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阳江籍中科院院士曾庆存

曾庆存院士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办公室接受采访。梁文栋 摄

即将迎来新春佳节的北京,街头流光溢彩,一派繁华景象。1月18日上午11时许,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八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我们拜访了不久前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阳江籍中科院院士曾庆存先生。85岁高龄的曾院士,衣着朴素,一如往常的谦逊、热情,初见面的乡音问候,一下子消除了我们的拘谨。

“无论国家还是阳江,既要涵养人文精神,又要发展科学技术。在科研的道路上,有愚公移山精神,才能挖到黄金。”曾庆存院士勉励家乡人民坚持勤俭节约和实干兴邦精神,建设更加美丽的家园。

学成立志▶▷

“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

曾庆存院士的办公室不大,两排书柜,一张办公桌,三把椅子,书柜和桌面放满了各类书籍文献,当中包括他的气象学研究著作。办公室的布置,如同这位老人的衣着一样简朴,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在大气科学和气象研究上。

1935年,曾庆存出生于阳江江城岗列玉沙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全家老小尽管力耕垄亩,也只能勉强喝上“月照有影的稀粥”。曾庆存回忆,小时候每日晚餐后,父亲手执火把和兄弟俩一起温习功课。家乡的经历,让曾庆存对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状况有了更强烈的责任感。

1952年,曾庆存高中毕业,考上了北京大学物理系,自此开始人生新的历程。至今,曾庆存仍感慨万分:“如果不是新中国成立,上大学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我衷心感激党和国家的恩情,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第一选择。”

曾庆存坦言,上北大之初,自己是怀着原子梦而来的。但因为国家需要气象人才,他服从分配,去学习气象学。尽管有过苦闷与矛盾,但始终坚持“国家的需要就是我自己的需要”的原则,服从国家安排,以优良的成绩完成学业。1956年大学毕业之际,再度因为国家需要,曾庆存放弃了尽快参加工作挣钱养家的想法,欣然接受组织的留学选派。1957年,曾庆存被选派至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国际著名气象学家基别尔。在恩师的鼓励指导下,曾庆存克服重重困难,于1961年首创了“半隐式差分法”,成为世界上最早应用原始方程进行数值天气预报的研究者,该方法至今仍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

同年,曾庆存获得苏联科学院副博士学位归国。踌躇满志的他,写下一首《自励》诗:“温室栽培二十年,雄心初立志驱前。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26岁的他立下誓言,要努力攀上科学高峰,为国家的富强、为人民的幸福而献身。1970年,曾庆存又一次服从国家需要,被紧急调任为卫星气象总体组的技术负责人,进入自己完全陌生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推进科研▶▷

没有“汽车”也要先换“自行车”

曾庆存认为,科学研究无国界,但路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要勇于创新,走自己的路。回国后,曾庆存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气象研究室工作,那段时间,曾庆存很忙。自己生病,拖着病躯奔波于各地;妻子和幼子无暇照顾,只能托寄于农村老家。他就像“赛马”一样往前冲,终于解决了卫星大气红外遥感的基础理论问题。1974年,他写出了《大气红外遥测原理》一书,是国际上系统地发展卫星大气遥感理论的最早论著之一。1979年,他的专著《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第一卷)问世,被国外科学家誉为“世界首创,是第一本这方面的著作,是气象理论化的代表作”。20世纪80年代初,曾庆存挑起中科院大气研究所所长的大梁。当时,我国大气科学研究在装备上比国外差得多,比如运算上,我们就缺少重要工具:高速计算机。“我们的计算机每秒百万次,人家是亿次,要追赶他们就好比毛驴追汽车。”曾庆存抱着没有“汽车”也要先换“自行车”的想法,千方百计筹措经费,引进了一台相对先进的计算机。在曾庆存研究理论基础的指导下,1988年,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发射成功,并在第一时间发回清晰的遥感图像。有了气象卫星监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和发生的沙尘暴,一个都没漏报。

作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曾庆存胸怀全局、胸怀全人类。他积极倡导“不急近功,不贪近利,脚踏实地工作”,并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正因为如此,他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具有极强的号召力,使这个所成为国际上知名的几个大气科学研究中心之一,取得了一大批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培养出许多优秀科研人才和学术带头人。2016年,曾庆存被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授予国际气象科学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IMO)”。这是一项终身成就奖,用以表彰全球作出杰出贡献的气象科学家。曾庆存获此殊荣,意味着世界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成果的认可。

“搞科学研究,不能像阳江人说的挖番薯那样做,一锄头下去,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我们需要有挖井精神,需要有愚公移山精神,坚持不懈挖下去,才能挖到黄金,成功往往属于最专注的人。”曾庆存院士意味深长地说。

自评成就▶▷

在8600多米建营,供后来者继续攀登

数千年优秀文化和民族美德长期浸润,曾庆存身上体现出传统知识分子的气质和风骨。他说,中华文化有5000多年历史,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能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与哲学方法,发扬传统文化和搞好科学研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曾庆存有着“诗人院士”的美誉。从曾庆存的诗作中,我们除了能深刻感受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还可体会到诗中蕴含的“志”——文化传承、教育发展、乡梓福祉。

曾庆存说,无论是大禹治水,还是太史公司马迁著《史记》,抑或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力主坚持“持久战”,都让他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坚持、坚守、不放弃。这么多年来,他经历了那么多困难都能克服,就因为有传统文化精神的支撑,保持自己的定力。

离乡数十载,曾庆存始终对家乡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当笔者告诉他,近年来,阳江的发展变化很大,通了高铁,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在加快建设,他显得很高兴。曾庆存说,一定要重视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发展,特别是要加大对冼夫人文化的研究和“南海Ⅰ号”宋代古船研究成果的开发与利用,厚植文化根基,造福人民群众。

为帮助家乡培养更多人才,1995年,曾庆存将荣获香港“何梁何利奖”的奖金10万元港币捐给母校阳江一中和广东两阳中学,并以父兄名字设立“明耀庆丰奖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曾庆存多次回母校讲学并题词写诗,他光风霁月、高山仰止的人格力量,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漠阳莘莘学子奋发图强、报效祖国。曾庆存多次率气象专家回乡调研,为阳江气象事业建言献策。在曾庆存的感召下,阳江走出了一批优秀的气象学家。

曾庆存十分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他反复告诫家乡的同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绿水青山,保护好子子孙孙永续发展的基础。陪同父亲曾庆存接受采访时,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晓东说,自己放弃了可以留在美国工作的机会,积极投身生态环境研究,正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尽管已经85岁高龄,但曾庆存对科研、科普和人才培养的热情不减。只要身体允许,他几乎天天会去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办公室,和青年人研究问题。曾庆存眼下参与的一项重要科研工作,是位于北京远郊怀柔的国家大科学装置——我国首个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的落地建设。该项目将提升我国在气候与环境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中国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有更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青年人投身科研事业。”曾庆存很自谦,说他曾矢志攀登大气科学的“珠峰”,但并未到达山顶,大概在8600多米的地方建个营地,供后来者继续攀登。而今天的他——一位气象科研领域的“老战士”,初心不改,壮心不已,愿意为真理、为人民、为国家奉献一切。

南方日报记者 杨世华 特约通讯员 黄仁兴 费先霞 陈瑞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