。”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认为,不论是“卡脖子”技术还是成果转化、社会共享,都要想方设法激发企业积极做主体的动力。
区域联动破解发展难题
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本由来已久。
“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欲战略重构。这注定是高质量发展潜力与后劲勃发的关键之地。
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强调,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深化落实,培育支撑新格局的动力源,建立多管齐下的动力传导机制,完善涵养区域协调发展动力的政策体系,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
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更具体提出“湾+区+带”联动,沿海经济带西翼打造重工产业带,东翼依托深汕特别合作区等重大平台发展沿海大工业,北部生态发展区对接珠三角产业链向绿色制造转型。
目前,广州、深圳“双核联动”已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在珠三角核心区和沿海经济带集聚更多产业和人口。
粤东粤西粤北联通珠三角高快速大通道正加快建设,一批化工、海工、能源重大项目布局东西两翼,省财政计划10年投入1600亿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2022年培训5万名“粤菜师傅”。
“广清一体化”是最先扬起的浪花。
2019年12月,世界500强雪松控股、中国500强广建和上海电气等17个项目在广德(英德)产业园集中动工,总投资达124亿元。第二轮广清对口帮扶中,广州向清远派出2864人次医疗专家,培训34215人次清远医技人员。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要从全球角度看待珠三角发展定位,把珠三角对广东其他地市的带动放在全球范围和产业链条中实施,以较大影响力、带动力的高水平“创造+制造”中心破解广东区域发展难题。
南方日报记者 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