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节百姓碗里的猪肉有保障吗?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猪肉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关注。目前全国猪肉价格走势有何变化?生猪生产恢复如何?明年元旦和春节,百姓碗里的猪肉是否有保障?记者日前就此进行采访。

预计元旦、春节肉价低于上年同期

家住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的张立桂“掌管”着一家人的餐桌,是生鲜店的常客。最近几周她明显感受到“肉盘子”轻快不少:“国庆假期我回老家,在县城买猪肉还得一斤30多元呢,这两天在济南买了一斤里脊,价格降到20多元。”

在济南市玉函路的银座超市“金锣冷鲜肉”销售柜台,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近一段时间肉价降幅明显,柜台销售额也有所上升,目前每天销售额近8000元。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以来随着生猪生产恢复,猪肉市场总体呈现出供应改善、价格振荡回落态势。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说,生产方面,今年3月以来生猪出栏连续7个月环比增长,前期新增产能正在陆续释放。进口猪肉也在增加,1至9月进口量为328.6万吨,同比增长132.2%。价格方面,9月以来猪肉价格连续9周下降。

“目前集贸市场价格每公斤47.66元,比今年2月份的最高点低了11.98元,回落趋势明显。”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魏百刚表示,根据专家分析和测算,综合考虑生产恢复、进口、消费变化等因素,预计明年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供应量同比会增长约三成,价格总体将低于上年同期,不会出现价格大涨情况,“能够保障过年期间老百姓碗里不缺肉”。

前三季度生产恢复好于预期

魏百刚表示,今年以来各地落实生猪生产恢复扶持政策,加快养殖场户扩能增养,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前三季度生猪生产恢复好于预期。

据了解,前三季度全国新建投产了1.25万个规模养猪场,1.34万个空栏规模养猪场复养。到9月底,全国生猪存栏达到3.7亿头,恢复到2017年末的84%;能繁母猪存栏达到3822万头,恢复到2017年末的86%。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公司探索和推广大棚养猪模式,严格进行基因鉴定保证种源质量,并将部分自育肥场临时改造成种培场,加快种猪培育。同时,积极研究和实践三元母猪回交技术,促进存栏种猪和自产仔猪数量快速提升。上半年已投入运营的项目产能达到1800万头。

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推动下,今年养殖场户补栏增养的积极性高,生猪生产持续恢复。据监测,今年9月能繁母猪存栏连续12个月增长,生猪存栏也连续8个月增长。

“特别是今年6月和7月,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先后实现同比增长,这是生猪生产恢复的两个重要拐点。”陈光华说,8月、9月增幅进一步扩大,“按照这个趋势,我们有信心实现全年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的目标。”

多措并举强化疫情防控

秋冬季是动物疫病多发时期,如何做好防控、确保来之不易的生猪生产恢复势头?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今年以来共有9个省份报告发生19起非洲猪瘟疫情,其中家猪疫情18起,野猪疫情1起。随着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措施逐步落实落地,养殖场户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提高,养殖、调运、屠宰等环节风险得到了有效管控。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全国非洲猪瘟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也要看到,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植,污染面较大,疫情点状发生的态势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随着秋冬季气温降低,清洗消毒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加上种猪、仔猪调运频繁,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进一步增大,如果防疫措施不到位,不排除出现区域流行的情况,影响甚至阻断生猪生产加快恢复的进程。”陈光华说。

据了解,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督促指导各地严格养殖、调运、屠宰和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监管。坚持开展入场采样监测,结合11月份开展的秋防检查,督促各地落实防控措施。加快推进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力争年底前建成一批高质量的无疫小区,带动养殖场户提升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链接

中国餐桌上的“十三五”之变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太阳还没完全升起,曲珍就已经来到拉萨东嘎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采购。今年55岁的她提着菜篮子,紧赶慢赶地前往水产区购买海鲜。

