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在云浮罗平镇落实助农帮扶举措 为乡村振兴注入“+力量”

工作队前往泗盆村桑树种植基地调研。

■镇里来了工作队

行走在云浮罗定市罗平镇双莲村,一眼望去,满眼绿意。“两三年前这里还是窄窄的泥地,现在是平整的水泥路了。”来自省里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们边走边说。这支工作队便是由广东省国资委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组成的驻云浮罗定市罗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

8月初这几天,工作队与罗平当地村干部一同深入乡村紧张调研,对村的产业发展、资源优势、防止返贫监测工作、乡村振兴规划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驻镇工作队队长刘世波总是说,要做好扎实调研,让规划先行,才能步步稳扎稳打地绘就乡村振兴的实景图。

这背后体现的是广东省创新性探索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新机制。广东驻镇帮镇扶村机制有机整合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力量”综合帮扶资源力量,实施“组团式”帮扶,真正让资源流通,为乡村振兴注入“+力量”。

▶人才+

健全防止返贫监测机制

“土地流转难、资金不足、人才支撑力不足等问题还制约着这里的发展。”8月17日下午,在罗平镇委书记梁子球的办公室里,梁子球拿出一块当地产业规划图,谈起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因素。

驻镇工作队的到来,为当地提供了新思路,也带来了新资源和新技术,更是以“人才+”先行,以智力帮扶为当地乡村振兴作起“规划图”。这支工作队里,队长刘世波有着多年的扶贫经验。他笑称工作队是个“智囊团”,“队里有法学博士、金融助理、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家齐心协力”。

梁子球翻开一本《罗平镇乡村振兴实施项目清单(8月)》,向记者介绍,在乡村振兴方面,当地依旧把产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在农业方面,围绕稻米、蚕桑、蔬菜产业,推进罗平优质稻米现代农业产业园、蚕桑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种植基地的建设;在工业方面,当地计划激活罗平烟草种传统、盘活撂荒弃耕土地,打造烟草种植、加工、仓储、销售一体的产业化生产体系。另一方面,全镇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5个,当地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正不断发展。

为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队利用结对帮扶的资源优势,进行大数据监测,并根据反馈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

除此之外,云浮中行分支行联动,每年向罗平镇企业或个人提供不少于5000万元的贷款支持,三年不少于1亿元的授信额度,罗平镇政府每年组织两场银企对接会议,将农业扶持政策与金融服务有效对接,共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机制+

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

当地企业带动农户致富,是罗平镇全面铺开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一环。刘世波表示,“银行+企业+农户”的助农帮扶机制,利用金融杠杆,在扶持农户之时,也助力当地企业发展。

8月中旬,在工作队入驻第二周,工作队便已推动中国银行云浮分行、罗定支行完成首期3批信用贷款110万元,采取低利率做法,推动猪油加工、木瓜种植、砂糖橘种植等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发展。

“银行+企业+农户”的助农帮扶方式还在罗平镇泗盆村有了雏形。泗盆村有近千亩桑树地,村中曾以桑树栽培、种植为主。

为落实好助农帮扶举措,驻镇扶村工作队走访健宜宝桑叶茶公司、长岗坡食品公司,与公司负责人就公司的产品生产、质量认证、销售、原材料采购质量把控、带动当地村民劳动就业等情况进行交流;并了解企业目前需要帮扶情况、生产资金需求情况等。

除此之外,在工作队看来,缓解当地人才外流问题也亟待解决。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来到这里的半个月时间,便有十几位年轻人询问有关桑树茶等产业的产销前景,“家乡发展好了,我们也想留在家乡,为家乡发展助力”。

▶文旅+

打造“红色文旅、绿色农旅”

从镇政府驱车前往双莲村,路程不过15分钟。从双莲村的坡顶开去,便是长岗坡,有长岗坡渡槽经过。站在长岗坡坡顶,向远望去,5.2公里长的渡槽静静地穿过数个村庄,将江河中的水引流至当地的金银河水库,灌溉了农田,也流淌着希望。

长岗坡渡槽是当地人民辛勤奋斗的写照,也是当地“红色文旅”产业发展的侧影。近年来,罗平镇着重围绕打造“红色文旅、绿色农旅”体系,加快推进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建成了长岗坡红色旅游线路。

另外,全镇种植优质水稻3万亩,韭菜花种植基地1500亩、辣椒种植基地3000亩、蚕桑产业园5200亩……形成了水稻为主,蚕桑、大豆等为辅的农业产业布局,引进深加工企业,推动产业化,并逐步开展各类“绿色农旅”体验项目。

对当地而言,工作队的到来也意味着“内外合力”稳步推进“红色文旅、绿色农旅”特色小镇的建设。梁子球表示,罗平镇将通过对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用好用活帮扶力量,促进镇村联动发展水平。

目前,工作队正逐步落实罗平镇党委规划,聚焦长岗坡4A旅游景区建设,以长岗坡渡槽为中轴,谋划打造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着力提升圩镇周边、环镇北路、牌坊公园等景观及配套设施。

■驻镇手记

边走边谈

盼规划图变实景图

8月18日,我们和工作队一行来到双莲村。“我们来到罗平,是实实在在想为乡镇做点实事。”工作队在调研走访过程中,和当地乡民、企业负责人的沟通交流氛围,时而轻松活泼,但更多的是严谨认真。工作队队员感慨当地乡村农业生态良好时,也不忘补充几句针对当地发展的建议。

“边走边落实”成了工作队走访调研的日常。我们行走在百余亩大的田地里,一条能容两人同时行走的水泥路如中轴线,路的两边各自分隔了一条小水渠,渠水中流水潺潺。工作队队员谢锐勤边走边介绍双莲村的基本情况,还不忘介绍不远处的长岗坡渡槽。

“当地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吗?”我们问起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的问题。“当地产业逐步发展起来的时候,也是给年轻人更多选择之时,我想,这样他们才有可能留下来。”工作队也意识到人才外流的问题,他们坦言,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不能一蹴而就。

在谈话时,不远处一只白鹭振翅,从耕地里飞出。“等到傍晚时,还能在田地间看到一群白鹭飞上天!”工作队向我们说。对于工作队而言,“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农田生态美景,是自然的馈赠,也展现了乡村发展愈来愈好的画面。

采写(除署名外):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杨琼 王谢思齐 记者 吴扬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董天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