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构建“四纵五横二环”高速路网 串联高质量发展要素

乐广高速的开通给韶关发展带来新动能。钟华 摄

韶关拥有省级“菜篮子”生产基地49家,优质蔬菜基地74万亩,每天大量新鲜优质蔬菜通过京港澳高速、乐广高速等运往粤港澳大湾区;每年韶关生猪出栏量约350万头,其中一半供往珠三角地区;近3万吨钢材产品每天从韶钢通过各大高速外运,实现24小时配送,超90%销往大湾区……

韶关位于广东省北部,与江西、湖南交界,又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辐射湘赣地区发展枢纽位置,历来是国家、省重要交通节点,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截至2020年底,该市高速公路688.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省位列第七、粤东西北第四。韶关成为粤东西北首个、全省第四个拥有环城高速公路的城市。据统计,南来北往进出我省的货物有60%途经韶关。

通达的高速路网不仅串联起韶关全域的高质量发展要素,更加速促进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互联互通,使得韶关全面对接融入“双区”建设步伐提速,加快实现与“双区”功能互补、市场对接和错位发展,为韶关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引擎。

打生态牌 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韶关是南下入粤首站,提到入粤主通道,不得不提2003年4月建成通车的京港澳高速粤境北段,它是京港澳高速广东境内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成通车对开发利用粤北地区丰富资源,改善投资环境,加快韶关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三江碧波穿境过,十里青山半入城。驾车走京港澳高速粤境北段来到韶关市区,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便是“生态优良”。“韶关真的是山好水好空气好!”不少来韶关旅游的珠三角游客发出这样的赞叹。全域创森发力,全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86%,实现“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得益于长期以来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韶关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均保持全省前列。2020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3%、创2014年以来的新纪录。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

基于资源资产价值化的探索,韶关的良好生态正逐渐溢出经济效应。从韶关市区出发,走京港澳高速接358国道后,记者来到了山清水秀的翁源县龙仙镇青云村,这里的村民靠“卖空气”就能赚钱。前不久,该村林业碳普惠项目(60898吨)在广东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网上竞价,最终成交价每吨37.51元,成交金额228.43万元,成为韶关森林资源资产价值化的成功范例。青云村支部书记李灵杰高兴地说:“这次碳汇交易为我们村人均增收了650多元,更加坚定了村民们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决心。”自2015年开展林业碳普惠制试点以来,韶关市碳普惠核证减排量(PHCER)已累计达98.5万吨,交易额达2280万元。

通过京港澳、乐广、大广、武深、汕昆等多条高速串联起来的强大交通网络,加之武广高铁的“加持”,韶关已融入大湾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发挥生态优势,近年来,韶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每天运往大湾区的优质农产品量大质优,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得益于高速路网的快捷,我们的农产品可快速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广东雪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勇生说。每天,雪印公司蔬菜种植基地这样进行采摘,16:00-18:00在田头低温预冷,19:00-23:00在各基地分拣车间分拣、包装、安全检测,生成溯源二维码,凌晨1:00-4:00冷链配送车途经京港澳高速等南下送达至客户。可以说,基地的新鲜蔬菜可以实现24小时内送到大湾区市民的餐桌上。每年,该公司外送韶关本地的优质蔬菜、禽肉等达1万多吨。

而位于南韶高速旁的华南农产品交易中心每天车水马龙,这里已初步形成了水果、蔬菜、冷链、粮油等各类商品综合交易区,是粤东西北乃至“红三角经济圈”(江西赣州、湖南郴州、广东韶关)最大的农副产品及商贸综合贸易区,每天大量货物在这里集散,各类商品交易额预计达到75亿元/年。“来我们这进货的,不仅是韶关县区,甚至有湖南、江西的。”蔬菜批发部陈老板说,“新市场的交通很方便,货车从高速下来很快就到了,装车后又可以直接上高速外运,节省了很多时间成本。”

目前,韶关已形成“6+6”农业特色产业格局。通过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该市积极从产业规模、品牌特色、市场流通、安全质量等多领域重点发力,打造“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奋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花瓶子”。

