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潮邑大地多奔忙。潮州市凤泉湖高新区内,碧桂园智能卫浴(潮州)产业园项目一期长达148米的主窑点火启动,宣告该项目正式进入量产阶段;在饶平县所城镇大埕湾,潮州华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建设忙碌不停,计划2022年春节前实现3座储罐封顶任务……
从韩江之畔到南海之滨,一条条智能生产线快速运转,一个个特色产业蓬勃兴起,一座座产业园区集聚动能。眼下,潮州这座千年古城,“五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四大发展平台”有效构筑,产业转型升级与特色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产业新生唤醒古城活力。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开局之年。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复杂的变化,潮州市委书记李雅林认为,潮州将围绕“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发展目标和“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发展定位,深入实施市委“1+5+2”工作部署,加快构建“一江两城一海湾”发展格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南方日报记者 纪金娜 达海军
策划:严亮 统筹:肖开润 黄学佳 赵文君
加速运转“智能工厂”
在碧桂园智能卫浴(潮州)产业园项目一期,“智能工厂”加速运转——一个个马桶快速注浆成型,车间可实现24小时运行;喷釉机器人上演“独臂舞”,喷头上下左右翻飞,灵动自如;AGV运输小车沿二维码轨道来回穿梭,无论是抓放物品还是搬运,都可实现精确操作……
“像这样的生产规模,传统车间至少1000人,这里只有300人左右。”碧桂园筑智卫浴陶瓷事业部总经理林赤峰介绍,项目一期自去年10月试投产,产品稳定性就已达到国内卫浴行业最高水平。项目整体建成后,年产能将达500万件(套)智能卫浴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区域并实现出口,剑指“世界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卫浴产品制造厂。
作为“中国瓷都”,潮州正全力打造千亿陶瓷产业集群,争创“国家级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示范区”。该项目的投产,不仅为潮州做强陶瓷产业链条增添新的关键“拼图”,更将带动当地陶瓷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从“制造大市”迈向“智造强市”,潮州市将智能化应用作为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助推传统特色产业实现转型升级,让千年古城迸发全新活力。
近年来,潮州推进总投资100亿元以上的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项目,设立2000万元的智能化应用专项资金,发挥皓明科技、广东松发等一批龙头企业示范作用,推动企业“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目前,潮州智能化设备应用已超1万台(套)。
走进广东皓明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的“5G+VR实景工厂”,“VR全景观影”大屏引人瞩目。面对屏幕,戴上VR眼镜,无需到达车间现场,即可全方位观看生产线现场情况,实现生产车间实景VR漫游沉浸式体验,现场还伴随同步AI讲解。皓明科技董事长陈明说,去年以来,皓明科技积极拓展尝试5G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已实现5G+VR实景工厂、5G+AGV智能物流等。
潮州充分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4K等数字技术,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目前,潮州已带动1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
打好“特色经济牌”
工业上,机器换人推动“潮州制造”变身“潮州智造”;农业上,硬核科技引领着“汗水农业”迈向“智慧农业”;文旅服务业上,“文化+”的注入,促使这座“资源大市”朝着“经济强市”奔跑……
特色产业,正彰显着潮州经济的魅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潮州选择走一条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光纤陶瓷插芯”“氧化铝陶瓷基板”“电阻器用陶瓷基体”“手机锆材料陶瓷后盖”……与传统陶瓷不同,潮州三环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专注于电子陶瓷行业,成为全国领先的电子元件、先进材料研发和生产商。如今,这家企业已连续多年位列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前十。其中,电阻器用陶瓷基体等多项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
拥有产业之特、资源之特、人文之特的潮州,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征程上,不断打好“特色经济牌”。潮州“五大产业集群”的提出,也为潮州加快转型升级指明了新方向及发力的重点。一产打造“现代农业”和“临海产业”集群上水平,二产狠抓“千亿陶瓷产业集群”为重点,三产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大发展。在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又培育和发展“应急产业集群”这个新兴产业。
如何做强做优特色产业?2021年潮州市政府报告中提出,将实施产业大升级和科技大创新行动。产业大升级上,编制陶瓷、食品等产业发展白皮书,以及健康智能卫浴产业等发展规划,制定实施20家传统产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统筹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科技大创新上,将推动凤泉湖高新区、潮安经济开发区分别创建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完善提升韩江实验室,并集中力量推动陶瓷、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目前,潮州是全球最大的日用瓷生产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婚纱礼服生产集聚地,并将“中国瓷都”“中国婚纱礼服名城”“中国食品名城”“中国工艺美术之都”等多个“国字号”招牌收入囊中,涌现出三环、凯普、松发等多个“单打冠军”。
