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将岗坪村的茶叶种植户连接了起来,打通了销路通道。(摄影:毕松杰)
刚听到家门口建设“四好农村路”示范路的消息,离家二十多年的江门恩平市良西镇福坪村村民徐永康激动不已,随即做出决定:“走,回家创业去!”他拿出多年积攒下来的20多万元,在公路拐弯处开起了农家乐——康记美食,并特意在道路一期通车的当天开业。“在外这么多年,总盼着有朝一日回家来。路修好了,人气旺起来,家乡的发展值得期待。”徐永康说得很有底气。
目前,江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7153公里,等级公路比率为100%,200人以上自然村通达水泥路。江门市积极推动“建、管、养、运”工作齐头并进,坚持特色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常态化养护、高效化运营,在构建通达、美丽、便捷、经济、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础上,联动地域发展的新势能,赋予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串景连线,为乡村旅游业发展注入活力,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致富奔小康的渠道,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加速带”。
“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村子带来转机
江门开平市大沙镇岗坪村位于天露山半山腰,山高雾浓,土壤肥沃,泉甘露清,非常适合茶叶生长,是名副其实的山水茶乡。碍于交通不便,当地的茶产业一直比较分散,形不成规模,茶叶运输困难,价格也不理想。
“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为岗坪村带来了转机。宽敞、平坦的道路连接起了当地的茶叶种植户,并打通了茶叶的销路通道。其中,江门市天露仙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带动72户村民、贫困户种茶致富。该公司被评定为江门市扶贫就业安置基地。
岗坪村贫困户小梁就是在种茶中实现脱贫增收者之一。种茶前,小梁夫妻种植普通农作物,价值不高,收入也少。如今,道路通畅了,夫妻俩承包了20多亩茶园,每天的工资大约有100元,空闲的时候还可以为茶园除草增加收入,每年总收入可达8万到10万元。“这几年,岗坪村的有机茶叶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平均每亩茶田可为村民带来约2万元的年收入。”天露仙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小汕说。
岗坪村党支部书记梁富文是“逆流”回乡创业的90后大学生,同时也是该村茶叶种植的先锋。6年间,梁富文在岗坪村的山路上无数次往返奔波,眼看稻田变茶园,自己也从一名创业者,变成了村党支部书记。为带动岗坪村的经济进一步发展,梁富文积极组织村民筹集资金,响应“四好农村路”建设,促成岗坪多个自然村的村道实现硬底化,为进一步发展茶产业夯实了基础。
近年来,江门市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解决农村出行难、实施交通扶贫、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快实施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促进公路建设高水平发展,畅通公路动脉,让“四好农村路”成为农民致富增收、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加速器”。
“交通+”拓宽发展思路
阳春三月,开平市大沙镇大塘面村油菜花竞相开放、连片成海,与远山、近水、粉墙、黛瓦相映成趣。“油菜花盛开的时候,村子每天都接待好几千名游客,车子多到只能停到隔壁村,好多人是从外地专程过来,整个村子热闹得很。”村小组组长任黎国良表示,近年来大塘面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建成环库绿道、休闲广场、文化礼堂、油菜花基地、品茶室等设施设备,成为远近驰名的“打卡点”,仅上半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
这段美丽的乡村蝶变故事,还得从入村的农村公路说起。连接大塘面村与省道大约800米长的农村公路,是村子出行的主要通道,“以前一下雨路上都是泥浆,不小心跌倒就会滚一身泥,自己走着都觉得糟心,更别说吸引别人进来。”黎国良的这番话,道出许多村民的心声。
“以前路不通,几乎没人知道我们村,想要发展就更难了。多亏政府修建的这条农村公路,让我们大塘面村不再深藏闺中,方方面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别的村都很羡慕我们。”村民梁先生看到家乡的变化,决定开餐厅,“现在游客越来越多,就餐的需求日益增多。节假日每天能赚几百元。另外,每次听到别人称赞家乡的美,自己也由衷感到高兴。”
农村公路的提质升级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乡村旅游的异军突起为村民铺就“致富路”。“目前,大塘面村已经进驻了专业旅游公司团队,对乡村旅游进行更加全面、立体的规划设计,围绕精品民宿、农贸市集、研学基地项目精心打造,同时依托环库绿道策划小型马拉松活动等,积极挖掘文化亮点,让乡村旅游更有文化、更有内涵。”黎国良说。
随着“交通+”深入推进,拓宽的不仅仅是农村公路路面,更是发展的思路,激活美丽经济“毛细血管”。一条条“四好农村路”成为江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单位:江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