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一早就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向老师致敬,称她和特区政府会继续尽力给予老师最有力的支援。
师者,本是授道解惑之人,古话也有云:“为人师表”。然而,自从香港修例风波爆发以来,有群人因为其特殊的职业背景,把本该安静读书的青少年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他们就是反对派教师团体,俗称“黄师”。对此,多名香港教育界人士呼吁,香港教育局应重新检视现行处理教师失德个案做法,以符合公众期望。
“黄师”催生更多青少年黑暴犯罪
今年,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处长邓炳强曾在香港民建联举办的“关注犯罪年轻化问题”圆桌会议上表示,犯罪年轻化意味着越来越多年轻人违法生事,甚至成为一种趋势,这正是香港面对的挑战。青少年不守法意识不断加剧,情况令人担心。
据港府公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共9216人在修例风波中被捕。当中有3725名学生,占全部被捕人数的40.4%,而大专学生和中学生分别占五成半和四成半。
去年修例风波期间,为祸乱香港,攻击警方、破坏社会对执法力量的信任更成为“揽炒派”的主要手段之一。教育是社会的根基,教师队伍中的“港独”分子,强行将自己的政治立场灌输给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直接催生了更多的青少年黑暴犯罪。
此外,公开数据显示,自去年6月至今年5月,涉及修例风波被捕人士中,有约100名中小学和幼稚园教职员。自去年6月至今年6月,香港教育局接获222宗关于教师在社会事件中涉嫌专业失当的投诉,该局已大致完成调查180宗个案,其中63宗不成立。就成立的个案,截至7月中,局方已向17名教师发出谴责及向9名教师发出书面警告。
青少年是香港的未来,任由祸港教师将带有明显偏见的政治主张和错误理念灌输给学生,甚至鼓励学生参与暴力违法行为,无异于亲手葬送了香港的未来。
祸港头目戴耀廷被港大开除
提到香港的“黄师”,有“香港之耻”“乱港祸首”之称的戴耀廷恐怕绕不过去。
一个所谓“法治教育工作者”,实际却是香港反法治的代表人物,甚至成为香港动荡与暴力的思想来源,实在是巨大的讽刺。
今年以来,戴耀廷又在网络上发声,肆意诋毁香港回归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煽动极端情绪,炮制祸乱香港的新计划。
这个人套路太多——戴耀廷在2013年提出所谓非法“占中”,身为法律学者却鼓吹所谓“违法达义”。2014年违法“占中”爆发之后,戴耀廷变本加厉鼓吹“港独”,并炮制“雷动计划”及“风云计划”等操控2016年立法会选举和2019年区议会选举。今年,戴耀廷更抛出“35+”和所谓“真揽炒十步”,企图让反对派取得立法会过半数议席瘫痪政府。
7月28日,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以大比例表决通过了解雇戴耀廷的决定。一个“前港大副教授”不擅长讨论学术,却精于各种阴谋诡计,说到底还是个人政治企图的算计。
发表仇警言论改编教材等劣迹斑斑
修例风波中,一些纵暴教师表现扎眼,煽动暴力最突出的有两人,诅咒警察子女“活不过7岁”“20岁前死于非命”的真道书院教师戴健晖,以及在社交网站发表“黑警死全家”的嘉诺撒圣心书院通识科教师赖得钟。
除了发表仇警等言论,部分持反对派立场的教师参与教材编写,通过选用偏颇的材料、带有倾向性的考题角度,抹黑攻击“一国两制”,激化香港与内地矛盾,甚至煽动激进违法行为。一本初中通识教科书竟然是由以仇警著名的戴健晖编著,而这本书可以堂而皇之进入校园,放在初中生书桌上,引发众怒。
而在今年6月,香岛中学的一名教师疑没有禁止学生在音乐考试中演奏“港独”歌曲,未获校方续约。作为一名教师,没有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没有在学生被误导时及时指正,反而默许学生继续犯错,甚至支持,这是失职,也是失德!
除了个别教师, “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会员有近10万人之多,教师成员涵盖幼儿园至大学各阶段。该组织也是被香港反对派把持日久,成为鼓吹“反中”“反政府”的帮凶,以所谓“发表私人言论”歪理为“黄师”护短。
各界呼吁重视处理教师失德问题
解决“黄师”的问题刻不容缓。多名香港教育界人士都表态,从世界各地个案所见,教育部门及学校对于教师在社交网站发表过激或歧视言论均应采取严肃态度,因应案情施以停职、开除,甚或吊销教师资格等处分。教师身份是传道授业,言行规范理应较高,香港教育局应重新检视现行处理教师失德个案做法,以符合公众期望。
香港教评会主席、前操守议会成员何汉权慨叹,自去年6月以来,部分学界中人连基本道德底线都守不住,但到头来连老师都发表仇警言论,强调香港教育局要认真想想处理方法,不能单靠口头警告。
香港优质家长学会总干事奚炳松认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重大影响,香港教育局应更主动处理同类教师失德个案,“而不是等到坊间有好大动作,才随便了事”,避免纵容事态进一步恶化。对于有名校教师涉嫌参与暴力示威时犯法,香港教联会主席黄锦良对此深表遗憾,直言不可取。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也曾就香港教育出现的问题作出表态,称教育是树德立人的事业,要有人把关维护教育的质量,确保每个学生接受到正确的教育。
【南方日报记者】沈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