加快产业转型 走绿色发展之路

原料来,成品往,一条条专线铁轨、一辆辆拖挂货车,见证着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韶钢”)每天近3万吨钢材的外销量。“我们有90%以上的产品通过京港澳、乐广高速销往大湾区,近年汕昆高速开通后还大大缩短了产品到达河源、梅州等地的时间。”韶钢营销中心营销管理部副总经理柯世禹告诉记者,发达的高速网络为韶钢打造“高质量钢铁生态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以高速公路为纽带,在韶关集散,350公里辐射范围内实现‘24小时配送’。”另一方面,韶新高速等韶关区域高速路段基建所需钢材大部分来自韶钢,韶钢与高速公路微妙地形成了“互相哺育”的关系。

曾几何时,韶钢作为老牌工业企业也经历过“寒冬”。通过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韶钢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快速打出了降本增效、产线瘦身、加快特钢发展、环保改善等一系列“组合拳,企业逐步向好;特别是标志性项目智慧中心建成后,首次在业界建立了贯穿铁、烧、焦的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实现从原料、烧结、焦化、高炉、炼钢、轧钢、能介、物流的全流程集中操控,今日韶钢呈现出“不一样的钢铁”。

从韶钢出来,经过韶州大桥,记者很快来到了位于京港澳高速旁的韶关高新区,武广高铁韶关站也屹立于此,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营商环境吸引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博雅生物制药、广东岭南药业、萱嘉医品、韶关液压、宏大齿轮、欧莱靶材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萱嘉医品正是其中之一。它是一家以“超分子技术”为核心,针对生物医药、日化美妆、食品、大健康等领域的原料进行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企业。目前,在韶关高新区建成并投用的功能性化妆品及功能型食品产学研基地——萱嘉医品科技健康产业园,园区占地21.93亩,生物医药及相关产业的办公、生产、研发、仓储等设施配套齐全,2020年销售额超6千万元。“企业选址在韶关高新区也是考虑到这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能保证产品运输的时效性,同时,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也很大。”企业负责人毛久胜说。

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韶关高新区,近年来,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发展的“1+3”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形成。机关搬出来,企业请进去,“三地六大板块”科创新孵化载体的推出,进一步加快韶关高新区的发展步伐。目前,韶关高新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3家,高新技术企业97家,其中,2020年新增29家。2020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88.1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91.57亿元。

韶关武江区龙归公园美色,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潘俊宇 摄

路网通达 拓宽乡村振兴之路

俗话说,路通财通。高速路的发达进一步拓宽了韶关的乡村振兴之路。其中,2018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经过翁源县的汕昆高速公路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对沿线乡村振兴、产业转移、区域合作、打通交通壁垒具有重要意义。

兰花是韶关市花卉产业的龙头产品,目前已有1800多个国兰品种,国兰供应量超过全国销量的60%。特别是被兰界权威誉为“中国兰花第一县”、拥有“中国兰花之乡”称号的翁源县,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兰生产基地,打造了中国兰花的翁源品牌。兰花已成为韶关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加之愈发优越的高速交通网络,加快带动当地群众走上“致富路”。

在翁源兰花交易市场,微微兰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丘培安正忙着直播销售和为销往全国各地的兰花发货。回家乡创业的他坦言,落户翁源兰花交易市场离不开优越的交通优势。“交易市场就在武深高速旁,物流很方便,我每天都有发圆通、顺丰等快递到珠三角地区、长三角。”丘培安告诉笔者,作为交易市场电商行业的尝鲜者,短短2个月的时间通过直播就卖出了价值超过20万元的兰花。

在翁源,像丘培安一样依托良好的高速路网成功发展兰花产业的还有许多。截至2020年底,全县兰花种植面积2.1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20.1亿元。

