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北斗母港”,守望星来去。
今年6月23日9时4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直破云霄,飞向太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自2000年10月31日开始,有北斗“母港”之誉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我国所有北斗导航卫星(共55颗)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奇迹。
严慎细实 送星探天
“5、4、3、2、1,点火——”,为火箭发射倒计时读秒是指挥员尹相原的高光时刻。
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尹相原首次担任01指挥员。
“01”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在发射前后的几小时内,现场来自各个分系统的数百条信息在尹相原这里汇集,由他迅速判断决策并发出数百条口令,每一条口令都要精确到秒。直到火箭将卫星精确送入运行轨道,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12年前,尹相原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来到了位于大凉山峡谷中的西昌发射场“追星”。如今,“80后”的他已参与执行北斗发射任务近40次,4次担任北斗发射的01指挥员,是西昌发射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01”,“能够与北斗共成长,我非常幸运。”尹相原说。
加注火箭燃料的指挥员被称为“与魔鬼打交道的人”,王甲是其中之一。他负责指挥注入常规燃料中的四氧化二氮,这是强氧化剂,有剧毒,有腐蚀性。凡是涉及燃料操作的工作,必须穿戴好防护服进行操作。
面对风险是王甲的工作常态。2018年10月31日16时29分,西昌发生5.1级地震。而距离震中50余公里的2号发射塔架正在进行北斗三号发射任务常规推进剂加注。
控制间里,王甲面前的投影屏发生明显晃动,但他仍稳坐在加控台前,观察屏幕上的各项参数是否受到地震影响,“我们航天领域有一个说法叫双想:回想和预想。每次任务前我们都会做方案,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进来,执行任务中不论遇到哪种异常情况,都能像本能反应一样做出判断、处置。”
脚踏实地 守望星际
随着“起飞”口令,火箭载着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升空。与此同时,在地处西昌市袁家山的西昌观测站中,工程师刘楚斌在机房里紧盯屏幕,观测火箭升空。
西昌观测站是观测“接力棒”中的关键一棒,负责火箭刚升空后30多秒至400秒间的跟踪测量任务。这一阶段里,有较多的环境干扰,且设备多,操作复杂,对他们而言,每次任务都是新的挑战。
工作5年来,刘楚斌参与过50多次卫星发射。每次火箭发射时,他都在机房里,通过镜头观测火箭升空。
常年守望卫星的刘楚斌,回家次数屈指可数。2018年12月1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放了一段关于西昌卫星观测站的节目,他上电视了,在湖南老家的父亲激动得想放鞭炮庆祝。
火箭上升后,西昌观测站的观测数据会实时传输到技术中心,为安控指挥提供数据支持。当刘楚斌心无旁骛地观测数据时,姚胜生也在高度集中精神根据实时获取的参数和数据,判断火箭的飞行状态。
姚胜生负责研究怎么去“炸火箭”。他是中心技术部测控技术室高级工程师,在北斗任务中,主要承担地面安全控制指挥工作。当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不可挽回的故障时,他要控制火箭在空中炸毁,减少或避免故障火箭对人口密集区及重要工业区、国防设施的危害。
姚胜生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从未启动过火箭炸毁指令。但也正因如此,他更要时刻警惕。
姚胜生是湖北武汉人,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他留在发射场执行任务,没有回家过年。他心里牵挂着家乡和家人,“我们不能到一线去帮忙,唯一能做的就是圆满完成发射任务。当时有种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够成功发射卫星,就是给疫情中的人们鼓舞。”
今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环境下,北斗工程全线坚持组网发射和疫情防控“双线作战”,有力推进了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圆满收官。在测控、地面运控、星间链路运管、应用验证等系统的强有力支撑下,此前发射的所有在轨卫星都已入网。
今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作为北斗的唯一“母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高效运行不仅保障了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快速完成了全球系统的部署,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也为我国航天发射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今,大凉山峡谷深处的北斗母港中,一群“卫星人”仍在守望。
南方日报记者 徐勉 王诗堃
通讯员 朱玉芳 黄国畅
实习生 邵煦雯 林欣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