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瓜州:农业创新“老”产业 走出致富新活力

8月初,在甘肃瓜州县西湖镇北沟村机采棉生产基地,工人正在浇水、除草进行田间管理。放眼望去,8000亩的机采棉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瓜州县西湖镇北沟村位于距县城1.5公里,共有七个村民小组520户2054人,其中贫困户93户147人,共有耕地10911亩,以种植棉花为主。

针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土地撂荒弃耕风险高、小农经营效益低等突出问题,瓜州县西湖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围绕土地集约化、产业规模化的要求,紧盯探索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土地整治,全力打造万亩优质机采棉种植基地,趟出了一条产业富民的新路子。

今年,瓜州县西湖镇持续深化与新疆哈密天云棉业有限公司的合作,采取“连片流转、就地务工”的方式,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北沟村新增机采棉种植面积1000亩,配套节水灌溉设施5套,签订土地流转协议520份,预计可输转劳务300余人,年产优质机采棉2600吨,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新技术应用推广,真正打造成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全链条”优质机采棉生产基地。

“传统的棉花种植模式每亩地水费大概120元,机采棉节水灌溉每亩大概是40元,费用降低了66%。”瓜州县西湖镇北沟村党总支书记柳杰算起了精细账,“按照每亩地产出棉花350公斤计算,人工采摘一亩地至少花费700元,而机采每亩地仅花费150元,节省成本550元。同时,无人机施药、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措施节省不少化肥农药投入。引进大企业建设机采棉生产基地,也减少了棉花收购、运输等流通成本,节省的钱可以提高地租来增加农民收入,农户还能在基地务工增加劳务收入,真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瓜州县西湖镇北沟村村民王文东有耕地30亩,2019年开始,王文东将自家其中10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用于种植机采棉。

“以前都是人工种植,施肥,采摘,成本高,收益低,出售棉花还要自己找车排队,有时候卖一车要排一天队才能卖掉,10亩地棉花得好几天才能卖掉。自从土地流转后,我们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不少,而且也不愁销售,合作社与新疆哈密天云棉业有限公司合作雇佣我们打包棉花,不仅节省了很多劳力和时间还有务工收入,去年,我流转出的每亩土地收入,比自己种要高出300元。”王文东说。

近年来,瓜州县西湖镇大力推广精良播种、智能节水、无人机病虫防治,水肥一体、采棉机采收等智慧农业技术,从节水、节肥、节料、节能等多方面入手,减少农业生产资料投入、降低物化成本,预计每亩总成本可降低30%以上,打破了传统小农生产的局限,最大限度的挖掘了土地的附加值,着力打造万亩优质棉花生产加工基地,建成了全县最大的土地集中流转样板区,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引进市场主体,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强土地流转力度提高土地集约化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向土地要效益到向技术要效益的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智慧农业的转变,最大限度的整合土地资源和技术资源,持续挖掘潜力释放价值,不断夯实农民增收基础。”瓜州县西湖镇党委书记马明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