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透露了公卫改革的思路

一场疫情,一次大考。

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的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但暴露了在传染病防治能力上的短板。

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成为了2020年舆论场的热词。不少人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看到疫情防控的漏洞和补足,反复强调抓紧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2020年的最后一天,广东出台了《广东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公共卫生防控救治高地,构建广东省强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翻阅文件,不难看出,关键词是疾控体系改革与传染病救治能力。至此,广东公共卫生体系改革的轮廓逐步清晰。

疾控体系改革:修炼内功,提升检测能力

在广东省疾控中心2号楼2楼,病原微生物检验所对侧,一扇玻璃门多年来很少打开。

广东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柯昌文缓缓推开这扇门,站在走廊上看着一个个空房间,脑海中浮现出蓝图——广东省突发急性传染病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实验室平台。

平台建成后,省疾控中心的核酸检测能力将提高到每天5000份以上,并引领推动全省疾控系统应急检测能力提升。

岁终年末,这一项目引发关注。《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省疾控中心通过推进省级高水平疾控中心综合建设项目和突发急性传染病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实验室平台项目,实现具备传染病快速排查和检测“一锤定音”能力。

细看这一份文件,广东对不同层级的疾控中心提出了新的要求。

广东省疾控中心是“老大哥”,需要有精深的技术——使用宏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和鉴定新病原的能力,实现精准溯源。

地市级疾控中心要“快速成长”,建成加强型生物安全二级防护水平实验室,具备高通量核酸检测能力。

县级疾控中心要“补齐短板”:加快推进101家县(市、区)级疾控中心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已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县(市、区)疾控中心重点加强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检测管理工作。

其实,本次改革的重心还是要疾控中心修炼好“内功”,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尚未涉及疫情发布等话题。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这意味着,掌握疫情信息的疾控部门并不具备信息发布权,只能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对外发出预警。

2020年5月,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刘冠贤曾建议,应理顺地方政府与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在疫情发布和处置方面的决策权,赋予地方政府和疾控部门更大的责任,防止互相扯皮而延误疫情防控。

救治体系建设:平战结合,具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能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快速上升期,武汉紧急建设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及方舱医院,紧急征用非定点医院及酒店作传染病人收治和密接者隔离观察使用。虽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仍凸显了传染病防控及医疗救治体系的不足。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蔡卫平曾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国内传染病医院建设规模过小,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9个城市的传染病医院为例,其规模与人口数比,大部分医院达不到1床/万人的要求。完全符合呼吸道传染病收治的现有的床位更少。

《三年行动计划》从县(区)、城市、省的视角切入,提出要加强传染病救治能力,最终达到具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所需的救治能力。

县级医院要通过县域医共体带动全县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筑牢防疫第一道关口。下一步,广东将推进57个县的77家公立医院规范化可转换传染病区建设,疫情时可开放不少于5623张可转换传染病床,1653张可转换ICU病床。

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建设如何做?

依托21个地市现有的传染病医院和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扩大25家城市传染病医院或综合医院传染病区的集中收治容量,已达到传染病医疗救治条件的地区,不再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选取1家高水平妇女儿童综合医院作为孕产妇和婴幼儿传染病患者救治基地。

站在全省维度,有两件事情需关注。

第一是广东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广东省传染病医院)建设项目。这将是广东重大传染病综合救治中心、热带病和地方病综合诊疗中心,也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储备平台,要求有2000张病床。

第二是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项目,瞄准的是科研攻关与重症救治方面能力的提升,目前我省有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3所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组建高水平重大疫情救治专业技术队伍(含中医应急医疗队伍),承担省内重大疫情救治和培训任务,形成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合力。

去年5月,广州提出将建立健全方舱医院、集中隔离场所、留验检疫中心(医学观察场所)应急征调机制。《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各市、县(市、区)要全面梳理辖区内体育场馆或展览馆(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情况,摸清可转化为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方舱医院的具体情况,掌握改造所需条件,发挥“平战结合”的作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指出,弥补公共卫生体系短板,应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前端、中端、后端三个环节同时发力。前端重在预防,中端重在救治,后端重在支撑和保障。

相信公卫体系建设,这只是开始。

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