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村扩宽道路,并建设了80多个停车位以发展乡村旅游。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惠州博罗湖镇坪山村是广州、深圳的越野车爱好者无人不知的一块“宝地”:30多公里的自然越野山路,惊险刺激,让人欲罢不能;内容丰富的乡村户外体验项目,又能让家庭、团体出游活动足够精彩;新鲜好味的乡土美食和特产也让人回味悠长……
自越野项目引进以来,坪山村从一处荒郊野岭变身成为环罗浮山乡村越野旅游基地,吸引了大量来自珠三角城市的越野爱好者前来体验游玩。每到周末,超过百辆的越野车浩浩荡荡,已经成为坪山村乡村振兴过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如今,随着游客不断增多,在村委干部的带动下,村里还兴起了民宿、带旺了产业,在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游客“玩得好”“留得住”“带得走”的同时,村民们也走上了忙碌且幸福的致富路。
小乡村建80多个停车位
从武深高速湖镇出口驶出,经220国道,不到10分钟,就到达坪山村的村口。驶入坪山村,村道宽敞平坦、干净整洁,两侧的村宅墙壁上画着精美的壁画,每张壁画上还别出心裁地印着“坪山村”的logo,加上造型讲究的路标和各类装饰花草、路灯……
初入眼帘的坪山村,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细节之处又尽显文艺范,一花一草都尽显乡村的活力与生机。一种想要深入探究的感觉油然而生。
继续沿路深入,村道两旁的绿化带里,村民们正忙着打理花草。与大多数乡村道路狭小拥挤不同,坪山村的乡道不但宽阔,可容下两辆汽车并排行驶,而且几乎每家每户的门前,还专门规划和铺设了停车位。
“原本我们的村道只有3.5米,错车都不方便,经过拓宽后,村道变为了6.5米,加上两旁的绿化带可达八九米之宽,极大方便了车辆通行。”陈少明是坪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是土生土长的坪山村民,对于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也是一名“骨灰级”的越野爱好者,脑袋里装满了发展思路,扩路和建停车位都是他的主意。
和许多农村一样,此前坪山村村民仅靠传统种植,收入很低,劳动力大量外流,村里毫无生机。“我想通过越野文化把游客带到村里来,带旺乡村产业。”陈少明清楚,走乡村旅游的路子,就必须把路修好、把车位建起来。2014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陈少明第一件事便是自筹资金买了一台30多万元的挖掘机,一土一石地开辟越野山路。
村书记开山挖路热火朝天,可最初认可他的村民并不多。当时,有个果场主不同意陈少明把越野路通过来,担心车队来后有人偷摘水果。令果场主没想到的是,车队第一次经过果场附近,来人秩序井然向他买水果,生意火爆到袋子不够装。
随着过来游玩体验的越野车队越来越多,村里热闹了起来,农产品有了更好的销路,村民的想法也慢慢发生了转变。大家纷纷主动配合陈少明改造乡村,自愿让出土地用于村道拓宽和修建停车位。
几年下来,村民出让土地用于扩路、绿化的面积达50多亩,全村修建停车位80多处,还修通了30多公里的越野车道,连通周边的田排村、杨梅村等邻近村庄,共享越野车队旅游资源,带动农产品就地销售,陈少明也成为了广受认可的致富“领头羊”。
盘活资源吸引“过夜客”
8月中旬,正值坪山村水稻夏种时节,村里迎来了一拨游客体验插秧,其中还不乏外国友人。“我小时候在家乡就有过插秧经历,时隔几十年再次体验插秧农作,虽然与日本有些区别,但再次接触土壤让我兴奋又快乐。”日本游客小林克彦说。
一场看似普通的农家劳作,便吸引了上百名外地游客前来体验,这只是坪山村各类特色乡村旅游活动中的一次小型活动。自越野车队带旺坪山乡村旅游后,各类形式多样的乡村体验游、音乐会、户外拓展等便排期满满。
“把车队吸引来只是第一步,必须要让他们在这里玩好、吃好、住好,把他们后车厢塞满农产品,通过他们传播坪山村乡村旅游目的地,带动更多人前来。”在陈少明的微信朋友圈里,有50多个500人车友群,他是许多越野车俱乐部的座上宾。他明白,发展乡村旅游靠的就是稳定的客流量,而车友群就是突破口。
2015年,陈少明带领村民在村里建成了“欢乐稻场”旅游项目,并吸引深圳投资者合作,打造集田园风光、亲子拓展、古村文化、越野露营、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乡村旅游基地。客流高峰时,一周接待过1000多人、上百辆越野车,不仅带动了果蔬销售,还给当地十几名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每个月就能拿到三四千元的工资。