京港澳高速粤境北段、乐广高速贯穿乳源瑶族自治县,自高速开通以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一批批少数民族村从深山整体搬迁至平原地带,村民住上新房。在高速+国省道的串联下,一条“乳桂经济走廊”使得沿线产业日渐兴旺,拓宽了少数民族群众的乡村振兴之路。

“乳桂经济走廊囊括了5个镇、全县约67%的人口,带动了13.8万人增收。”乳源县委农办、扶贫办常务副主任郭桂运说。自2019年,该县提出打造一条以“乳桂经济走廊”为轴线,构建“两城三区一带”的空间发展格局以来,这条中高端产业集聚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廊道就持续释放出交通网络新动能,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85元,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乳桂经济走廊上的五彩瑶山新农村示范片充满生机活力!”一六镇干部朱观军由衷地说。依托高速路网以及云门山景区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乌石岭新村等沿线村庄还以优美田园风光为依托,把农宅改造成“外土内洋”的旅馆酒店,发展以农业体验为主体的绿色农业观光产业。每到节假日,当地农业采摘、有机美食餐饮、垂钓休闲等产业火爆,带动发展致富。

乳桂经济走廊沿线,农作物种植面积达20.4万亩,布局了省级蔬菜现代产业园及雪印集团、怡源食品等20多个公司,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如今,蔬菜、柑橘、西瓜、香芋、兰花、油茶等产业在高速、国省道的有效串联下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品牌化等格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走廊沿线第一产业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10%。

大桥镇岭头村种植油茶的农户林亚彩利用山坡地种植了1000多亩油茶,现到了丰产期,每年可产茶油6万多斤,收入约360万元。她坦言,“以前没通高速路,茶油很难卖出去,现在高速路发达,客户自己找上门。”

农业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凸显风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农业农村改革活力迸发……在发达高速路网的赋能下,韶关乡村振兴正奋力走在全省前列。

路网简介

韶关是国家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大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的规模与质量持续提升,持续发达的高速路网架起了韶关融入珠三角、联通大湾区快捷通道。

根据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年—2035年),韶关正加快构建“四纵五横二环”高速路网,即“四纵”是京港澳、乐广、武深、韶新高速(即将开通),“五横”是雄信(在建)、南韶、韶连(前期阶段)、汕昆、大广高速,“二环”是韶关北环高速、始兴环城高速(在建)。在发达高速路网的基础上,目前,韶关已基本形成以“三铁八高二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网,韶关县县通高速公路,市县、广韶实现一小时生活圈,高铁1小时到达珠三角、公路3小时通达湾区、千吨级船舶直达海港、丹霞机场即将起航。

沿线案例

高速串珠成链 红色文旅旺起来

韶赣高速公路是华东地区进入广东最便捷的通道之一,也是继粤赣高速公路后广东与江西相连的第二条高速公路,于2011年1月1日建成通车,结束了南雄不通高速的历史。

近日,记者沿着韶赣高速,走进南雄珠玑站,来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灵潭村,一进村,就可以看到绿树环抱、风景如画的景象。近年来,灵潭村依托高速公路的发展,盘活了当地红色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灵潭村这个曾经的省定贫困村,按照红色游、乡村游的发展定位,修复了鸳鸯围等红色遗址,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起了农家乐特色民宿,来这里度假的游客越来越多。

提起红色文旅,韶关可谓全省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市之一。在高速路网的串联推动下,该市积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梅关古道、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城口红色小镇、石塘双峰寨等红色景点结合自身特色通过丰富的文旅活动吸引市民群众前往重温红色足迹。

武深高速韶关段起于仁化城口,接湖南(湘粤界)高速公路,终点接大广高速公路,有效串联5A级景区丹霞山、4A级景区始兴满堂客家围屋等知名景区景点,驾车行驶沿线南粤丹霞地貌景观随处可得。今年“五一”假期,省内、周边自驾游游客纷至沓来,韶关各大景区、乡村旅游景点游人如织,全市共接待游客44.14万人次,同比增长122.24%;旅游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13.2%。期间,“千名师生走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动中,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为学生们献上党史学习教育生动课堂和文旅体节日大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