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4月29日电 (记者 程景伟 王坚)广州市首个农村垃圾分类培训基地及首个农村垃圾分类理事会,28日在“星海故里”广州南沙区湴湄村揭牌成立。
“湴湄村约有1000户3000人,根据湴湄村的实际情况,我们推出了‘公交式’桶装桶运收运制度,打通了村民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榄核镇垃圾分类负责人王俊表示,所谓“公交式”收运制度可以用20个字概括:每户配小桶,家里分好类,定时上门收,误时专门投。“平时村民们家里都配置了小桶并进行分类,我们请收运公司每天在固定时间挨家挨户上门收集,如果错过了时间村民可以自己投到误时投放点。”
垃圾分类“公交车”走进了村民家中,让村民的垃圾分类有了更智能的体验。每户村民家中小桶上都有二维码,负责收运的工作人员会对分好类的垃圾进行称重并在系统上进行登记,村民扫二维码就能知道自己家产生了多少不同类别的垃圾,当累计到一定重量时便可以兑换相应的礼品。“考虑到村民们爱种菜的特点,我们将把厨余垃圾统一收集后在最近的处理厂处理成肥料,然后根据村民累计的厨余垃圾重量按照一定比例返还给村民。”王俊说。
步入湴湄村人们会发现这里垃圾分类氛围特别浓郁。其中最让人深刻的是湴湄村的三个馆——垃圾分类科普馆、冼星海纪念馆、星海艺术馆。依托于这“三馆”,4月28日的现场会上,正式宣告广州市首个农村垃圾分类培训基地在湴湄村成立。
湴湄村村民自发组建了广州全市首个农村垃圾分类理事会,将自下而上推进这项新时尚落地生根。4月28日,首届理事会的17位理事获颁聘书,他们由党员、村委会代表、长者乡贤、村民代表以及志愿者组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