以欢乐稻场项目为依托,陈少明还鼓励村民将自家空闲的房间用作民宿,盘活资源留住过夜客。村里统一提供房间内的被子、床单等床上用品,每间出租房间房费是150元/天,村民可以收益100元,而他们需要做的只是管理好客房和周边的环境卫生。
村民冯小红是发展民宿的受益者,她告诉记者,以前没有做民宿,家里房子全部空置,现在二楼以上都用于民宿房间,每个月可赚到上千元房租,生活越来越阔绰。
“现在村里可以提供40多个床位,但数量还是不够,我们还要增加200个左右。”陈少明告诉记者,随着坪山村乡村旅游名气越来越大,联系他的团体也越来越多。“上个月,有个上海团体,想要过来参观学习乡村旅游经验,上百人要住宿在这里,我们不敢接。”陈少明说,他计划再发展一批民宿,引进房车项目等,把旅游产业盘子做大做强。
党建引领提升村民获得感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坪山村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村书记陈少明背后的越野车队资源和清晰的发展思路有关,更与他善于激发村民和党组织积极性直接相连。
以党建为统领,激发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这在坪山村的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农村工作中的大事小情,书记都亲自带着大家干,一家家去做村民工作,让我们受益匪浅。”村干部李林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前提。实际上,此前的坪山村也受制于村里卫生状态脏乱,鸡鸭鹅等家禽散养的环境乱象,加上缺乏乡村基础建设配套,发展乡村旅游如同天方夜谭。
“村里要拆除堆放杂物的旧房、要求村民圈养家禽,村民很多不配合,这些旧习惯必须改变,症结关键在于人。”陈少明说,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形成党员领跑、干群携手的合力攻坚态势,以党员挂钩到户的工作机制筑牢人居环境整治的政治堡垒。
比如,遇到村道拓宽要拆旧房还没钱补偿,村民不理解不配合,挂钩党员便要上门沟通,与村民聊村内发展,直到取得村民的理解;遇到房前屋后卫生脏乱,党员干部也上门规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带头做表率,带领村民一起清洁村道……
此外,坪山村还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用于乡村治理。陈少明告诉记者,村里把“鸡鸭圈养,鸡鸭放出马路压死免赔”写入村规民约,有效解决了家禽四处排便带来的脏乱问题,也减少了家禽被路过车辆压死导致的纠纷和安全事故;同时,村里还实行人居环境整治门前“三包”制度,以村规民约激活乡村的自我净化和纠错能力,推动大家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为人居环境整治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村里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环境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舒适。”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李坤泉脸上堆满了笑容,腰板挺得笔直,写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你瞧,门口这处矮房就是我自费拆旧新建的,墙面贡献出来做墙绘,外地亲戚来了都说美!”
“现在不需要村干部出面,我们都知道打扫垃圾,维护村庄环境,因为这是我们的家。”李坤泉还自豪地说。
据统计,去年以来,坪山村充分发挥村干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引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拓宽改造村道约7公里,拆除危房、旧房面积约1万平方米,清理房前屋后、空地约5万平方米,并开展河道沟渠、鱼塘清理等。
如今,坪山村人居环境工作已成为十里八乡学习的样板,随着农村环境的显著改善,不仅提高了乡村旅游的体验感,也让村民感受到了更多的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无形中重塑了村民的文化自信,产业兴、环境靓、乡风美已成为坪山新农村的真实写照。
南方日报记者 乌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