“几年前我连海鲜都没见过,最开始看见螃蟹我还以为是蜘蛛,有点丢人。”55岁的曲珍本是西藏山南市贡嘎县的农民,2014年搬到拉萨照顾孙子孙女,“他们特别爱吃芒果、榴莲,现在的孩子们都稀罕这些进口水果。”

尽管拉萨位于平均海拔约4000米的内陆高原地区,但这丝毫不影响曲珍将海鲜与热带水果搬上餐桌。

拉萨东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水果区里,不仅西瓜、苹果、葡萄等本地水果供应充足,更有牛油果、泰国椰子、南非橙子等进口水果。

在拉萨做水果批发生意的张莽说,现在人们消费能力提高了,高档水果销量比以前大多了,市场里头70多种水果,进口品种就占了30多种,“生活好了,大家都想尝尝鲜”。

“十三五”收官在即,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得益于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持续扩大的对外开放,不论是在东部沿海还是西部内陆,老百姓餐桌上的食品都更加丰富多样、品种齐全。不少曾经被视为“奇珍”的特色食品,如今已成为中国居民餐桌的“常客”。

“我们的产品进口量从每周8000瓶增加到现在的8万瓶。”新西兰乳业公司纽仕兰亚太区首席执行官盛文灏说,这得益于中国推行的贸易便利化改革。以前鲜奶通关需要8天,上货架的时候鲜奶保质期已经过半。但现在从牧场到餐桌只需要3天时间。

不久后,纽仕兰还将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进博会。这一次,他们希望能够借助进博会的平台,寻觅更多中国三四线城市的商机。

“中国居民对健康生活的品质要求逐步提升,优质健康的食品一定有市场。”盛文灏说。

盛文灏的判断或许可以通过2019年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得到印证。白皮书显示,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居民人均直接消费口粮减少,动物性食品、木本食物及蔬菜、瓜果等非粮食食物消费增加,食物更加多样,饮食更加健康。

“生活条件好了,天天都能吃上肉,反而希望能够吃点轻食类、原生态的健康食品。”在甘肃省兰州市的“杨秸秆概念餐厅”里,美食爱好者李丽娟通过别人介绍来品尝,她喜欢这里自然清爽的就餐环境,更青睐这里原生态的清汤火锅。

记者从杨秸秆概念餐厅了解到,目前,像李丽娟这样重视健康的食客越来越多,比起吃饱,他们更关心饮食是否有利于健康养生。

吃得安全健康,不仅仅是中国老百姓在日常生活里关心的问题,也是国家密切关注的重要议题。

“十三五”期间,中国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为“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2017年发布的《“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及,到2020年,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安全水平、食品产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如今,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在拉萨东嘎农产品批发市场一角,有一间设有玻璃窗的“快检室”。每天售卖的水果、蔬菜、肉禽、水产品都会在这进行检测,确保质量过关。

“老百姓买了东西可以送到这里来检测,最快几分钟就能出结果。”拉萨东嘎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市场还将配备大电子屏,市民扫一扫就能查询菜价、追溯产地。

家住北京的青年白领张平晨,平常极少自己下厨房做菜。即便如此,他也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感受到过去五年间中国餐桌上的新变化。

“以往,我们家用餐结束起身的时候,都要说一声‘吃饱了’。这是长辈们严格要求的传统。”张平晨说,如果晚辈不小心说成“吃完了”,有时还会遭到长辈的责怪,“这主要是因为过去物质匮乏,吃了上顿就得操心下顿”。

如今,中国不仅实现了“用占世界不足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的奇迹,更在过去的五年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3元,比2015年增长39.9%;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大幅缩小,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2%,居民衣食住行达到更高水平。

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张平晨和家人的生活习惯。如今,他们一家都习惯在用餐以后道一句“吃好了”。

“‘吃饱’已经不是我们唯一会考虑的问题了。除了‘吃饱’,大家现在可能更看重‘吃好’,希望吃得舒心、吃得健康。”张平晨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