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术主任袁小玲:“为国赴难不能避”

袁小玲。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这个奖项沉甸甸的,是一种责任。”在10月21日举行的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袁小玲获评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当从钟南山院士手中接过奖状的那一刻,她似乎回到18年前抗击“非典”的日子。

2020年年初,58岁的袁小玲再一次主动请缨,带着抗击非典的诊疗经验,驰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别人问她,年过半百为什么还仍冲锋在前?她说:“人生在世有三件事不能避:为民请命不能避,为国赴难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

创下“广东速度”

2月11日,袁小玲接过队旗,成为中山市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带领15名队员奔赴湖北,驰援松滋市抗疫,“患者非常分散,352个病人分布在6个不同的地方,情况不乐观”。

在6个医疗点中,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重症、危重症病人。部分普通和轻症病人收治在当地其余的5个机构种,其中,3家医疗机构属于民营医院,1家医疗机构仅是乡镇卫生院,甚至还有一座新建的、没人入住的工厂也变成了收治机构。

第二天,袁小玲前往3个医疗点调研发现,“当地防护条件非常差,防护用品极度紧缺。我们带的防护用品只能坚持一周左右”。随后,袁小玲带领团队与松滋市领导讨论,随即决定将人民医院的外科大楼3—8层改建成当地新冠肺炎患者的集中收治中心。

从业30年的袁小玲深知,一定要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去着手防控,“这是一个很朴素的想法,必须要‘四个集中’,分散管理浪费资源”。

2月13日当晚,袁小玲及队员黄小强牵头设计病房改造方案,以外科大楼的8楼作为改建模板,3—7楼模仿8楼复建。“改建的关键点是分区,保证医护人员安全,同时病人有独立的空间和出入通道。”黄小强说。

2月16日,第一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终于顺利转入了新改造的病房。不到两天时间,在袁小玲及医疗队的努力下,所有新冠肺炎患者都转移至松滋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5至8层。重新改造的隔离病房按照患者的病情轻重严格分区,符合科学的院感指引,这不仅被当地人称为“广东速度”“松滋速度”,更加快松滋市周边多地建立科学的院感指引及隔离分区。

开往春天的专列

3月20日,被前线指挥部任命为松滋医疗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的袁小玲带领着56名中山赴湖北医疗队队员,全员返回中山。

在抗疫期间,袁小玲最担心的是队员。“早期在防护服不足、医疗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我们的队员在病房里呆了整整12个小时。我记得那天,袁主任在病房外着急地哭了起来。”中山赴湖北第二批医疗队队员柳蕊说。

在袁小玲眼中,这批年轻的护士群体是不该被忘记的人。在中山赴松滋市人民医院的医疗队伍中,护士占67%,“护士平均年龄只有32岁,而且女护士占据88.88%。”袁小玲说,“这支护士队伍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我们不能忘了这个群体。他们日日夜夜近距离照顾病患,干最累的活儿,他们是最勇敢的、最正直、最善良的、最热血青年的、最单纯的,我没有办法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

3月20日恰逢春分,袁小玲与队员们乘坐着高铁专列,在荆州江汉平原上飞驰。她感慨道:“当初,我决心要把大家一个不少地带回家,平平安安地带回家,我终于做到了。这是一趟真正开往春天的专列。”

听闻袁小玲回家的消息,袁小玲身处海南的母亲主动要求喝酒。喝完酒后,她坐在家中的阳台上,唱起了《青藏高原》。

在经历52天的“抗疫”后,松滋市已经成为荆州各县市区中最早实现“四个集中”、第二个“双清零”城市,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开展工作后无新冠患者死亡的目标。

在袁小玲抵达中山那晚,她虽满头白发,但笑容满面。

南方日报记者 曾艳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