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国宝”陈垣》在广东江门开机

为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纪念陈垣先生诞辰140周年,11月9日,由江门市委组织部、蓬江区委组织部共同制作的纪录片《“国宝”陈垣》在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石头村陈垣故居开机。

纪录片《“国宝”陈垣》开机仪式现场。蓬江宣 摄纪录片《“国宝”陈垣》开机仪式现场。蓬江宣 摄

据了解,该片将以客观、真实的角度还原陈垣先生的生平事迹,向观众展示陈垣先生与时俱进的政治站位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制作团队将先后在北京、广州及江门市蓬江、开平等地取景,深入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图书馆,江门陈垣故居、江门华侨博物馆、江门党员电教中心等地进行拍摄。

开机仪式上,江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江门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张学东表示,将把《“国宝”陈垣》纪录片作为蓬江区乃至江门市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教材,同时充分利用陈垣故居这一党员教育基地,抓牢抓实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让党员干部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锻造出一批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优秀党员干部。

陈垣(1880一1971年),字援庵,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石头村人。少时随父居广州,读私塾。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参加新会县试,获第一名。宣统三年(1911年),与康仲荦等创办《震旦日报》,任主编兼副刊《鸡鸣录》 主笔。这时,他已参加中国同盟会,致力宣传革命。从1922年起,研史又任教,先后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京师图书馆馆长、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辅仁大学副校长、校长、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北平师范大学史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议员、文献馆专门委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沦陷,他仍随校留在北平,继续任辅仁大学校长和讲课。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国民政府多次派飞机接他去台湾,他却坚持留城,等待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兼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二、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1959年以79岁高龄参加中国共产党。1951年11月,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后,毛泽东在怀仁堂举行国宴时,与陈垣同席。毛泽东向别人介绍说:“这是陈垣,读书很多,是我们国家的国宝。1971年6月21日,陈垣先生逝世,终年91岁。家人遵照其生前遗嘱,将4万元稿费交作党费,将4万册图书献给国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励耘书屋丛刻》 等以及后人整理出版的《陈垣史学论著选》《陈垣学术论文选》《陈垣先生论学手简》 等。(李健群 江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