构筑工业园区“航母群”
工业园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实现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
今年3月份,《潮州市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发布,明确到2023年潮州市工业园区将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善的经济发展载体,每年引进工业项目投资不少于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每年增速不低于10%。
按下招商引资“快进键”。近年来,潮州成功引进益海嘉里、碧桂园、万达、华侨城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华瀛、华丰、深能源“燃气一张网”等多个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先后落地。大企入潮,不止于此。今年初,潮州招商引资更是捷报频传,中建四局、珠海华发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和平安集团等一批重量级企业携手入驻。
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在东南沿海之滨的潮州港,华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潮州海湾先后吸引大唐发电、华能风电、海山风电、益海嘉里(金龙鱼)、广州港集团、厦门港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进驻,累计投资达200多亿元,初步形成绿色能源工业、现代港口物流和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2020年初,潮州港经济开发区获评“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先锋”。
目光移向西北。从2014年前的荒芜之地到如今的产城融合,凤泉湖高新区一个个入园项目正在拔地而起,全线贯通的中山大道更是架起园区与高速路的快速通道。“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基础设施。”凤泉湖管委会副主任张华桢介绍,近年来凤泉湖高新区环境得到飞跃提升,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正在申报国家级高新区。
在潮安区,高铁新城核心区、东山湖现代产业园和大岭山产业园三大平台,构筑起区域发展的强力引擎。东山湖现代产业园内,以皓明科技为代表的高科技陶瓷制造产业,以笑咪咪、新乐等为代表的食品制造,以宝佳丽为代表的原材料制造,以胜大为代表的机械制造等已经成为园区的特色产业。预计3至5年内,该园区将培育出3至5家年产值10亿元左右的优质企业。
目前,潮州凤泉湖高新区、闽粤经济合作区、韩江新城、高铁新城四大发展平台和东山湖现代产业园等七大特色产业园区,已形成总面积达50多平方公里、预计年产值超2000亿元的产业园区“航母群”,产业平台日渐完善。
■声音
韩山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副院长、副教授康远志:
五大产业集群促潮州健全现代产业体系
特色产业彰显着潮州文化的魅力,是“精品城市”和“美丽潮州”的重要载体。康远志认为,当前潮州加快构建五大产业集群,将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优化潮州产业结构。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完善发展,将促进潮州形成更加健全的现代产业体系。
潮州特色产业如何做大做强?在康远志看来,潮州应当致力于使优势传统产业“品牌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其中,加快在陶瓷、食品、工艺美术、潮州单丛茶等轻资产行业建立一套完备的品牌认证、考评和营销推广体系,将潮州特色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同时,要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府城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加快产业资源整合,加速对潮州旅游业进行整体高质量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推广运营,加快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大文旅产业。
另一方面,潮州市还应尽快做大临海产业、应急产业集群等新兴产业,致力于新兴产业“规模化”。康远志认为,临海产业等新产业及大项目的引入和落地,可以解决潮州经济产出增量及总量问题,同时也优化潮州的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
“更重要的是,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有知识存量及知识创造的优势,扮演着领导者与先行者角色。”康远志称,大企业在技术研发、商业运营、市场推广中的资金投入、组织实施、管控跟踪等方面都有优势。大项目的引入,将在思想观念、管理理念、企业行为示范等方面,推动地方产业整体协同升级,促进潮州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读
●202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9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9.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9.7:47.3:43。
●推进总投资100亿元以上的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项目,设立2000万元的智能化应用专项资金。
●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分别完成812亿元和220亿元,目前智能化设备应用超1万台(套)。
●“一园六区”引进项目470个,计划投资额近900亿元。
●2020年,全市新增5G基站1034座,市中心城区初步实现5G网络覆盖。
●104家企业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众创空间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