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患者新选择!省医心儿科团队首次完成华南地区两例肺动脉瓣支架植入术

近期,广东省人民医院(下称“省医”)心儿科张智伟、王树水团队连续自主完成两例肺动脉瓣支架植入术,这是省医心儿科在华南地区首次自主完成的两例肺动脉瓣支架植入术,也是该团队在完成全球首例可吸收铁基支架植入后的又一进展性突破。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儿童常见的先天畸形,不少先心病患者会合并有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动脉瓣发育异常。患者需要在婴幼儿期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解除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梗阻情况,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目前,我国治疗先心病通常采用自右室流出道跨肺动脉瓣至肺动脉主干和分支的补片扩大成型术。但在术后,随着患儿生长发育以及瓣膜功能的退化,肺动脉瓣可能会失灵,影响右心室功能,导致患儿发育迟缓、运动耐量下降、心律失常、心功能失代偿等情况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远期并发症,严重者可猝死。通过二次外科手术再次植入瓣膜,是主要的治疗方案。

但二次开胸面临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和术后恢复缓慢的风险,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和接受手术及恢复期间的死亡率明显升高。21世纪初,经导管肺动脉瓣植入(PPVI)术开始应用。该手术通过穿刺外周血管植入新的肺动脉瓣,代替原有肺动脉瓣的功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临床随访显示具有良好的短中期效果。

7月22日,张智伟、王树水团队为一名20岁的患者植入肺动脉瓣膜。该患者10年前曾在该院进行法洛四联症矫治术,术后随访发现,患者出现重度肺动脉瓣返流,右室功能减退。

因此,经过周密的诊断和研判,团队决定采用肺动脉瓣支架植入术为患者替换肺动脉瓣膜。手术中,通过股静脉穿刺,将肺动脉瓣膜放置在肺动脉瓣环处,代替已经功能退化的肺动脉瓣膜。术后即刻的心导管检查及造影显示,新植入的肺动脉瓣支架位置及形态良好,肺动脉瓣无明显返流,达到了预期治疗效果。该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即能正常下床活动,术后复查心脏功能较前明显改善。

7月27日,该团队再次为一名17岁的法洛四联症术后出现严重肺动脉瓣返流的患者成功植入肺动脉瓣带瓣支架,也达到了预期疗效。

南方日报记者 余嘉敏 通讯员 玉今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