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生态宜居 乘势而上

大力推进资源资产价值化,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开展“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试点,加快培育发展以电子信息制造、生物医药、大数据等为主的新经济新产业;持续深化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全面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近年来,韶关一项项举措加快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作为广东重要生态屏障,韶关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根本动力,主动适应新经济、大力拥抱新产业、积极培育新动能,努力打造韶关发展新优势。

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韶关在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大功夫、主动求变,把今年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年”,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建设、以改革盘活资源,争做北部生态发展区全面深化改革的领跑者。

◀老区新貌▶

打造全省红色文化高地

“五一”假期期间,韶关旅游市场火热。全市共接待游客44.14万人次,同比增长122.24%;旅游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13.2%。

丹霞山、南华寺、云门山、珠玑古巷等龙头景区依旧接待游客量大。与此同时,红色旅游也同样受到游客青睐,在梅关古道、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城口红色小镇、石塘双峰寨等红色景点,游客络绎不绝。

地处粤湘赣三省通衢的“红三角”,“红色”是韶关最为亮丽的文化特色。这里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为把红色资源、红色文化保护利用好,韶关市修复和建设了多个纪念设施,提出要建立“红色档案”、完善“红色族谱”、守住“红色见证”、尽好“红色责任”。开展红色教育、红色旅游活动,让红色文化“活”了起来。

“我们仁化不再只有丹霞了!”来自仁化县城口镇的本地村民最能体会到变化。距离城口镇30多公里的丹霞山,是著名的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以往人们到仁化游玩,多是冲着丹霞山去。2019年城口红色小镇建起来后,沿着106国道,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红军街、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碑等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

近年来,韶关结合全域旅游,做好全市红色旅游规划,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点、旅游镇、旅游线。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年轻人回乡发展:有的放弃高薪职位回来办民宿,有的辞去大企业的工作来到基层的公务员岗位,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产业转型▶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韶关制造业发展,值得重点书写。新中国成立后,韶关抢抓“小三线建设”机遇,建成了华南重工业基地,培育了200多个门类的工业体系,制造了广东第一辆汽车、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冰箱、第一台空调等诸多“第一”。

如今,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下,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作为曾经的“华南重工业基地”,应该如何推动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取得新成效?

在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下称“韶钢”)智慧中心2楼,满屏的大幅显示器和操作台被分为7个工作岛,展示着来自生产现场的各种画面和分析模型。传统钢铁冶炼都需在现场进行控制,智慧中心的成立,通过统一调控,实现了数据统筹、资源整合和大数据决策,将经验生产转变为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

韶钢的智慧升级,反映的正是近年来韶关统筹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努力。百家优质企业“倍增”计划和工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钢铁、有色冶金、能源电力、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不断转型升级,韶钢、丹冶、大宝山等重点骨干企业提质增效明显。今年,韶关以“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的改革试点为牵引,带动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目前韶钢、韶冶第一批改革试点顺利推进,第二批、第三批改革试点也将陆续推出。

科技创新是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韶关把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把企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主体,把培育新兴产业作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目前,该市正在培育壮大先进材料、先进装备及现代轻工业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大数据及软件信息服务业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去年以来,韶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把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粤港澳大湾区和北京、上海等地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目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招商引资热潮,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优质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团队落户韶关,来韶考察洽谈的知名企业家和院士专家数量、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生态高地▶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

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韶关被誉为“地球同纬度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块绿洲”,全市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等均位于全省前列。立足优良的森林生态资源禀赋,韶关率先提出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努力把韶关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后花园”。

这项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干群接力植绿,现已完成森林抚育13.2万公顷,春季造林进度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目前,全市已建设了300多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造了48个国家森林乡村。

环境的变化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如雨后春笋般“冒尖儿”的小公园、小绿地,成为了周边居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全市新建各类公园、游园80个,改造提升森林公园、湿地公园60处,重点打造了韶州公园、拾贝湖公园、阅丹公路、张九龄纪念公园等多个森林城市建设亮点工程,全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86%,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平方米。市区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92.6%,实现了“开窗见绿、出门进园”。

“城在林中、林在城中”——这是韶关正在绘制的城市风貌画卷,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镇的同时,把植绿、护绿、爱绿的社会风尚植入人民群众心中。

■一线见闻

加快对接融入“双区”建设

在韶新高速翁源县路段,各项安装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收尾,预计今年7月初将建成通车。在位于乳源桂头镇的韶关丹霞机场项目现场,崭新的航站楼、登机坪和廊桥、指挥调度塔台等均已建成;在新港扩能升级项目一期、白土作业区一期、乌石综合交通枢纽一期等建设工程现场,是一派紧张有序的忙碌景象……一项项重大交通工程的建设正加速韶关融入“双区”进程。

韶关大力提升与“双区”的水陆空全方位互联互通水平。目前,正加强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打造“四纵五横二环”,谋划推动厦昆高铁韶关至龙川段和韶关至广西贺州段、沪穗高铁韶关至江西赣州段、京广(武广)高铁第二通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畅通韶关与省内外的交通路网,拉近韶关与“双区”的时空距离。

目前,韶关已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市县、广韶实现“一小时生活圈”,从韶关乘高铁到广州仅需55分钟、到深圳仅需95分钟、到武汉190多分钟。千吨级船舶从珠三角通过北江黄金水道直航市区,丹霞机场和韶新高速即将架起融入珠三角、联通大湾区的空中快线和快捷通道,与大湾区“水陆空”“东中西”全面对接加快形成。

韶关还在“软联通”上做文章。加强与“双区”的体制对接、机制衔接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打造与“双区”接轨的营商环境和市场体系。同时,大力推进省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抓好以5G网络和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与“双区”联通的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水平。

立足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韶关打造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花瓶子”,把精致农业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一江碧水、温泉地热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温泉旅游和“生态+”“康养+”等旅游新业态。同时保护和活化利用好独特的文化资源,为韶关融入“双区”系牢“精神纽带”,做到与“双区”城市心与心相通、情与情相连。

■记者观察

“绿水青山”加快转化为“金山银山”

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韶关是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中坚力量。这里绿色资源丰富,可用于生态资源价值化的空间巨大。而关键就在于,如何将资源资产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今年1月29日,韶关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召开,“推动资源资产价值化”写入全会报告。报告提出,以更大决心推进资源资产保护开发,加快实现资源资产价值化。坚持大抓生态环境保护,摸清资源资产家底,拓展资源资产价值化实现模式。

在筑牢粤北生态屏障的基础上,韶关加快摸清资源资产家底,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估、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机制,探索建立“生态银行”模式……一项项举措加快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同时,抢抓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大机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手抓碳排放端“节流”、一手抓碳消纳端“开源”,全力以赴创建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

在新征程上,韶关需围绕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战略定位,以非凡之举、以改革之力,在突破制约上破局,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向制度要效益,以深化改革推动韶关实现新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范永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