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正在学习广式点心的制作。
广汽班学生正在学习汽修知识。
南方网讯 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海门回望千峰涌。南沙龙穴岛广州港码头,孔韬熟练地爬上20多米高的龙门吊。他手握操纵杆,将吊具精准楔入集装箱的四角,集装箱如同垒积木一般被整齐归置。与孔韬一起工作的,还有33名毕节老乡。他们既是同事,也是同学。
千里之外的乌蒙山腹,雾锁重峦、翠木掩映。广州港俯瞰图悬挂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室。一旁,门座式起重机等港口作业大设备,可供学生们实战演练。
在这里,来自贫困家庭、鲜少走出乌蒙山的34个孩子,如今正在广州乘风破浪。更多的人,正在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个体命运的改变,源于广东“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拥有937万户籍人口的毕节,正通过职业教育创造山与海的新连接,激发脱贫攻坚的新动能。
一群山里娃的蝶变
走出乌蒙山 开启新梦想
“如果是在老家,我可能连命都没了。”回想起去年盛夏的遭遇,孔韬有些后怕。当时,孔韬初到广州港技工学校培训,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眩晕击中。一个小时内,他被查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CT显示,一旦肿瘤继续破裂,将危及到生命。”广州港集团工会主席温东伟说。
巨额的医疗费用难住了孔韬一家,孔韬父亲提出过回贵州治疗。担心途中风险,广州港集团劝住了孔韬父子,筹集了超3.5万元善款。孔韬还争取到异地医疗报销比例(30%)等同本地(60%)的政策优惠。“在毕节交医保,在广州医治,这样的报销比例是首例。”毕节市驻穗办公室主任邹绮虹说。
多方努力下,14万元的手术住院费用逐渐还清,孔韬回到港口上班。作为工矿系主任的文江也舒了一口气。作为首届“广州港班”的“操刀人”,从合作开办订单班到送34个学生到广州实习,文江都历历在目。
2016年,广州市对口帮扶毕节市开展东西部协作扶贫,通过订单班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无缝衔接。2017年,首届广州港班开始招生。两年职业教育培训、半年广州港技工学校培训、半年顶岗实习。3年后,34个孩子一手拿毕业证,一手拿工作证,实现了“入学即入职、顶岗即上岗、毕业即就业”。
班长秦鹏来自毕节市大方县普底乡跑马村的一户贫困家庭,初中毕业后辍学务工,每月工资2000元。那时的他迷茫、苦恼,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了,不会走出苍莽的乌蒙山。3年后,22岁的他如今已是广州港集装箱码头“紧俏”的塔吊司机。拿着每月7000元的工资,他在一线城市开启人生的梦想之门。
在广州港的码头上,潘刚熟练地操作着龙门吊。为了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他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每天在车间流水线上工作10小时,辛苦且工资不高。当初,潘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重新回校就读。“订单班的职业教育,让我毕业就有工作,收入有保障。”现在,潘刚月薪7000元。
一批订单班的诞生
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有了订单班,孩子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学习的劲就上来了。”文江记得,当初他们多次去潘刚家里做工作,最后打动潘刚的是广州港班。
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人们惊叹于校内的“别有洞天”:几辆广汽传祺小汽车停放在实训室、真人比例的婴儿模型放置于温馨打造的摇篮里、一应俱全的家政设备摆满了实训室的家具架……“每个孩子都希望来此上课,他们对广州企业带来的器具充满好奇。”护理系党总支书记张昆介绍。看到了实训室的设施,听了企业来的老师讲课,18岁的姑娘王玥选择了南粤家政班。
旅游管理系党总支书记李冰发现,学生对粤菜的接纳也在与日俱增。广州来的粤菜大师徐锦辉用一手绝活征服了学员们:用贵州食材折耳根,按粤式做法煲成了汤,将黔地特产皂角米制成了粤式甜品……
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以推动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为抓手,广州推动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多个国企来到毕节,雪松班、广汽班、广铁班等“订单班”如雨后春笋般建成。目前,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共建“订单班”34个,招收1200余人。
一座职教城的崛起
广州产业盘活毕节人力资源
孔韬读广州港班、到广州港上班的故事很快在亲友间传播开来。三伯的儿子曾问他,如何才能进入广州港班。
广州港班的故事迅速在乌蒙山腹传来,订单班成了贫困地区孩子眼中的“香饽饽”。
改变命运不只是来到广州的34个孩子,广州港班9个学生由于身体原因没能到广州工作,他们大部分选择继续读大专。“如果没有这个班,孩子们很可能就不读书。”文江介绍,现在学生的技术技能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敢于“尝头啖汤”的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在职教城“火”了,其他学校也开始纷纷效仿。
如今,广药集团、广州港、广州地铁、广州酒家等10多家国企,雪松集团、广州谷丰健康、广州51家庭管家等多家民企也来到职教城,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开办订单班。目前已有订单班41个,招收学生1646人,建档立卡贫困生占比达56%。
“山海”相连。“订单班”一方面将广州的实训环境和产业理念带入山区,通过就业帮扶摆脱贫困,另一方面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人力支持。如此,单向“输入式”帮扶由此进阶为“交响式”互动。
“订单班对学校的内涵建设提升了一大步,下一步要申请省级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部长郭佳伦表示,落后地区的学校与沿海大企业有实质性合作,贫困山区孩子在家读书就能享受好的资源,实现高质量就业。随着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也走出了新路。
“未来订单班占比将达班级总数的50%左右。”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慧透露,作为毕节的第一所综合性高职学校,扎根贵州、扎根毕节办教育是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的定位,而现在的目标则是在国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广州的职业教育为什么这么好?因为那里有企业作为实践平台。”在杨慧看来,毕节正在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通过职业教育将人口资源变为人才资源,跳出恶性循环怪圈,迈向发展的广阔天地。
■数读
广州积极引导优质企业与毕节职业院校建立新型校企合作关系,共开办订单班41个,招生学生1646人,并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占50%的原则招收学生。
自开展帮扶以来,广州与毕节合作举办培训班348期,累计培训劳动力2.38万人次,帮助4.72万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在广州、毕节的共同努力下,毕节市的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底13.19%下降到2019年底1.54%,累计帮助毕节市117.78万贫困人口脱贫。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冯艳丹 李鹏程 周甫琦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