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兴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促进贫困农户稳定增收

兴宁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着力打造兴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特产品名片,助推兴宁市贫困户增收致富。

据了解,至2020年6月底,兴宁市贫困人口11109户、27529人均达到脱贫标准,58个省定贫困村均达到出列标准。

发挥扶贫政策优势

培育壮大扶贫龙头企业

兴宁市扭紧贫困户持续增收脱贫奔康主线,整合中央扶贫资金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资金,向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产业效益好的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倾斜扶持,提升带动力,助推产业扶贫发展。

打造“一镇一业”肉鸽专业镇。(兴宁市扶贫工作局供图)打造“一镇一业”肉鸽专业镇。(兴宁市扶贫工作局供图)

省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梅州金绿现代农业公司,在2016年以前仅有一个养殖基地,占地面积100亩,种鸽存栏5万对。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兴宁市采取打造“一镇一业”肉鸽专业镇、扶持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在工业园区筹建肉鸽食品加工和冷链物流项目、打造“陈小鸽”品牌和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引导企业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建立“博士工作站”等五个方面措施,培育企业发展壮大。

至目前,企业共有鸡公桥、碧园、羊岭村3个养殖基地,占地面积1000多亩,发展成为养鸽20万对,2020年鸽场出栏的鸽子超过500万只,产值达7800万元的养殖基地。“兴宁鸽”成功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该公司的金鸽养殖专业合作社入选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并通过扶贫资金投入、“保底收益+分红”、种鸽代养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建立产业联结机制

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增收

在发展壮大扶贫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兴宁市大力推动产业联结带动贫困户工作,先后印发了《关于构建农业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健全农业产业联结带动贫困户长效脱贫机制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有劳力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组织引导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签订长期稳定合作协议,实现片区带动、就近就地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确保有劳动力贫困户有1至2项持续稳定收入的产业项目。至2020年6月底,该市有贫困户11109户27529人,其中有劳力贫困户5205户、18887人,通过农业经营主体联结带动参与丝苗米、单丛茶、茶油、沙田柚、肉鸽等产业的就有4200多户,户均增收4800多元,全市贫困人口均达到脱贫标准。

带动贫困户发展茶叶产业。(兴宁市扶贫工作局供图)带动贫困户发展茶叶产业。(兴宁市扶贫工作局供图)

创新带贫益贫模式

多渠道带动贫困户脱贫

按照互利共赢、有利产业发展的原则,兴宁市积极推动扶贫农业龙头企业采取“村村联动”“农光互补”等多种形式联结,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兴宁市以梅一客、金绿现代农业、四季美等公司为龙头,实施产业扶贫“村村联动”,形成了东部茶叶、蔬菜,北部油茶、灵芝、柚果,南部蜜雪梨、食用菌,中部乳鸽养殖、丝苗米的产业扶贫格局,创建了“陈小鸽”“梅一客”“绿宝峰”“石岭情”“新洲绿”等家喻户晓的扶贫产业品牌。其中“梅一客”以电商扶贫推动村村联动效果显著。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体验+O2O”的经营模式,与永和镇新寨村、罗岗镇高陂村、大坪镇兰亭村、坭陂镇文德村、合水镇溪唇村等5镇13村深入合作,发展农户种植朝天椒、板栗南瓜等10多个高端蔬菜品种。2020年,通过电商辐射带动2380户农户农产品的销售,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2019年,由广州市天河区筹集241万元,与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10个鸽棚共6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饲养肉鸽2万对,预计每年产出40万只肉鸽。在此基础上,利用鸽棚顶部建立光伏电站,实施农光互补,目前,项目带动天河区帮扶的15个省定贫困村贫困户参与肉鸽养殖及光伏发电产业,每户有劳力贫困户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温竹兰 刘景霞)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