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彭旭辉:不等不靠勤劳致富
去年家庭可支配总收入14万多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79万元。近日,记者在河源市紫金县水墩镇黎坑村贫困户彭旭辉家中的精准扶贫明白卡上了解到,近年来,彭旭辉的家庭收入逐年增加,2018年已经达到脱贫标准。
黎坑村村支书彭伟彬说:“尽管彭旭辉行动不便,但他特别能吃苦,一家人不等不靠,勤劳致富,日子越过越好。”
彭旭辉的父母都已90高龄。4年前,母亲脑中风,常年需要人照顾,再加上几个小孩读书,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2016年,黎坑村列入省定贫困村,由河源市财政局、河源市生态环境局挂钩帮扶,彭旭辉一家因病致贫,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帮扶单位筹资3万元支持彭旭辉购买收割机,一年可增收8000元。(摄影:田红秀)
彭旭辉明白,贫困户虽然享受到了国家的好政策,但脱贫致富还得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才是长久之计。在彭旭辉家中,不仅有耕田机,还有收割机。当地村干部告诉记者,耕田机是他之前购买的,收割机是帮扶单位筹资购买的,支持他帮助村民收割稻谷增加收入。
彭旭辉因腿部骨头坏死行动不便,干不了重活,帮当地村民耕田是他的主要收入。考虑到彭旭辉的实际情况,帮扶单位筹资3万元,支持他购买了收割机。
如今,彭旭辉一年收割稻谷可增加近8000元收入,加上耕田收入,一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同时,考虑他家的实际困难,年迈的父母需要人照顾,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还安排彭旭辉的爱人在本村的茶叶基地务工,既方便照顾老人,一年还可增加2万元左右的收入。加上入股扶贫产业的分红,彭旭辉的家庭收入逐年增加。如今,3个小孩已经外出务工,家庭负担越来越轻,收入越来越多,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不仅是彭旭辉一家人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黎坑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据了解,自2016年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黎坑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82人。经过精准施策,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377.52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3万元提高到7.5万元,贫困户26户82人全部达到“八有”标准,达到脱贫标准,黎坑村精准扶贫工作连续2年在市、县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构建脱贫长效机制,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
“再过一段时间,蜜柚就可以采摘了,预计今年产量超过20万斤。”紫金县富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廖金山告诉记者,今年是蜜柚基地挂果的第二年,预计明后两年进入挂果高峰期,后年产量将达50万斤左右。
由紫金县富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的蜜柚基地,是黎坑村扶贫产业基地之一,除了黎坑村以村集体经济入股蜜柚基地外,还有10多户贫困户入股,投入“以奖代补”扶贫资金43万元,每年可获固定分红。
治贫之本,在于产业。只有产业发展起来,脱贫才更有保障。4年来,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立足实际,紧紧抓牢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大力支持扶贫产业发展,目前已建成3个扶贫产业基地,并构建了“短期生产增收、中期投资收益、长期产业带动”的脱贫长效机制,确保贫困户脱贫的同时,巩固和保障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支持贫困户发展短期增收项目,提高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据统计,帮扶单位为贫困户筹资7.5万元,作为帮扶启动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户家庭购买鸡鸭苗、猪崽、牛崽、果苗、旋耕机等。同时,帮扶单位还积极落实“以奖代补”激励政策,按照《紫金县产业扶贫项目“以奖代补”实施方案》要求,向贫困户发放“以奖代补”资金,鼓励贫困群众发展种养产业。
入股专业合作社,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资产性经济收益。2019年,帮扶单位投入自筹资金50万元,入股肉鸽养殖扶贫产业项目,前5年每年收益9.5万元,后5年每年收益7万元,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收入,有效防止贫困户返贫。
多领域多举措帮扶,让贫困群众更有幸福感
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同时,帮扶单位多领域、多举措开展帮扶,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自我加压,全力支持贫困户危房改造,让贫困户住新房过好日子。贫困户杨陆康因无合适土地建房,之前数次自愿放弃建房。扶贫工作队了解相关情况后,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并协调落实了建房土地。但是,之后又因地势凹陷、建房成本较大,超出原建房标准,扶贫工作队又多次争取领导支持,共筹集6.3万元建房资金,顺利帮助杨陆康一家建起了新房。目前,黎坑村已经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
落实医疗救助,全力减轻贫困家庭负担。扶贫工作队多方协调,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8户贫困户家庭实施医疗救助,按时足额报销,并及时将报销费用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大大减轻了贫困家庭负担。
落实就业扶贫和金融扶贫政策,助力贫困户多渠道增收。通过举办精准扶贫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不断增强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截至目前,该村累计实现贫困户就近和转移就业32人。同时,积极为贫困户争取小额扶贫贷款,解决贫困户融资难题,大力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
坚持“党建+创新”,引领村民脱贫致富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4年来,黎坑村把党建引领作为“第一抓手”,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建+创新”,引领脱贫致富。
4年来,黎坑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帮扶模式,培育发展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致富带头人,引导和鼓励党员致富创业带头人杨龙福承包本村60多亩茶园,与29户村民签订保底收购茶青协议,带领村民致富奔康。
同时,黎坑村以“党支部+理事会+外出乡贤”模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4年来,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带头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群众利益协调、土地出让协调、家禽圈养等工作,并在尊重民意基础上,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汇集民意、收集民智,引导理事会成员参与新农村建设,并发动党员外出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其中党员致富带头人杨龙福出资支持李田新农村建设,以实际行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此外,黎坑村还创建了“党支部+党员+责任人”的管理模式,以网格化管理,实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党员自觉认领一个责任区,并开展“我是党员,我认扫一条路”“我是党员,我管理一段绿化带”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为创建干净、整洁、卫生村庄人居环境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党员干部积极组织广大群众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投入4.5万元拆除危旧房6栋、废弃鸡栏5处。其中村民甘慈妹的家属于危旧泥砖房,并存在安全隐患,党员干部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并投入2万元,支持她完成拆除危旧泥砖房并改建新房。目前,经过多方努力,黎坑村“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已圆满完成。
(作者单位:河源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